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厌学

浅谈学生厌学

爱心悦心理中心 港台男星 2017-02-21 22:22:42 224

  在非重点中学,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学生自身来看

1.对学习处于消极状态。对某学科感到吃力,听不懂,日积月累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更不专心听讲,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2.学习动力不足。对自己的学习母的不明确,为谁而学?随意性大,缺乏长远计划;成绩差后,就更不愿意去学了,往复循环;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认为自己不行,学不好等;

4.人际交往不顺,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孤单,自尊受损,产生厌学。这类的厌学不是真正的厌学,只是不喜欢这样的人际环境,导致厌学;

5.受到老师的错误对待,由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课,从而产生对这门学科的厌学情绪;

                          


6.从家长方面看,多数学生家长 “望子成龙”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 里也的不到轻松,家长唯分数论,用分数来评价,导致自信心不足,成绩稍差还会受到家长唠叨指责。这种氛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 “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7.从家庭因素来看,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初中生 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到侵蚀。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 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糊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差学好全靠学校; 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富”的宣传,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有的学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 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无所谓、无信心、无目标。

8.从社会看,学习无用论;家里富裕,还学习干嘛等思想

面对学生厌学现象,摇头叹息无济于事,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也与事无补。老师和家长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尽快地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 来。家庭中,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 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 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对待学习差的孩子,要切忌急躁,要看 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

 一、父母对子女学习状态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

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绝大多数求学时期都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一段历史的空白使许多人的机遇与他们失之交臂。长期以来没有满足求知欲所产生的失衡心理使其中不少人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孩子在超负荷的运转中,就积蓄了对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厌恨,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父母要经常帮助子女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计,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低估。这样,才能使子女处于自信而步子不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心理状态。如果个别家长不善于客观地分析子女的实际情况,过高的期望不进行适时的调控,而是一味地为子女买参考书,约法三章,要求每次考试每门功课一定要考多少分,排第几名,这样做往往造成学生厌学、畏学,进而弃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悲剧。

二、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孩子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孩子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在孩子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经历中表现有进步时,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决”。一个人只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家长还应该给子女降压、松绑,不要过分强调竞争;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鼓励子女只要花了力气,学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休息和心境。

三、父母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

    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孩子一块制订一份适合又有针对性的学习作息时间表,但不必完全改变家庭日常生活规律。另外,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为孩子的学习和对家庭教育意见的分歧争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嘱咐,让子女感到唠叨个没完。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情往来的应酬,吵杂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心绪不宁,烦躁不安,不能静心学习。

    有的家长对孩子天天讲道理、横比喻、竖举例,把家长的焦急心理传递、影响了孩子。有的孩子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家长的压力下,就象个囚徒,又象动物园里的动物。饮食起居被照顾得很好,他们自己节衣缩食又每周一、三、五给我们喝鸡汤,二、四、六给我们买活鱼,又请了三位教师分别辅导,还收集全国名牌学校试卷,天天做模拟题,对家长我关心照顾,我们也感动,但就是没有自由意志,独立的能力,没有蓬勃的活力。在这种压力下,孩子或被迫“屈从”,或铤而走险,反抗心强的孩子,就容易由逆反心理发展到厌恶逃避的心理变态。

    从孩子的心声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是多么需要一个宁静、温馨、得到关心理解、鼓励和安慰支持的家啊!他们不仅是需要鸡蛋、牛奶和“太阳神”,他们多么需要从父母那儿得到支撑自信心的力量。

    作为一名家长,还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经验交流、订家教周刊、阅览有关青少年心理方面的书刊等形式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如何塑造自身的人身价值,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与接受优秀家长的身教言教并重,认识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多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对纠正孩子的厌学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从“心”开始,改变生活

  • 接纳自己,悦纳他人



  • 爱.心悦心理沙游中心:以爱为源泉,用爱以滋养,用真心去悦纳。本中心为您提供:心理咨询、沙盘游戏作文、儿童沙游创意课及体验、读书与分享探讨。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家庭、婚恋情感,情绪疏导等。普及心理咨询,共同成长,让心理咨询走进生活,真实有效服务于大众。



  • 加关注后预约留言,可免费体验本中心所有项目哦~

  • 爱.心悦,未来给你更多精彩......

  •     电话:15029091208 李老师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