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汪氏大家族”加入汪氏大家庭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汪;请点击上面“汪氏大家族”关注,拥抱中华汪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汪氏文化,共建繁荣汪氏,传播汪氏正能量。
中华百家姓之汪姓
汪姓简介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汪姓来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氏名望
《汪氏名望》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汪士慎在诗、书、画、印诸方面皆有很高的成就。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精画兰竹,尤擅长画梅,笔致疏落,超然出尘,笔意幽秀,气清而神腴,墨淡而趣足,其秀润恬静之致,令人争重。金农称他画梅之妙和高西唐(翔)异曲同工。西唐善画疏枝,巢林善画繁枝,都有空里疏香、风雪山林之趣。千花万蕊,颇富诗意。老年一目失明,尚能挥写自如,不失当年风韵。为“扬州八怪”之一。工诗,善写隶书,又长篆刻。在一目失明作画时,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时金农赞他“盲于目,不盲于心”。阮元《广那个诗事》说他:“老而目瞽,然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工妙胜于未瞽时。”其代表作有《苍松偃蹇图》、《潇湘灵芳图》、《绿萼梅开图》、《洒香梅影图》、《月珮风襟图》、《灵根出谷图》等。著有《巢林诗集》。
汪东兴(1916年1月——2015年8月21日),男,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红军,历经长征与抗日战争,从1947年开始一直担任毛泽东的警卫,并长期掌管8341部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8年起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警卫局党委第一书记,并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对领导人的起居、出行等负责,因此又被称为中南海大内总管,是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人之一。是四人帮抓捕行动怀仁堂事变的决策人之一。汪东兴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委员。2015年8月21日上午5时2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汪应辰(1118-1176),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玉山县)人。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生于宋徽宗政和元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年五十九岁。
汪由敦(1692年—1758年),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卒于乾隆二十三年,年六十七岁。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卒,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汪振凯(1950年—),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宋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士铎(1802——1889),字梅村,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清末的历史地理学家。他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地主家庭,曾经过商,中过举人,一生以游幕和接徒为业。他的主要着作有《汪梅村先生集》、《悔翁笔记》、《南北史补志》、《水经注图》等。《汪悔翁乙丙日记》,是历来议论中国人口问题最多的一部着作。
汪昂(1615-1694年),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
汪大渊,1311年生,元代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曾于至顺元年(1330年)及元统五年(1337年)两度由泉州出发,海到西洋各国。他曾游历东南亚、澳洲、非洲等多地,被称为“东方马可波罗”。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界重视。
汪华(公元587年—649年),被徽学大师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字国辅,歙州歙县登源人。隋末大乱毅然起兵夺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保六州免遭兵刃,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矛盾,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使六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唐官拜歙州都督、越国公。
汪氏祖训
1. 孝弟宜讲明也。凡我族众有不爱其亲、不敬其长者,族房尊长宜时加训饬,以杜忤逆之渐。有不悛者,集同族开祠斥逐,永远不得入祠 。
2.污俗宜革除也。乡俗之坏莫大于淫风,乡里之害莫甚于作贼、聚赌,不肖子弟游手好闲蹈此习者,除送官严究外,邀族房长开祠逐出,虽身后不准入祠。
3.族簿宜修整也。族中人丁繁衍,派易于混淆,有非我族内而妄以伯叔兄弟呼者,亟宜会集斯文,共襄此举。
4.婚姻宜慎择也。族中许聘之家,须于是日到祠内下书一封。其有门户不相匹配,玷辱家声,即行逐出,不许入祠。书仪定为二则:彩轿一千文,青轿五百文。隐瞒不举者, 查出倍罚。
5.司年宜公忠也。凡十甲轮当,其帐目同上下次头,而算余则封交下首,以备歉岁补偿。至弃伐坟山,更当会议。
6.祠产宜慎守也。凡遇荒歉之岁,祠租该让若干,须会众公议。每年收清后,尤须会议,时价粜出。每当私匿违者,议罚,其小买交易,凭大买业主居中。
7.轻生宜杜绝也。乡里恶俗有子挟其父、妇挟其姑、以及寻仇作命者,往往抛一死以害人,此后如有犯者,男主不入宗祠,女主不入支祠, 若夫殉义、妇殉节者,不在此例。
8.祠宇宜洁净也。头门封锁,无事不得擅开,如纵放杂人混扰、以及堆放什物,定当议罚。
9.簿籍宜永守也。祠内归户签簿,残失日久。今新立签簿,定其租额,存祠轮交,庶免产业侵占,而钱粮宜得肃清。
10.衣冠宜整齐也。凡与祭宴饮,俱要冠丁各穿公服入祠。若衣冠不整、以及未出动者,与祭宴一体议可。
汪姓图腾
你姓汪吗?
为了姓汪的人
传下去吧!
你身边有木有姓汪的人?
家人?
亲戚?
恋人?
朋友?
同学?
知己?
蓝颜?
汪姓人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