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三邀》,除了许知远,我还想跟你们聊聊“马晓康”

看了《十三邀》,除了许知远,我还想跟你们聊聊“马晓康”

谈心社 港台女星 2017-09-13 13:15:43 356

MISS,江湖人送外号“小河马”,是我一直关注的博主。从天涯时代南瓜太太的幽默搞笑,到《Elle》,《嘉人》,《瑞丽》,徐静蕾的《开啦》,韩寒的《One》上Miss南的专栏,小河马一直保持自己开朗、豁达、有趣却不失尖锐的观点和文风。出过小说,开过花店,有自己的珠宝品牌,还有一家自己的淘宝店铺...卖...很好吃的...大米...推荐大家关注她的公号:MISS南(missnan_meinanzi)和微博@我是MISS南,你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观点和更多好吃好玩好看的事物噢。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MISS南- 


 推荐一篇近期我非常喜欢的MISS南的文章:

《看了《十三邀》,除了许知远,我还想跟你们聊聊“马晓康”》

 

三年前网络综艺《奇葩说》促成了一个组合“马,晓,康”。


但若没有奇葩说,也有马晓康。


马东,高晓松,蔡康永早就是知名人物。


许知远也很有名。只是他的名声,并没有泛娱乐化。


一直到《十三邀》马东这一集,许知远被推到全民娱乐的浪潮中,成为朋友圈的一个笑话。



高晓松VS许知远



高晓松这辈子最纠结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他并不觉得自己丑。


拍无数自拍的背后的心情是怼。


也确实很多姑娘喜欢高晓松,并不觉得他丑。喜欢高晓松的姑娘的数量超过了你们的想象。


我朋友圈文艺女青年比较多。高晓松一发自拍,姑娘们一串都截屏转帖朋友圈表达喜爱之心。


年轻时候的高晓松也确实还可以。



你们说这样一个男的,出生名门,年轻时候长得还可以,这导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我没吃过一点点苦”的轻佻。


因为审美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所以不必去分析高晓松长相到底如何,他本身也不是以长相立足的偶像派。


其他这个人值得谈谈的有两件事:


一: 高晓松的女性观


在《晓松奇谈》的年代,他做过几期关于青楼的节目,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高晓松对后来没有了青楼女子这件事感到特别惋惜。



他并没有站在女性的立场,换位思考去想一下,女性愿意不愿意做青楼女子。哪怕他也科普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青楼女子都是被卖掉的。



一个大部分来源是被卖掉的女性的岗位“青楼女子”,如果没有了,也是文明的进步嘛。


可是他按捺不住他的惋惜,如同他按捺不住在节目里吹嘘。


二: 我和大咖们谈笑风生


我一直想不通一件事情: 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权利,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有足够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还要吹嘘自己?


但是从“谈笑风生”这个形态中,我们可能大概看出来,可能对男性来说,吹嘘自己是一个刚需。


高晓松在节目里常常有“谈笑风生”的状态。


“这个和我们家有渊源”。

“这件事巧了,和我们家谁谁谁也有关系。”



“那个时候正好我爸我妈我爷爷我隔壁王大哥我表嫂我大姨妈也在场。”

“话说谁谁谁,是我的家谁谁谁的谁谁谁”。



这两件事情可以算他的一个小缺点。但是谁没有缺点呢?


大部分时候的高晓松是让人喜欢的。虽然难免在节目里有一些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但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无数质疑,他还是可以把节目做下去。


可以想象他这一个知识分子,还要面对很多一看就是半文盲的评论或者弹幕挑战,内心肯定无数次想把傻X撕得粉碎吧。


前几天他的微博,终于呵呵了一下。



轻轻地我呵呵了,如同轻轻地我走了。


公平地说《晓松奇谈》和《晓说》瑕不掩瑜。作为普罗大众中青年文化熏陶启蒙课程在趣味性和知识结构上都做到非常好。


他和许知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许知远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刻板教授,而高晓松是一个流氓教授。


传统意义的刻板教授,喜欢认真学习的好孩子,也渴望真的把知识传承下去。而流氓教授根本不在乎你们学到了什么,他自己说了爽了就好了。


开朗,健康,有点小流氓,小缺点的知识分子高晓松,VS认真,刻板,脸色沉重的知识分子许知远。


谁更可爱?



