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学生”早已不是一个代名词,而是一种选择。
被污名化的留学生
这两年,“留学生”几乎是网络上最戳看客G点的关键词之一了,去年3月份有这么一条新闻——《华裔男子雇多名中国女留学生东京卖淫,专接待外国客》。
跟日本、卖淫沾上边,这事情立刻变得耸动多了。评论区的论调不难想象:好嘛,堂堂的姑娘怎么不学好?你爹妈花钱送你去留学就是为了学这个?
前一阵微博上一个账号爆料称,自己含辛茹苦积攒的300万,原本计划供18岁女儿加拿大留学,结果却被女儿偷偷转走,挥霍无度,并拉黑全家。
文章一出,立即引爆网络。网友们纷纷对这个“假留学真挥霍”的女儿进行口诛笔伐。
不难想象,新闻下面上千条的口水战,也重演了这些年国内网民和留学生这两个被割裂开的群体的针锋相对:
“留学生都是些什么人啊啧啧” VS “你又造谣、抹黑留学生”
除此之外,一档求职节目也添了把火。
因为一位在留学镀金近6年的求职者,英文竟然还不如国内大学生。
而她在澳洲留学时每年的花费大约是30万,还都是父母给的...
投资和回报赤裸裸的成了反比,她自然免不了被嘲。
这两件事不免让留学生被吃瓜群众质疑就是拿着父母钱去国外挥霍...
这种对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两年,存在于新闻和网民口水中的留学生形象,风评相当不好。
不仅是“留学生都是纨绔子弟、富二代”这种刻板印象在作祟,甚至当留学生在海外遇到困哪时,一些键盘侠先关心的是:能留得起学,爸妈肯定是贪官污吏,活该!
建立在刻板印象上的仇视也会随着时间渐渐固化。
为留学生正名
但是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她不仅为留学生正了名,还给祖国在国际上长了脸。
故事的主人公叫刘明侦。
她今年虽然才28岁,就已经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了。
为什么说她给留学生正名了呢?
因为她18岁开始就留学英国,本科就读于布里斯托大学电子电气工程专业。
21岁时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工业系统制造及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
读研时,她曾与6位专业背景不同的剑桥校友组队,参加了全英高层次创业大赛。他们设计的以KTV模式经营厨房的商业项目获得了大赛的创新项目金奖。
研究生毕业后的她继续开挂,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牛津大学光电光伏研发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你以为她开挂的留学生涯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牛津大学读博期间,她还成为了埃塞克斯妇女儿童救援中心的志愿工作者。
通过对英国妇女儿童救援的财政使用、机构状况的深度分析,为该中心做了一份报告,报告证明该中心对妇女儿童的救济能帮助政府节约开支。
正是这份报告,使得救援中心申请到了所需的数十万镑资金。
除此之外,刘明侦在学业上也没有放松。
进入牛津不到一年,年仅23岁的她就在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的《自然(Nature)》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这也使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发表论文的女学者。
英国《卫报》、澳大利亚国家报社、美国物理协会等媒体和机构还都专门对刘明侦论文的研究课题——平板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
2016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后,25岁的刘明侦选择回国并正式成为由中国科学院启动的人才引进项目“百人计划”的入选者,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工作 。
2016,她入选了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同年7月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2018年,她开始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
………
看完只想默默的献上自己的膝盖,毕竟这样牛上天的经历可不是一般人都能有的。
但刘明侦除了有这样了不起的成绩,同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苦辣。
在英国留学对她来说是一个苦乐并存的经历。
生活上,她要自行料理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学习上,初次面对复杂的实验课程,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吃力;文化差异与孤独感也时常会涌上心头。
像大部分留学生一样,刘明侦也有脆弱的时候。
比如刚落地英国,当时学校不能提前入住,她又提前到了,就只能在学校外面住酒店。
当时恰巧又碰到了一些问题,就感觉到非常的孤独和无助,当她提着大包小包走进学校宿舍那一刻,就一个人坐在床上哭了起来。
但是她说:
“既然下定决心,就不能放弃。既然选择了出国这条路,就要以毅力和恒心坚持走下去。”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5年,所以为了抢时间,她研究钙钛矿时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实验,在实验室里一呆十几个小时。
除了刘明侦,最近为留学生”拨乱反正“的还有网上热度很高的《最强大脑》的海归选手们。
双商在线的他们可以说是给留学生们加了不少分。
当然,小编承认不是每个留学生都像刘明侦或是《最强大脑》选手一样都能取得这样人人惊羡的成绩,也不否认留学生中存在出国的确只为“镀个金”、拿着父母血汗前挥霍的人。
客观看待留学生
留学生群体的“污名化”,确实是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种来自“自己人”的“仇恨”何以至此呢?
