For MUSIC民谣在我心中的定义

For MUSIC民谣在我心中的定义

西小丐 港台男星 2017-01-06 10:34:28 340



2017第一篇随笔,聊聊民谣好了。

(一)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音乐评论人,也不是一个音乐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民谣发烧友,听的民谣(指代2010年代左右火起来的民谣)不算很多,但是代表性的基本都听到了。大学以前我听歌的领域很常规,我是从周杰伦开始习惯听歌的,叔叔带我去太和花900块买了一个sony CD机,当时那个年龄的我几乎没有消费过那么多钱。在旁边的音像店买CD的时候,我人生中选的第一张CD就是周杰伦,叔叔给我选了古筝曲和古典乐,看着我的周杰伦还说,你怎么听这个。

一直到高中后期周杰伦才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周董的歌80%我能背过歌词,所以方文山也算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后来听过后弦,许嵩之类的网络歌手,后来听五月天苏打绿,对,我就是这么俗,但我想同一代的好多人都是这个套路过来的。

直到当时QQ音乐出现了好妹妹的单曲,记得当时听的是《青城山下白素贞》,后来开始在豆瓣音乐人听歌,忘了是之前还是之后,《董小姐》被左立唱火了,我觉得这是民谣进入大众视野的里程碑事件。

还记得当时听到《董小姐》的惊艳感,歌词,旋律,语气和宋冬野太过疏离的让人入戏的嗓音,单曲循环是必然的,听过这一首,百花无颜色的感觉持续了好久好久,“听其他歌就是将就,而我不喜欢将就”。

后来的后来,就是找到了越来越多惊艳的民谣,直至现在。



(二)

我一开始听民谣的时候跟好多人一样迷惑,到底民谣的定义是什么,怎么划分一首歌是不是民谣。当时有人说民谣就是弹着吉他唱歌,有人说就是旋律简单的歌,有人说民谣重歌词不重旋律。

我其实一直迷糊不解,直至现在,听了那么些称作民谣的歌,想谈谈我现在的理解。

如果溯源,中国民谣的鼻祖应该是《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通过一些诗经注译,《风》是各国地方乐歌,《雅》是周朝京畿一带的乐歌,《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曲,通俗的类比一下就是《风》比作民歌民谣,《雅》比作上层高雅音乐,《颂》是国歌或者唱诗班歌曲。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分别来自周南和秦风,也就是都是民谣类别,《颂》里面的曲目几乎没有什么人在想文艺一把的时候传唱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颂》这些歌词脱离了生活,得不到共鸣。



(三)

所以什么是民谣?本质就是来自日常生活的歌。

西北汉子粗犷,信天游就敞亮,所以“一声信天游,八尺汉子热泪流”;高原空旷,人烟稀少,藏歌和蒙歌就空灵澄净;云南少数民族多,民歌带有一种灵气。号子是劳动时喊的,所以有节奏,让人振奋;山歌在山间回旋,所以调高一些,低音炮传不远;小调是生活情趣,所以婉转动听。

国外来说,北欧高寒,所以阴郁;欧洲中世纪宗教气氛浓厚,所以民谣空灵;非洲气候炎热,人们性格比较热情,所以欢快;美国文化比较接地气,所以乡村音乐平缓质朴。

这些音乐统一的一个特质是全部来源于生活,用来表达内心。

而在文革年代中,歌曲创作不来自人民了,而来自党政机关文工团,创作出来的音乐XXXX就不说了。

然后就感觉文化断层了一样。

后来,音乐来自唱片公司,而不是来自人们的口口传唱。

这时候摇滚开始成为对主流的反叛。

台湾民谣火起来,传到内地,渐渐演变成校园民谣。

再后来,现在我们所普遍喜欢的民谣其实是来自城市化后人们对自己心声的表达。宋冬野写的是北京城,万青写的是河北,李志写南京,苏阳是宁夏,黑撒是西安,大冰的云南西藏,甚至阿肆的人民广场。这些歌和流行歌曲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在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真实的内心,所以真诚纯粹,能打动人。而流行音乐是为了创作而创作的。

我想这也就是我喜欢民谣的原因,让音乐回归音乐,让音乐表达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表演一个以为大家会喜欢的人。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吃饭睡觉上厕所,K歌聚会打游戏,恋爱失恋单相思,一切的一切只要是真实的生活,这些灵感就会组成自己的作品,组成让人喜欢的作品。

在民谣火了之后,许多喜欢的歌手开始了漫长的巡演,而好久不出新歌了。当他们在台上唱的已不是当时的心情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变成了流行歌手,成为了一种表演。

有人说,民谣已经不穷了,可是有一点我想说,民谣一个很基本的性质除了它的地域风格化,就是它的草根性。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

图片来源Topit.ME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