蔡康永VS许知远



蔡康永和高晓松一样是一路开挂的人生。名门之后,从小到大也“并没吃过一点点苦”。


专业学电影出身,毕业之后顺利进入电影圈。幕前幕后如鱼得水。


蔡康永和高晓松不一样的地方是,高晓松是有缺点的人,很明显,完全流于表面的一些小毛病。而蔡康永没有。


永远四平八稳,并且相由心生,看起来也是毫无可挑剔的地方。


讲每一句话都圆,永远考虑对方心情。没有不对的任何观念。蔡康永活得像一条漂亮的锦鲤,转发可以带来好运,谁想抓也抓不住。



在台湾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中,蔡康永更是一枚艺术秤砣。浓浓文艺气质可以压住任何八卦场面,并且从不无聊。


他非常会说笑话,也很会笑。



许知远从来没有那么开心笑过。他的笑都是苦笑。蔡康永和许知远是完全不一样的人。蔡康永永远不批评任何人,任何事。许知远一直在批评。蔡康永很开心,许知远不太开心。


蔡康永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他是一个出柜的同性恋者。在《奇葩说》有一集,说到这个话题,他哭。



但是他看起来还是比许知远开心。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被社会接纳的地方。用对抗的姿态面对社会还是用和解的姿态面对社会往往是以每个人的性格决定的。


谁都可以愤怒,但为什么要愤怒?


蔡康永和许知远在《十三邀》马东这一集有过一个小小交集,我注意了一些细节很有意思。


就是许知远在找蔡康永聊天之前,先是找了少奶奶肖骁和如晶。两位年轻人表达了自己对马东的看法以后,许知远不是很满意。



许知远认为马东身上最值得发掘的是他的家庭背景,因为马东是一个很有内容的人。但是两位年轻人竟然对马东的家庭背景一点都没兴趣。


许知远感到失落。



之后他找到了蔡康永。康永终于没有让他失望,回答说对马东的家庭背景感兴趣。



看到这里我有一点“还好还好”的小心情。


因为我不想看到许知远失落,也不想看到蔡康永考试失败。


那蔡康永是不是一个可以让许知远满意的人呢?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蔡康永符合许知远的审美要求。


他是一个极有品味的收藏家。


说到收藏,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觉得这件事情可以用来作为这一段落完美的收梢。


我前几天在家里整理书,扔掉了很多不会再看的书。


其中有一本就是蔡康永的《说话的艺术》。


这一批被扔掉的书大部分是网络作者的书,我自己的书要不是我自己写的,也是分到这一组。


而严肃文学类,当代中国作者这一部分如严歌苓,余华,刘震云,王小波,葛亮,王蒙,苏童等等这些被我都留着,因为无聊的时候我会选择再看一遍。


“书被扔掉”


许知远会不会因此给蔡康永打叉?



马东VS许知远



马东和许知远并没有太多内容可以写。因为他们所有的冲突都在《十三邀》中表述了。


这一期节目结束,大部分人看完站马东。MM马人气高升,许知远像一个落寞的笑话。


我很喜欢马东。超越高晓松和蔡康永。


他没有高晓松的浮躁和蔡康永的圆滑。而高晓松和蔡康永所具备的一切有趣,学识,和家世背景带来的笃定他都有。


但同时他更有把控感和商业头脑及温暖感。


作为一个非常善于挑男人错的人,我远观马东,挑不出错。


所以,许知远去找马东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来者不善,黄鼠狼给鸡拜年,是去给鸡蛋挑骨头的。(当然他对谁都这样)


许知远认为,如今的时代,马东旗下做的所有娱乐产业并没有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留下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让文化越来越粗鄙化。


“马东,你的良心不会疼吗?”

“呵呵,不会。”

(笔者意淫台词)


马东认为艺术和文化是不是能穿透历史留下来并不是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当年的梅兰芳就是周杰伦。



而高雅艺术爱好者许知远则带着使命感而来,一头卷毛上顶着光环。


“当5%的人在指导95%的人的精神文明的时候,我们有责任生产一些更好的娱乐产品给他们。”他的大概想法。


这一集真的非常有意思,两个人一来一去每一句对白,都值得思考。


而这样好看的节目,是许知远的。


谁知马晓康?

知,许知远。


许知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许知远(1976年-),江苏人,1983年随父亲前往北京。许知远的父亲是个爱读书的人,书架上曾排着《约翰•克利斯朵夫》、《三言二拍》以及翦伯赞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这些激发了许知远成为作家的理想。1995年至2000年,许知远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他填报大学的第一志愿专业是经济学,然而却没能被录取,最终被录取到了第三志愿微电子专业。他试图在大二的时候转系到经济学专业,再次未果。本科其间许知远曾休学一年。自1998年开始,许知远曾给《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书城》等刊物撰稿。2001年,任《经济观察报》主笔。之后任《生活》杂志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2002年3月,许知远前往美国采访、考察和学习。2005年底(一说“2006年”),许知远参与创立了“单向街图书馆”。他是博客站点“思维的乐趣”的主要博主。 从2009年8月起到2010年8月,在英国剑桥大学交流学习一年。2016年,和腾讯公司合作拍摄的13集纪录片《十三邀》在腾讯视频播出,许知远担任支持人。


许知远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公众视线是2010年的批评韩寒事件。


以下是维基百科的一段内容:


