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又是一年中秋节,
又是一个团圆日,
伴着皎洁的月色,
万家灯火,觥筹交错。
忙碌许久的人们即将团聚一起,
享受一家团圆的幸福时刻。
在此水木科技
预祝大家中秋快乐!
团团圆圆!
幸福美满!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
赏月始于魏晋,盛于唐
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
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汉代画像石“嫦娥奔月”)
唐代中秋行“拜月”
中秋节的由来,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息息相关:
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北宋中秋始“团圆”
“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宋代除继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风俗外,还有更潇洒的活动“玩月”。
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连小孩都不肯睡。
南宋时期,“玩月”热闹得更近乎疯狂。吴自牧笔下曾详细记述了临安的中秋之夜:
“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宋代对中秋节的最大贡献,是给中秋节赋予了“团圆”的内涵。后来中秋节被视为“团圆节”,源头应该在北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里,把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
南宋“月饼”诞生
事实上,到南宋才有“月饼”一说,但属市卖食品,与中秋节无关,且很可能是蒸制的。南宋《武林旧事》一书对此有记载。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直到明代,才在《西湖游览志会》中有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确切记载。
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
“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
“饼”在古代是一类面食的总称,比如面条叫汤饼、索饼,馒头叫蒸饼、炊饼,水饺叫煮饼,凉面叫溲饼等。
古人祭祀需用面食,以“饼”祭月,在所难免,比如宋代宫廷过中秋时就吃“宫饼”“小饼”“月团”。 元代中亚技师大量进入中原,使起酥和提浆技术更加成熟并得到推广,这推动了月饼的普及。
明“送月饼”流行至今
到了明代,“吃月饼”已成为中秋节固定风俗。中秋节所食之饼除了“月饼”叫法外,还有“团圆饼”“团饼”等叫法,正德《建昌府志》中便称:
“中秋,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团饼,亦取月圆之义。”
明代,中国古人过中秋还出现了新气象,现代必不可少的“月饼”,成为时人过中秋节之必备,现代特别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明代已开始流行。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趁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饼”更为流行,并影响到现代人的节日消费行为。
古时,每逢中秋夜人们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古代人过中秋远比现代人要讲究得多啊!除了我们熟知的吃月饼、赏月,古人过中秋还要常做的这几件事:
1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2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3
玩兔儿爷
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有故事记载,清代宫廷中室友祭拜月兔的规矩的,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虔诚。
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变化。
4
熬夜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现代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5
偷葱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6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7
吃芋头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8
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水木科技主营业务涉及水处理系统集成、大气污染治理系统集成、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水处理药剂研发和销售等诸多领域。公司集咨询、设计、研发、建设、运营及设备制造于一体,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拥有国内一流实验室,可提供技术方案、实验方案及中试服务、前期环评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全面的“一站式”服务及整体环境解决方案。
电话:0731-22661959
传真:0731-22661959
网址:http://www.shuimukj.cn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嵩山路口百益大厦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