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元1616年,正是明朝末年,有一个后来取名为陈万良的人出生在了今天的余杭区临平街道小林,就是有特产“小林生姜”的小林。相传陈万良少年时便力大惊人,有一年,河中有粮船顺流而来,他一只手抓住船头,粮船使劲撑篙却纹丝不动。明朝末年,群雄逐鹿,陈万良便落草为寇,成为塘栖、临平一带的著名草寇。
转眼到了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当时的中国有两个朝廷存在,一个是大清朝,一个就是逃亡南方的明朝,史称“南明”。这一年,在杭州的明朝藩王潞王打开城门,向清兵投降。后来,南明的大忠臣张煌言等人在浙江绍兴拥立鲁王朱以海为监国,所谓监国也就是代行皇帝的职权,继续扛起抗清的大旗。以前作为草寇的陈万良,投入南明王朝兵部尚书熊汝霖的麾下,担任游击一职。因作战英勇,后来又被授予总兵职务,活动于崇德、桐乡等县,与清兵作战。顺治三年(1646年),被鲁王封为平吴将军。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想必会说:“看不出陈万良和大麻、许村有什么关系啊?”看官莫急,这里当然看不出有什么关系,记载陈万良与大麻、许村关系的史料,出现在距离大麻近一千公里外的河南省。
话说康熙年间,河南编纂了一部《河南通志》,里面记载了河南兰阳人程佺的光辉事迹,兰阳就是今天的河南兰考县,后来出了焦裕禄的地方。通志记载的全文很短,我就全文引用在这里:“程佺,字全人,兰阳人,顺治丙戌进士,除石门令,兴利除弊,与百姓更始。巨盗陈万良、沈君怡聚啸大麻,劫掠村镇,皆计擒之,散其党羽。归里以寿终。”
程佺的字,取的可真随便,他只是把自己的名“佺”拆开,就成了“全人”这个字。顺治丙戌就是顺治三年(1646年),那一年程佺考中清朝的进士,被安排担任石门县县令,当时还是叫崇德县,到了康熙元年才改称石门县,而这部《河南通志》是康熙年间所编纂,自然得写成“石门县”。程佺做石门县令的时候,陈万良、沈君怡聚啸大麻,也就是说担任平吴将军的陈万良的军队就盘踞在大麻,沈君怡大概就是沈羽箙,陈万良最早就是和沈羽箙一起起事的。因为这是清朝人编的地方志,对于那些抗清的人自然得称为“盗”了,而陈万良这样拥有不少兵士的人,就是“巨盗”。
(卫星地图中的张公漾,大麻与许村交界,遥想当年,这里曾是金戈铁马、折戟沉沙)
大麻虽小,但也有33平方公里的面积,往更小的地方说,当时陈万良曾经盘踞在现在大麻与许村交界的张公漾至金花子桥一带。过去的张公漾面积比现在要大许多,处于崇德、德清、海宁交界,所以作为崇德县令的程佺才有资格去剿灭啸聚大麻的陈万良部队。张公漾这个地方到了顺治十三年(1656年)还是各路枭雄所钟爱的根据地,如当年三月十六日,浙江巡抚秦世祯上奏给朝廷的揭帖中就写道:“嘉兵道佥事王支焘报称,据崇德县把总杜胜功塘报:张公漾、金花子桥系三县交界,关会发兵合剿,十一日遇贼四百余,官兵围杀,斩贼五名,中箭不计其数,贼势败溃。”这里面也提到了“崇德县”,足见在清朝初期的时候,对于张公漾一带的抗清运动,崇德县的官吏还是很负责地在剿灭。
(金化子桥下面的河道,往北可到大麻)
(红线圈起来的就是金花子桥,附近湖泊众多,这些湖泊其实是历史上张公漾的一部分)
很多年前,曾听张公漾附近的老人说起过,很久很久以前,张公漾上面是打仗打的昏天黑地,所以以前在张公漾的河里都能摸到以前的兵器,什么箭头、大刀啊。
麻溪文史,述说大麻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