一方面,和老生常谈的“仇富心理”有关。
虽说现在负担得起留学费用的家庭越来越多,草根去留学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储备终究还是划在人和人之间一道无形的阶级分割线。
而人的天性,总是乐于看到“比我富的人也不过是一群辣鸡”。
另一方面,留学生还莫名其妙承担了道德无瑕、捍卫国家形象的使命。
每当有留学生的负面新闻传出,总有些人最关心的不是事件的本质和问题,而是“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的羞耻感。
“卖淫”新闻如是——
留学生之间的殴打、欺凌事件如是——
丢人丢到有宿仇的国家、让人家看笑话,就更不像话了。
基于这种心理,卖淫、炫富、欺凌这些事发生在国内大学生身上可能并不会引来那么猛烈的咒骂,但留学生犯的每一个错误都可以上升到国家脸面上,更加显得罪不可赦。
不过归根结底这种对待留学生的失衡心态,可能要追溯到一种长久以来的心理——我们的社会仍然习惯于“太拿留学生当回事儿”了。
当年特别看重留学生,是因为那时留学生的金贵程度,确实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80年代初的留学生大多都是公派留学,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他们吃苦耐劳,“留学报国”的理念是那一代人的普遍共识。
谈起1978年奔赴加拿大留学的经历,汤潮激动地说:“当时我得知自己被公派留学的消息后,简直跟范进中举差不多。据说当时中国一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留学生,我就暗下决心,学成归来一定要努力报效祖国!” (腾讯新闻)
1985年,自费留学开放了,虽然经济实力优越的人会更有优势,但他们同样需要削尖了脑袋才能获得非常有限的名额,而且到了国外也要努力学习、钱省着花。
“我们那批自费留学生的生活方式基本相似:努力学习,勤俭生活,休闲时间到餐馆或酒吧打工,即使领取国家奖学金的公派留学生也都是半工半读,很少有人挥霍无度,虚度光阴。” (宋群,来源《新商报》)
那一代老留学生普遍抱着报效祖国、改变人生的理想走出国门,他们给人留下“留学生都是精英”的印象,绝不仅仅因为经济实力。
但是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家庭经济实力的累积,留学这件事的门槛越来越低,“留学生=精英”开始成为太过容易破碎的幻象。
今天的留学生态,已经和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在如火如荼的留学中介行业的介入下,“有足够多的钱就能送孩子出国读书”真的不是玩笑话,而且这笔钱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
随之而来的,是被曝光得越来越频繁的“留学生乱象”。
我们开始屡屡见到留学生的负面新闻,比如很多留学生连最基本的语言都不过关、考试抄袭、论文代写,上学就是混日子。
更有机构调查统计过,2015年,有8000名中国留学生因学术表现差、学术不诚实等“不好好学习”的原因被美国大学退学——
来源:某留学机构发布的《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
学术能力不足的现象,甚至在名校也并不少见——
纽约大学中国历史系教授卡尔更直言,中国学生成为她的课堂“包袱”,因为她要为他们调整课程内容。很多中国学生都“严重准备不足……他们大多不知道如何解析文本,或是无法达到分析思考或写作的基本要求。”
吸毒、滥交、为非法移民不择手段等等,也都是各个留学圈子里总会耳闻一二的事情。
显然,这些留学生体现出的不学无术、缺乏教养、享乐至上等等品质,和人们普遍期待中“出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这样的负面现象愈演愈烈,21世纪甚至诞生了留学垃圾这样触目惊心的代名词——
是今天的留学生堕落了吗?其实,这是留学门槛降低的必然结果,这注定是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问题。
愈发壮大的留学生群体不再是当年精英密度极高的小范围人群,而是越来越像整个社会的缩影——有优秀的人才,有平庸的普通人,也有混日子的人;勤奋、努力、自强这些正面品质和懒惰、贪婪、虚荣这些负面品质,必然是并存的。
无论是用负面的印象以偏概全,还是用正面的例子“洗白”所有人,都有失公允。
况且现在再用一个“留学生该如何如何”的标签去框住留学生,本身就已经意义不大。
爱约炮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做泰迪;没自控力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无止境地享乐;
有学术追求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安安静静学习;有志向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努力。
留不留学已经不是问题的本质,人才是。
留学的神秘光环早就被剥掉了,也许是时候用更平常的心态去看待留学、看待留学生了——不应该“污名化”,也没必要过分“精英化”。
说到底,留学也不过是人为自己做出的人生选择,是福是祸、是苦是乐、是得是失,都是最最冷暖自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