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逸、发展、美食和美景,成都还有什么?

除了安逸、发展、美食和美景,成都还有什么?

成都社治 内地女星 2019-03-05 18:14:33 606

点击关注成都社治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除了安逸、发展、美食和美景,成都还有什么?

“雷锋精神”!


  “向雷锋同志学习”!从1963年3月5日至今,无数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着这个号召。雷锋精神折射出的感恩、向善、无私等道德情怀,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等,也恰是每一个时代、每一座城市的需要。在成都,新时代的“雷锋”们也将“雷锋精神”带到了基层各个角落:在社区、在街道、在院落,都活跃着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活雷锋”,热情善良的成都人一直在用“雷锋精神”书写着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

脑瘫女孩想学唱歌

社区、老师爱心接力:“我来帮助你”

  生活在成都武侯区望江路街道新生路社区的的杨晨惠今年19岁,从小就患有脑瘫的她行动不便,连说话都困难,但她却异常热爱唱歌。家境贫寒的母女俩相依为命,面对女儿的热爱,母亲陈升兰却有着深深的无奈。“她很喜欢唱歌,唱歌让她心情好,性格也变好了。经常还有路人停下脚步听她唱,为她鼓掌。但就是没有条件给她找个老师好好教她。”陈升兰说道。

杨晨惠在歌唱

  在院落走访时,新生路社区工作人员莫忧和曾仁卉了解到母女俩的状况后,为她们提供了帮助。“当时,看到她在唱歌,我就问她是不是喜欢唱歌,她说她的梦想是希望找个好老师学唱歌。我们街道正在打造音乐坊,社区周边的音乐资源也很丰富,所以就发动居民看能不能找到愿意免费教她的音乐老师。”春节前,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吕洪建来到社区办事,莫忧把这个女孩的事告诉了他。吕教授一口就答应下来,当即安排他的学生张红海来教杨晨惠。

张红海给杨晨惠上课

  2月21日,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杨晨惠的家中把找到老师的事情告诉她们,杨晨惠高兴得不得了。很快,音乐老师张红海就和杨晨惠见了面。张红海是2013届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研究生,现在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声乐讲师,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为了这个热爱歌唱的脑瘫女孩,他愿意免费教。“我自己就是农村来的,能有今天多亏了恩师夫妻俩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照顾。现在,我有了一定的能力很愿意帮助其他人。我会每周专门安排时间认真教杨晨惠唱歌。”张红海说。

关注“脊髓性肌萎缩症”

歌手冯家妹:我们一直在行动

  2005年进入演艺圈的“超女”冯家妹,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公益事业中,援建希望小学、成立“北京市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关爱中心”等公益活动她一样不落,今年1月,她还亲自为成都献唱成都社区志愿服务之歌《爱在邻里间》,除了唱歌、演戏以外,冯家妹几乎把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

冯家妹为成都录制《爱在邻里间》

  有朋友说她是“不务正业”,明明唱歌拍戏才是重要的事情,可她却执着地投身在公益事业中。但冯家妹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没想过我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或是多么有名的歌手,我只是单纯的喜欢唱歌,遇到合适的角色想去尝试而已,更多的时间,我就是想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现在,经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北京已经有两家医院开设了关于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专科门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这也更让冯家妹坚定了自己的梦想,要尽最大努力推动罕见病特别是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医疗发展,希望在医学上早日攻克这个疾病。

活跃在公益事业中的冯家妹

  冯家妹表示,今年,自己将带领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学校,通过播放公益动画片、讲故事、读诗等形式,为家长和小朋友们普及“脊髓性肌萎缩症”(渐冻症)的相关知识。冯家妹说:“现在,大家对脊髓性肌萎缩症还没有一个普遍认知,让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就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该病症人群,推动脊髓性肌萎缩症在国内的防治救治进程。”

传承中华书法文化

书法家袁碧秀:“弘扬传统文化我有责任。”

  在一个习惯了敲打键盘的时代,许多人已经淡忘了手写的感觉。但已年过七旬的袁碧秀却一直笃行在教授书法的公益道路上,她始终认为:作为中国人,自己有责任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著名书法家袁碧秀

  今年72岁的袁碧秀是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从80年代开始就是一名志愿者。多年来,她一直免费教授书法,每逢春节还经常走进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等,为大家写“福”字、送春联。“只要可以教大家写书法,弘扬传统文化,我就要参加。”

袁碧秀正在指导年轻人书法

  3月4日,袁碧秀还专门联系上成都的一个公益组织,成为该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的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李成说:“袁碧秀老师是著名书法家,她能加入我们特别荣幸,我们将把她纳入‘名师库’,邀请她为小朋友们上课,传授书法技法,让小朋友们领略书法魅力。”

老成都背街小巷怎样重生?

石人南路社区:志愿者力量给出答案

  “杨大姐,你负责把木板准备好,我们周三用。”趁着和煦的阳光,大庆路68号院的居民们正凑在一起商量着他们“妈妈菜园”的事情。怎样通过背街小巷的整治,将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基层党建有机结合起来?青羊区石人南路社区的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妈妈菜园”给出了答案。

  为把社区的绿化做好,这个社区选择了更温暖实用的方式——打造一个“妈妈菜园”。但菜园种植,需要大量优质土壤,约为两方,网上一次性购买需要上万元。这可怎么办呢?已77岁高龄的老人陆吾心发出“一人一捧土”的号召。作为社区志愿者之一的陆老把众筹泥土的倡议发到了朋友圈,“一人一捧土、一家一袋土”,慢慢填满了“妈妈菜园”。“春天来了,我们就要播种了!” 陆老说,20多位志愿者老人会管护好这个共建共享的微花园,分享爱心果实。

石人南路社区志愿者们自发地装扮小区环境

  以前,少部分志愿者在打造菜园的时候,路过的居民并不清楚他们在做什么。但在居民们捐土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接触和了解到志愿者们的工作,大家也慢慢地加入到了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表面上筹集的是物资,实则凝聚了人心,让社区挖掘了自有的志愿力量,而这股志愿力量又反哺于社区本身的发展治理当中,为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居民带去了暖意。


学习雷锋日

  岁月变迁,“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与时俱进。而今,公益已然成为人们心中“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代名词,诠释了真、善、美的涵义,也成为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体现。也许你做的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你是谁,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你愿意,“雷锋精神”就在你点滴的实际行动之中。

来源/成都社治综合自华西社区报、成都晚报等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