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发病“自救”的刷屏文章,求求你别再传播误导人了

刘欢发病“自救”的刷屏文章,求求你别再传播误导人了

网易公开课 内地男星 2019-04-17 18:27:28 804


不讨好的事太多,但冒着被怼的风险,今天这篇纠错,还是得说。


最近在《歌手2019》的歌手刘欢,凭借《我要去哪里》和《甄嬛》拿下歌王桂冠。


他和已逝歌手姚贝娜的“隔空对唱”更是引发了广大歌迷的追忆和感慨。


也许是热度不减,4月14号前后,一则带着刘欢老师title的心脏病“科普文”就在各大公号和网站中刷起了屏。


原来,在录制一期节目时,刘欢突然脸色发白,心跳加快,心脏病突发。


刘欢唱完《从前慢》后心脏病突发 / 《歌手2019》


此前,他刚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节目里突感不适的他,幸好及时服下了“速效救心丸”,才得以缓解。


及时得到缓解和服下速效救心丸的刘欢 / 《歌手2019》


而在刷屏的文章里,却有不少误导信息。


1


不分清病因下药

很容易加重病情


文章的误导信息重点放在二三部分,也就是四种药物的使用,和三种急救办法的应急情况。


以下截图均存在误导!!!


四种药物的使用情况,均未给出具体病因下药,不可取;



给出的三招救命办法,可能会要命。



再用严肃的语气强调下,这篇传播甚广的文章不仅关于药物使用的部分有明显的医学疏漏,最后的急救三招是无用甚至是错误的。


刷屏的文章中提到,刘欢自救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对了药。


但下文紧接着给出的药物和急救办法,却存在不少误导。


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四种药物,均不是全能药物,不是所有心脏病突发都可使用。


也就是说,有用但不可以乱用。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心脏病突发。


最常见的心脏病突发是与冠状动脉相关的,也就是常说的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这是两种发病原因相似,但严重程度、治疗方法、预后等完全不同的疾病。


对患者来说,血压是较为实用的判断方法,心绞痛血压可能升高或者无显著变化,但急性心肌梗死却常伴随血压降低,甚至产生休克。


而使用硝酸甘油时,极易导致血压降低。


所以对于许多情形的心梗患者,硝酸甘油是禁用的。


再比如,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可遵医嘱用于预防血栓。在出现明显心梗症状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但对于出血性的患者,则存在风险。


它更适合作为长期预防药物使用。


划重点:心脏病突发情况十分复杂,心绞痛可使用硝酸甘油缓解,但在心肌梗死的许多情形下却不能使用;速效救心丸和阿司匹林,在不清楚病因的情况下贸然使用,则很可能有止血不佳、和出血的风险。


所以除非是医生确诊用药或对自身病情有足够了解,否则不主张贸然用药。


再说给出的三种急救方法,就更不可取了。


一个一个说。


  • 用力咳嗽的自救法,很可能加重病情。


咳嗽这一动作会直接增加氧耗。特别是心梗发作时,对于原本就脆弱的心脏,无异于增加心脏破裂和患者死亡风险。


今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医师李超就明确说到,


“在心梗发作时,使用“咳嗽急救法”来自救可能会加重病情。因为“咳嗽”这一动作,尤其是大力咳嗽以及网帖提及的持续咳嗽都会明显增加体力及心肌氧耗,会加重心肌缺血和坏死,让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心脏雪上加霜。原本心肌梗塞就会增加心脏破裂的可能性,用力咳嗽就更易增加心室腔压力,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通俗点说,心肌缺血本身就已是缺氧的情况,咳嗽的话心肌需要的氧供更多,而这只会加重病情,镇静、不乱动才是急救的前提。


  • 按摩穴位并无科学确证,可能耽搁病情


穴位按摩常见于我们日常的医疗保健中,对于心脏疾病的急救有用吗?


在分别以合谷穴和内关穴为关键词在知网论文库中进行搜索后发现,前十页的结果中只有两篇提到这两个穴位对人体心脏的影响。


其中一篇只有穴位介绍和笔者自述的5个案例没有任何量化指标和医学解释。


另外一篇文中有明确的和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但其实验的仅仅是针对健康人心率而言,目的也是为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穴位按摩对于急救的作用还处在未得到医学界普遍认同的阶段,用来应对分分钟要人性命的心脏疾病不免太过草率。


  • 喝凉水对一般心脏病突发,极易产生刺激作用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喝凉水”应对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的一种),这又是另外一种疾病了,且在实际应用中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而且,在患者分不清自己属于哪种疾病时,喝冷水很可能是有害的。


对于心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过冷过热的刺激都不好。



2


应对心脏病突发

及时送医和CPR才是解决办法


前不久知酱写过的心梗稿子,里面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6名在东单体育馆打羽毛球的协和医院骨干医生,对一名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急救。


在迅速拨打120的同时,医生们为他进行心肺复苏,并用球馆里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除颤。


在经历了十余分钟的急救后,救护车赶到。送医院半小时后,该男子最终转危为安。


医生们正在为其进行心肺复苏 / 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博


事件被报道后,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因为遇到了这种“神仙阵容”,才变成不幸中的万幸。


其实几位医生虽阵容豪华,但采取的仍是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而CPR才是急救的王道。


普通人也完全可以学会。


你只需要记住这串单词:DR'S ABCD(医生的ABCD)



字母D代表danger(危险)。


在发现有人倒地昏迷后,第一步不是冲上去就救人。


而是首先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在确定周围环境对自己无害后,再实施下一步急救措施。


