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志颖:并不是一定要赢
“因为我是一个赛车手,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赢得比赛,所以我刚开始教育Kimi的时候也是不断强调一定要赢,但当他发现自己赢不了的时候,他会发脾气大闹,那时我才发现我之前的教育失败了”。
他说自己当初教育Kimi一味求赢,但事实证明他失败了。此外他还自爆学生时代,由于提早入学的原因,自己永远是班上年纪最小的,成绩总是跟不上,考过超低分,“我真的考过6分,百分制的”。
不堪回首的学习经历让林志颖至今心有余悸,他在节目现场表示,坚决不会让Kimi提早入学,多大孩子就该干多大的事。
2.李咏:不需要样样出色
女儿法图麦·李接受的是琴棋书画式的全方位素质教育,“她可忙了,学钢琴、画画、数学、国际象棋,还有游泳、网球……咱不指望她在哪方面多么出色,但什么都让她接触一下。”节目中,李咏表明态度,称不关心女儿的成绩,相比成绩,自己更担心女儿的长相。
3.高晓松:让孩子多学些没用的事
做为父亲,高晓松说: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
人问我让孩子学琴吗?我说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
如果一个孩子被教育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高晓松认为,其实没几个孩子长大真成功了,而且成功是命,是无法教育的。
所以最需要最实用的教育是:如何在没能成功的人生里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这时候,那些“没用”的东西就变得弥足珍贵。孩子长大不会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4.陈道明:“我从不试图改造她”
陈道明说:“我从不改造她,绝不强加。我给她定的指标特简单
第一是身体好
第二是生活要快乐
第三是尽量学习好。”
5.孙俪:不要抹杀孩子灵感
孙俪在微博上晒出儿女在自家墙上涂鸦的照片,并附言称家中的墙就是孩子的画板,“从前我试图想要阻止他们的时候,邓先生会阻止我,说别影响他们的创作。墙纸可以换,可是灵感被抹杀掉就没有了。想想也对,所以我们家现在多了很多限量款涂鸦家具”。
6.杨澜:敬畏孩子的天性
知名主持人杨澜,她的智慧和练达,不仅体现在成功的事业上,更反映在对女儿的养育上。她最重要的教育心得是要敬畏孩子的天性。
儿子5岁时,杨澜曾让他练钢琴。在学琴的4年中,儿子显得很痛苦,杨澜意识到儿子是真的不喜欢弹钢琴,于是终止了儿子的学琴生涯。
而女儿却喜欢弹钢琴。杨澜由此感叹,“即使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每个孩子也不尽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秘之处,必须要对此敬畏。”
7.蒋雯丽:比起成功,孩子正直更重要
知名女演员蒋雯丽在育儿方面也颇有心得,她非常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她曾告诉孩子,不见得要做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如果讲瞎话,要为此付出很多代价去圆,这样只会更累。
比如对于孩子常常提问的诸如“我是从哪里来的”、“男女生有什么区别”等对于家长比较棘手的问题,蒋雯丽都一一与孩子进行了解释。
8.韩寒:时代需要人才,而不要全才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9.俞敏洪:学乐器不是为了考级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快乐?那是因为,父母特别想让孩子变成小天才,其实这是父母的虚荣心作怪。中国父母常常会犯的毛病是,凡是自己不会的,就让孩子去学,所以很多家长强迫孩子从小学这个学那个。”俞敏洪在电话里这样说。
在俞敏洪看来,不要急,要让孩子们“慢慢”长大。孩子要有“特长”,但更要警惕孩子得“才能综合征”。
孩子不想学,但她的妈妈坚持要她学下去。俞老师问太太,你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就过了钢琴十级,请问她10岁以后还学不学琴?如果她10岁以后不学,那从她5岁到10岁学钢琴有什么用?你如果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钢琴家,为什么让孩子10岁就要通过十级考试?
俞敏洪对女儿说,爸爸不强迫你学,也不让你考级。爸爸这辈子很后悔的事情就是不会演奏乐器。学钢琴不是为了考级,而是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现在,我女儿喜欢钢琴了,作业做累了,都会弹半小时。”俞敏洪说。
10 .贵州大学校长:基础教育太满、太猛、太深
“凭奥赛成绩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他们选专业,基本都不选在中学擅长的基础学科;大部分学生,一进大学就彻底放松,从小没有玩过的中国孩子,开始玩得毫无节制。”
这是为什么?因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得“太满,太死,太猛,太深”。
郑强说,“我大学里才学的不定式、微积分,现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开始学了!”
“孩子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到大学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候,就没劲、或者说不会学习了。”
11.熊丙奇:重要的是书包里装的是什么书
教育专家熊丙奇就曾说,“书包重”是否成为学生的负担?这要看书包里装的是什么书。
12.鲁稚:家长的攀比造成孩子的压力
著名儿童作家鲁稚认为,除了学习压力,家长的焦虑也是造成一些孩子不快乐的根源。
“现在整个社会遍布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安全感的家长会把自己感受到的焦虑和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不断和周围人攀比。
过分攀比会使家长变得片面和短视,很难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兴趣,只是一味强调成绩,从而亲手毁掉孩子的童年。”
13.网络与社交是部分英国孩子不快乐的根源
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首席执行官彼得•万利斯警告,英国有很多非常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一面要在现实中与朋友保持联络,一面又要在网络上维持完美生活,这让他们倍感压力”。这是许多年轻人常常感到悲伤的原因”。
14.于海:孩子的主动学习最重要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等专家认为,“快乐学习”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道德养成,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使之形成自我探索、不断发现的习惯与能力。
刚刚过去的“六一”,你的孩子是否快乐呢?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应该是孩子们快乐玩耍的日子,但过重的学业压力和家长的期望让孩子的“六一”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这是否值得我们进行一下反思呢?
最后用郑愁予的为中国儿童从创作的诗歌《雨说》来结束今天这篇文章吧。
《雨说》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青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祝所有的小朋友
不止六一,
而是每天都快乐哦!
往期回顾
(长按二维码识别)
官网:cnparen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