2010年5月,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人榜之后,许知远撰文《庸众的胜利》,对韩寒的进行批判。文中,他先提出“韩寒很受公众追评”的社会现实:“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他像是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迷惘的时代的最后救命稻草。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说他头脑清醒,媒体欢呼他是‘青年领袖’、‘年度人物’,青年人觉得他不仅很酷,还有思想。没人能否认韩寒的魅力。”。接着,作者指出韩寒所获得的这种名声和影响力“与个人的质量、才能与成就无关”,而是被“对于真正的成就缺乏兴趣,不去赞叹那些卓绝的道德勇气,不去准备接纳真正的思想”的“庸众”赋予的。作者认为“对于韩寒的热烈推崇,是整个社会拒绝付出代价的标志。”,是一种“沉浸于只言词组的嘲讽”式的自我麻醉”。作者认为这种现象“衬托出(中国)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从韩寒,到马东。许知远和肤浅有仇,和泛娱乐化有仇,和众有仇,并且默认众即庸众。


苦清高,装X,愤世嫉俗,知识分子优越感,不合时宜,古板,其实又很骚。


以上这些,是许知远最近在朋友圈收获的评价。


看不起俗,往往是最大的俗。


以上这句,是我自己的观点。


我们这么说他,也算是没有冤枉他了。


此男最兽性的这一面是在《十三邀》俞飞鸿这一集。


拉着俞飞鸿看《喜福会》。特地镜头停留在挖西瓜的场面。


挖西瓜的时候我都脸红了。


许知远享受的就是女性观众的脸红和女性被访问者强忍尴尬的对谈吧。



这一幕,许知远既猥琐又可怜。同时也解释了内心深处,放不上台面去讲的他为什么不喜欢韩寒的道理。


韩寒是那种“姑娘同意和我去看电影就是同意和我上床”的强烈自信直男癌。韩寒所有对女人的信心,都是女人给的。在女人方面,他混得开,吃到撑,撑得可能想吐了。


许知远不是。许知远离吐中间还差了好几个高晓松。


可我还是喜欢许知远。


虽然,他真的还没高晓松好看。。。


可你要知道,世界永远都需要这样一个在女人面前没那么八面玲珑,家里堆满了书,睡到中午,蓬头垢面起来就喝酒,思考,学习,阅读的人。他别扭,不好看,没什么钱,可他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扑一点点美的火。


有时候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那些家世完美,头脑灵活的成功者。他对他们的不满意,让旁人仿佛更看到了他的缺点。


可是他没有办法收拾自己体面圆滑起来。怎么样努力做不到变成XX许。对新的浪潮里的五颜六色高科技有一种进入VR世界的恐慌。看不到文字,他会被图像吞噬。


那是穷酸文人的可爱啊。在谁都会营销,炒作,带货的现在,穷酸文人的可爱那么难得。



我们常常说中国的中年男子,油腻。油腻除了体型,更多是灵魂的油腻。


知识分子的油腻又有一点点不一样。高晓松油少一点,咸鲜多一点,喝了口干。蔡康永几乎无油,微甜,豆浆感。马东,呈沙漠状,龙卷风的时候,撒下来都是钱。


而许知远,灵魂是伏特加,永远中年长痘,带刺出发。


我想很多对许知远的批评,是因为人们深知自己无法成为马晓康们。


马晓康式的精英永远都是少数,家世,才华,运气都好的人精,自然知道如何在社会里如鱼得水。毫不忌讳弯身捡钱,轻松就把自己的知识储备,人脉,能力变现。理直气壮成功富裕。


而批评许知远的人,大部分和许知远一样,出生背景没有那么绚丽。但只有为数不多的许知远可以身在在大众中,完全靠自己学习和思考成为精英,并且从此清晰保持和大众文化的距离。


这在批评者们眼中是一种故作姿态和毫无必要的坚持。


在大众文化中特殊,在精英队伍中也特殊。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特殊,让许知远保持愤怒。


汪峰有一首歌叫《存在》,藏了一个素描的许知远。


歌词说:“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者勇敢前行挣脱牢笼。”


就是这样大众化的一首歌,是无数北漂,民工,洗发店小妹在一天劳累以后的一点点灵魂寄托。歌手汪峰穿着皮裤,审美要命。


但它会不会穿透历史沉淀下来,谁知道?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文作者“MISS南”。

 【扫描上方二维码,从今天开始和小河马正式交往吧!】


也许你还想看:

戴安娜王妃的不幸福主要是缺了中国的情感咨询师

王菲, 四十八岁的女人该怎么活

张柏芝,人生中最蠢的那几年

刘嘉玲,一时女神一世女神

小S同款已婚女性

一言难尽章小蕙

伊能静,不在俗世中却要争取俗世幸福的好女人

徐静蕾是给普通女人挖坑吗?

为什么大家都希望佟丽娅离婚

主导女人幸福的究竟是什么,两个单亲妈妈不同的人生

琼瑶女郎,亦舒女郎和妾文化的女性拥护者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