《How To Do CPR》中给出的示意 / HealthSKETCH


字母R代表response(回应)。


先轻轻摇晃患者的肩膀,大声询问患者当下的状况,如果没有患者没有反应,你需要进行下一步:


字母S代表shout for help(大声呼救),一方面寻求周围是否有专业人士,另一方面,急救时有人在旁边协助,拨打急救电话,确保救援人员正在路上。


接下来,就进入到急救的ABCD阶段。


A,Airway(气道)。


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后仰,使气道打开,避免呼吸不畅。



B,breathing(呼吸)。


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让患者的口鼻对着自己,聆听感受患者的呼吸10秒左右。


触摸颈动脉搏动,如果颈动脉搏动消失,则需要CPR。


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异常,就需要开始心肺复苏。



C,circulation(血液循环)。


心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泵血器官,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胸部按压来暂时人为代替泵血功能。


首先,把手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左手掌跟贴近胸部,两手相扣,手臂伸直,快速有力地垂直下压。




下压必须保证患者的胸部下降5厘米左右,等待患者胸部完全恢复上升,再进行下一次按压,大约每秒2次。


每30次按压后,对患者进行2次人工呼吸,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


如果按累了,千万让周围的其他人继续帮忙按压,切忌停止,直到救援团队到达或者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D,defibrillation(除颤)。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这一步,刚刚提到的协和“神仙团队”,就是用了球馆里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对患者进行了除颤。


它的原理,是通过电击,重新启动心跳。


专业除颤仪会引导你做什么,不用担心不会使用。


当然,如果周围找不到除颤仪,就继续进行CPR直到医生到达。



3


那些朋友圈的谣言

求求你别再传了


面对疾病时,有效药物尚且有剂量轻重、对症入药之分,那些朋友圈流传的偏方就更不可信了。


这还不仅仅是个案带来的教训,同样也是有数据支撑的科学结论。


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权威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上发表了相关研究,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190万人中, 相比采用正规疗法的人,选择非医学的、补充与替代疗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简称CAM,其中包括偏方)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哈佛大学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 JAMA Oncology


而且,在未经科学指导的前提下,盲目选择偏方与正规医疗同时使用,有极大可能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随便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谣言离我们有多近。


1、“饥饿疗法”害人不浅


说起来,虽然大龄亲戚是重灾区,年轻人也免不了头脑发热就拿自己做实验。


听起来方便好用、一举两得,或是符合人们“以毒攻毒”逻辑的,都想要试试。


比如最简单的腹泻。就有女孩子尝试土方“饥饿疗法”,两天没吃饭,结果晕过去了。


送医后,医生说她是得了急性肠炎。


更可怕的是,还有不少人用“饥饿疗法”对抗癌症。


因为听说营养可以促进肿瘤生长,所以节食,想减少进食“饿死”肿瘤。


一个63岁的胃癌晚期病人信了这个偏方,仅仅一周时间就瘦到皮包骨头,奄奄一息。


营养科的医生说,“不给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肿瘤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结果饿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而不是肿瘤细胞。”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做了一项大型研究,在全国70多家医院采集了30000多名癌症患者的情况。


数据表明,67%的患者伴随营养不良的状态,更有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医学中,确实存在“饥饿疗法”,但要饿的是癌细胞、是肿瘤组织,而不是人的胃。


盲目搞,健康细胞反而会“死”在癌细胞前面。


2、“吃啥补啥”根本不靠谱


有人说,胎盘是极其珍贵有营养的补品,女人吃了它能被滋养,延缓衰老;


胎盘到底为何物?


虽然是流传了几百年的说法,但其实“紫河车”早在2015年就被驱逐出了《中国药典》。


不仅是中国,甚至在大洋彼岸,食用胎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美国名人大谈胎盘的神奇作用。


但医学专家并不推荐这种做法。


“仍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吃胎盘对新妈妈有任何临床益处。”


相关的实验中,服用胎盘药的女性与服用安慰剂(对照组)的女性之间,身体获取元素的状态无显着差异。


食用胎盘对于健康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暗藏着很大风险。

 

研究表示,胎盘中可能含有毒素和激素,给产后孕妇食用胎盘甚至会导致婴儿和母亲同时感染细菌或病毒。


2016年,美国的一名母亲在怀孕期间食用了将胎盘脱水后制成的药片,她的孩子一出生就因链球菌感染致使呼吸困难,进了重症监护室。


而这个差点夺去新生儿性命的细菌,正来自她服用的胎盘药片。


传播学上有个名词叫“睡眠者效应”,是指人们在接受一个信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忘记原本不可信的信源,从而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少有人会去求证“吃啥补啥”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正确。


要细究,他们也许会说:“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了,反正我觉得这种说法正确”。


现代信息纷杂而冗余,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我们时常会面对看似权威,真假混杂的信息,再不彻底说清楚,医生们都要哭了。


参考资料

[1]Mann J I. Diet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J]. Lancet, 2002, 360(9335):783-789.

[2]Caroline Praderio. Hilary Duff ate her placenta in a 'delightful' smoothie after giving birth, but doctors think it's a bad idea. INSIDER. Nov. 13, 2018

[3]Johnson S B, Park H S, Gross C P, et 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refusal of conventional cancer therapy, and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curable cancers[J]. JAMA oncology, 2018, 4(10): 1375-1381.







网易公开课招聘新媒体内容运营正职、坐班实习生,工作地点北京,三餐免费,提供班车、下午茶。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单篇稿费300-1500元。点击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成为推客赚钱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