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小提琴演奏《跳龙灯》,表现的是人们在传统的元宵佳节上舞龙灯的欢快情景.

(袁泉)小提琴演奏《跳龙灯》,表现的是人们在传统的元宵佳节上舞龙灯的欢快情景.

梦幻小提琴 内地女星 2019-02-20 01:23:52 539

(袁泉)小提琴演奏《跳龙灯》


       马思聪的跳龙灯表现的是人们在传统的元宵佳节上舞龙灯的欢快情景,主题热烈奔放,双音的音响和各种充满动性的节奏,增加了节日喜气洋洋的情绪。

       龙灯又称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汉族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


家乡的龙灯

作者:庄歌

     

    从小就跟着大人看龙灯。到我们也会耍龙灯时,龙灯成了“四旧”,谁人也不敢去“耍”。参加工作后,家乡的龙灯又“耍”活了。每年春节,我都带着家人回乡看龙灯,偶尔也耍上一把,过过瘾。

    “耍龙灯”,也叫“舞龙灯”,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玩艺儿。中国人称之“龙的传人”,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相传古人有“四灵”,“ 龙”居于“凤、麒麟、龟”之首,并将“龙”制成“灯”作为一种玩艺,每逢喜气时玩耍一番。“龙灯”造型优美,绚丽多采,线条刚柔相济,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据传,春节“耍龙灯”的习俗在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家乡的“龙灯”属于“布龙”, 龙身是黄红相间的彩色灯被,前为龙头,后为龙尾,每距五尺置一个灯笼,并拴一个灯把,共有九个灯把。“耍龙灯”是一种完美的艺术表演,那活灵活现的蛟龙舞起来,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在漫长的舞龙过程中,人们创造了一系列龙灯故事。如“二龙抢宝”、“鲤鱼跳龙门”、“十八翻”等等。耍龙灯故事,主要玩的是龙灯的花样与技巧,一般的过程是:首先是蛟龙漫游、接着是蛟龙狂舞,然后进入故事,只见时而龙头钻裆子(扯挂子),时而龙尾拱大门。不论表演那个故事或玩哪种花样动作,表演者们都个个精神抖擞,步调一致。至于需要耍哪个故事,全靠“出段人”。所谓“出段”,就是观众或者主人,高呼一声叫停锣鼓乐起,用洪亮的嗓门说(唱)出一段话:或为灯会玩艺点赞,或为主家讴歌,或点播下一个故事…..主家特别高兴,放鞭炮、发香烟…..忙个不亦乐乎!

    家乡人“耍龙灯”,有两种形式,一是耍“坐场”,就是在一个主人家里耍上一晚或一天一晚,耍灯的同时,还要“赞土地(赞好话),还要打赤膊玩拳棍舞艺”;一是耍“串灯”,就是从东家耍到西家,从村头耍到村尾,家家燃放喜炮迎接,也有主家捧出红包要求赞土地的。每当新春期间,家乡都会“耍龙灯”,整个村子里在锣鼓声、鞭炮声中,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引动万人空巷。

    鸡年正月初四,我在老同学淑贤哥新建的别墅里看了“坐场龙灯”。 我衷心地祝愿家乡的龙灯队万古长青,愿家乡的龙灯文化,溪水长流,代代有传人!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