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个题目会烂尾,虾米每天30首今天给我推荐了王菲的“冷战”,翻唱自Tori Amos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Tori Amos让我触电的名字,silent all these years让我触电的歌,这首歌让我知道silent和all连读最终是doll的发音,以及t在某些时候读成d;这首歌让我很不喜欢孙燕姿,因为孙同学翻唱的时候把这个连读唱段了;这首歌,我和psyche之间都有共识,听力的连读别人讲check it out,我们讲silent all these years;唱这首歌的这个人,我一直觉得,要是能够搞定她歌词的每一个单词,词汇量肯定过万,像猫一样神秘的学究话痨,深得我心...
于是,还是决定写完这本读书笔记。
沉默的那些年,是韬光养晦还是泯然于众生,who knows and who cares?
春节几天就把吴晓波的“腾讯传”给读完了,读书笔记被搁置到现在,很宏大的议题,解构的很细致,纪实文学我读的少,企业传记和人物传记也读得不多,所以这本书很容易印象深刻,另外一本印象更深刻的叫“瓦良格”。
1998年,腾讯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在深圳成立。
那时,估计没人会想到,20年后,它一步步成为中国即时通信的霸主,进而成为整个互联网的霸主。
它从一个定位不清,游走在破产边缘的手工作坊到模仿ICQ,模仿MSN,模仿当时可以模仿的一切,再到张小龙团队独创微信,九死一生,被当做过神明,也被拉下过神坛;被敬畏,也被不耻;被膜拜,也被声讨;总之,有多少爱戴,就有多少诋毁,不仅是对马化腾,不仅是对腾讯,是对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这些年,腾讯的崛起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以后。我们见证了整个过程,它的成长与蜕化也反过来见证了我们的岁月。
这是一本关于时代,关于变革,关于新贵的书。
腾讯是这本书的主角,但是书中毫不掩饰的提及了那整个时代中的所有重要公司和人物,你听过的或者已经被时代抛弃的。
在恢弘的社会和时代下,以时间轴为主线,不断相互穿插关联,复盘起全方位立体的影像。群雄并起,策马逐鹿。
吴晓波在激荡三姐妹中的风格延续在此,有条理,有逻辑,还有戏谑,事后诸葛亮,但分析的确是头头是道。
阶段一:三大门户网站
1998年,AOL收购了网景浏览器;乔布斯重归苹果后退出了极简主义的iMac电脑,苹果扭亏为盈。全美最受追捧的互联网英雄是雅虎的杨致远。不过也在这一年,他谢绝了两位斯坦福校友出售的搜索技术。同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被迫在加州郊区的车库里建立Google。
1998年,4月,在中国张朝阳依照雅虎模式模仿了搜狐。
12月,王志东成立新浪。
在广州,出售电子邮箱转到第一桶金的丁磊把网易从一个软件销售公司转型为门户网站。
鲍岳桥的联众游戏,朱骏的第九城市,陈天桥的盛大网络也相继成立。
在电子商务领域,刘强东在中关村创办了京东,代销光磁产品,之后转型电商。
阶段二:新三巨头BAT
1999年3月马云以仅有的50万元创办了阿里巴巴。
6月,四君子创办携程。
11月,个体书商李国庆和妻子创办了当当。
在搜索领域,方正工程师周鸿祎建立网站3721。
12月,李彦宏归国创办百度,那时他已经是硅谷小有名气的搜索专家。
在中国企业史上,出现在1998-1999的这些互联网创业群体是前所未有的一代。他们年轻,受过高等教育,又置身于一个横空出世的信息产业之中,是国际资本追逐的对象。他们没有自然资源,也无须与政府进行任何的寻租,从一开始他们就把陈腐霸道的国企逐出竞争圈。
在之后与国际巨头的竞争过程中,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没有落于下风。QQ剿灭了MSN,阿里巴巴打败了eBay,百度挤走了Google,京东当当打败了Amazon,网易邮箱也一直力压Hotmail……
阶段三:创新时代
在腾讯的发展路上,九死一生。在所有成功的故事当中,运气是最神秘的一部分,你无法理解。而有时候,运气,就是生死之间。
创始期,腾讯OICQ靠小步快跑试错迭代的方式获得用户飞速增长,服务器一次次濒临极限。
走运的是,IDG和盈科在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恰好投了220万美元。第二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如果当中任何一个环节有所闪失,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腾讯了。
在2000年的互联网危机中,因为开销太大又没有盈利模式,投资人也开始打起退堂鼓。运气又来了,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业务,一大批互联网企业正是靠这些移动的边缘业务得以苟延残喘。
后来因为腾讯的四处出击和QQ恐怖的导流作用,腾讯一度成为整个互联网世界的死对头,马化腾也是当时唯一同时和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同时过招的人,甚至全球互联网四大天王Google,Yahoo,eBay,MSN干的所有业务,腾讯都干了。
2009年,微博横空出世,腾讯微博上线晚了8个月,完全不是新浪的对手。
同样,在2010年12月,雷军模仿kik,发布了米聊。
2011年1月,张小龙的团队发布了微信。5月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上线,7月推出“附近的人”,2012年3月,微信突破一亿,上线仅433天,成了全球增速最快的在线通信工具。4月,推出朋友圈,8月,公众平台上线。至此,微信的熟人社区和媒体公众号属性基本形成,和微博的对抗已经完全没有悬念了。14年的春节,抢红包引爆,让阿里直接懵逼。
从2011年到2014年是属于微信的时代,它的光芒掩盖了互联网领域里的其他一切创新。毫不夸张地说,微信创造了另一个腾讯,从用户和收益上都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微信抢战了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一直到今天的王者荣耀,腾讯都站在了这个时代的最前沿……
王菲也非常过这首歌——怀念。当做怀念下我们见证过的腾讯,和被腾讯见证过的青春。ooops
这本书,颠覆了对腾讯的偏见。
在这本书之前,我对腾讯的所有认识只需要划分一个时间节点——微信前和微信后,也就是抄袭者和原创者的概念。
微信前时期,有个经常被盗,被盗之后经常转发各种色情广告的qq号,主要用途就是接受老师作业,以及考试前共享资料,还有虚情假意的工作聊天;qq空间大概没用过,能够有印象的是很早的一个什么博客和之后的一个新浪博客,到现在都还有新浪的博客,再后来就是微博咯,到现在都是我一个人的乌托邦,随便放肆撒欢儿;qq音乐大概是当时用的最多的软件,感谢腾讯不要脸的没有版权意识,黄耀明的所有专辑我都下载了,当然emule还是最好的,毕竟全世界的歌都可以共享出来;yahoo邮箱和gmail被封杀之后,用回qq邮箱,因为它可以收其他邮箱的邮件,挺人性的。
微信更空出世之后,因为用黑莓而抗拒到换成苹果先下载微信,这玩意不管工作,生活,社交包括学习都可以用到极致,当然,也同样把时间更碎片化。
达摩克斯之剑,微信。
不过呢,还是最喜欢微博,微信大概需要个人设啥的,而微博就是24个分裂的我。
被推着走,跟着生活,下流。
KEEP WALKING AND DRE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