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的见面转眼已半年有余,不知各位朋友近况如何,是否曾偶尔闲暇时想起过我,天涯海角,路途各异,然牵念思倍,今终有回声。
今天和大家聊聊努力与天赋,突然而至的新年又将我们往前他推进了一岁,然而年龄的增长却没有给我增添多许经验,半年来我曾多次思考努力的意义,于我而言,大概努力的意义便是
人不仅赋生命以岁月,也要赋岁月以生命
生而为人,不要总问世界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和别人一样多的礼物,也要问问自己给过这个世界什么。
我们所有学的东西,总有一天都会用上,所有没有学习的东西,将来都要补课。
那句老话叫做“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然而大家现如今拼的都是天赋,天赋没拼完,谁舍得努力?
而当我读过Alain de Botton的书后,从拉斐尔的成功中我看到了更多伟大的故事
司汤达的一生是从写作拙劣的剧本开始的,在努力之初,他在国家图书馆度过了很多时日,在笔记本上反复抄写从字典上摘录的“玩笑”,“滑稽”等词语的定义,而这样的努力伴随了几十年才创作出《论爱情》和《红与黑》等著作。
当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Bob Dylan时,我便惊喜但不意外,他的每一首歌词几乎平均都做了50页以上的笔记。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感叹那些伟人的神来之笔,其实那绝不是他们灵机一动就凭空得来的,就如我这样的平庸的俗人,根本没有他们那样努力。
可是努力便能成功吗?
废寝忘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一定和陈景润一样努力,可是努力有可能是成为被天赋打压的一种形式,比如你玩游戏连续三天三夜你觉得是娱乐,但是爱迪生实验1000种灯丝就好像是打游戏寻宝,因为人的努力结果是需要正反馈的,有天赋的人就比较容易获得正反馈,比多数人更容易进入到心流状态。
在经济学中,我们讲边际效用递减,在这个问题上其实也同样适用,勤奋是最容易投入的资源,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投入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变少,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在这里走到边际效用减少到很小的时候,还有太多可以挖掘的部分。
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天赋,一个人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知道自身的天赋和短板,我们唯物主义下的教育喜欢大而全的教育,但事实上。
偏科才是常态,全才只是假象。
任何一项事业和学科如果想取得成就,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坐冷板凳去度过黑暗与寒冬,而志向,兴趣,天赋才是决定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能否成功的关键。
如果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别给自己灌鸡汤低效率的浪费时间了,去寻找自己的天赋吧,也许当个肥宅真的很快乐呢? )
新的一年还是要好好努力呀,人之所以坚持不懈,不是因为毅力强,而是因为害怕命运无常。
END
图文:乔路
排版: 乔路
长按扫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