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突然火到世界的国产片,9.3不夸张

这突然火到世界的国产片,9.3不夸张

Sir电影 日韩男星 2020-03-18 00:50:58 433
一部中国纪录片最近在海外火了。

对我们或许平平无奇。

但对于疫情正在爬升的地区,它正好缓解了燃眉之急——


这部让海外网友表示“有学到”“拍得很好,导演能不能提供德语版、韩语版……”的纪录片。

《南京抗疫现场》

截止今天(3月17日),南京的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已经持续28天为零。

这座城市是如何挺过至暗时刻的?

可以这样说。

在清零的28天里,他们仍然没有一丝掉以轻心。

许多做法在国外网友看来,既新奇又巧妙。

不论是去超市,还是坐公交一律都要量体温。

保不齐,从小区的保安手里,公交车的司机身上,超市卖菜的大妈兜里,都能掏出一把体温枪。

一天要测n次体温才能通行。


在电梯里,还准备了专门用来摁电梯的抽纸。

用完之后,直接扔下面的垃圾桶里就可以。


手机上还有专门的疫情地图,显示疫情发生过的地方。

能避开的,都绕着走。


吃饭。

进店扫码登记,只能允许无接触的移动支付。买完之后,店员每1小时测量一次体温,穿着防护服工作。



衣食住行都恢复秩序的同时,也做了细心的防护。

即使已经清零,但隔离措施没有完全撤除。

比如导演给一个隔离在酒店的同事送物资,走到门口,就被保安和防疫人员拦下。


接过了手里的东西之后。

保安把物资放在了空电梯里,让隔离人员去电梯口拿。

客梯变货梯,让人既感动又好笑。


在车上,摄影师拍到一个被层层密封起来的小区。

车开了很久。

才看到开了一扇小门。

一问,才知道这里曾经发现过一例确诊病例。


这些看着都是小事。

但都很麻烦,非常的麻烦。

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牺牲,牺牲了日常习惯,牺牲了生活便利,牺牲了个人的自由和爱好……

付出的这一切,都值得被记住。

完整版在这——


这一切,不仅发生在南京。

也是两个月来,中国人共同经历的事。

那纪录片为什么选在了南京呢?

这就要从导演说起。
竹内亮

一个常年生活在南京的日本人。

毕业于南京大学,工作在南京,一口普通话说得贼地道。



就是他,把我们的“小秘密”给捅了出去。

大家或许对亮桑已经不陌生。

Sir也曾经推荐过的纪录片——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与中日混血的男演员阿部力合拍。

记录那些为了生活,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的职业有,机场的清洁员,酒吧的陪酒小姐,或是兼职体力活的大学生。


别看评价很高。

但是风格不怎么正经。

是没台本、没套路、没资金支持的“三无纪录片”。

怎么拍,拍什么,全都随缘。

拍摄期间,主人公打完招呼,可能会毫无征兆,转身走掉。



主持人冬冬会被路人的机车吸引走。

晾导演在风中凌乱。



偶遇一些不小心入镜的路人。

被拍的以为——

我现在虽然被拍到了,估计后期会被剪掉


但其实。

原封不动的傻样,被导演留下来,还播出了。

在《我住》中,没有套路,只有真实而闪光的普通人。

比如,来自沈阳的大姐郭春艳,在日本羽田机场做了22年的保洁工作。

别小看这份工,郭春艳可是做到了“匠人级环保师”,被称作“世界第一的保洁员”。



羽田机场连续三年获得“世界最洁净机场”的荣誉,全靠她当家。

她是羽田机场最有名的人——

郭春艳的画报在机场随处可见,还出版了五本关于保洁的专业书。

旅客认出她,专门回过头打招呼。



景观树上黄了一片叶子,秒摘。墙上有水渍的痕迹,不能忍。走过的地方,锃光瓦亮。

针对黏在地上的垃圾,还专门发明清洁工具。

商店卖的普通竹片,买回家自己削的。



她最终赢得尊重,靠的就是这份细致和兢兢业业。

又比如,另一个本东北大学的硕士生缪晨希。

对着镜头总是笑得很张扬,不谙世事如一个普通留学生。



他的真实业务就是……开着小代步,帮人搬家。

每单生意只赚150元人民币,做完还满头大汗。

把东西全部放进去关上门的瞬间
我和一起搬家的哥们欢呼雀跃起来



然在日本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但缪晨希很庆幸,没有顺着家人的意思,留在老家当公务员。

因为他来到日本,留在日本,想法很明确——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环境下,我没有理由离开这边。
我世界的一扇窗户已经打开,没有理由再关上。

向世界介绍中国。

向中国介绍日本(的中国人)。

竹内亮的纪录片没有特殊立场,没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在最容易引起民族情绪的话题上。

他选择的态度始终是理解。

理解他人的生活。

理解他人的坚持。

学会尊重。
虽然竹内亮承认,自己拍片一直很懒。

导演:好久没拍《我住》了
主持人:三个月吧




但疫情发生以来,他更新的频率特别快,除了《南京抗疫现场》外,因先后摄制了七部相关的短视频。

虽然有的只有几分钟,不算一部完整的纪录片。

有的由于封城,只能在室内连线采访。

但导演都在积极关注和反映现实。

让我们看到那些形形色色的——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有封城期间,滞留在武汉的日本人。

许多已经长久在这里工作生活。

《我住》76、77集采访过的“岛爷爷”岛田孝治,现居武汉的咖喱店经营者。

刚接通视频的时候,他把镜头拿倒了,就和我们不熟悉电子产品的爷爷奶奶一模一样。


随后他解释自己不回日本的原因:

我现在还能在武汉过正常生活
还有我觉得自己是武汉人 没有回日本的必要
不论是困难的时候还是开心的时候 都想和武汉人民一起度过




有留在日本,关注着家乡的中国人。

日本湖北总商会为武汉抗疫募集物资的集体奋斗。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就是一位日本湖北总商会的湖北籍大叔亲手贴上捐赠物资的。


听到在日本长大的女儿对自己的评价,他的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笑容。

- 现在看起来很了不起的样子
- 谢谢 她很少夸我的



银行职员孟志,在日本生活了18年。

他的一位湖北的同学去世了,因为患有肾病,疫情期间得不到治疗。虽然不是新冠病例,但也是疫情中的次生悲剧。















当有的人逃离武汉,有的人无奈滞留武汉时。

他却说,无比羡慕那些能回到武汉的人——


但当到了办公室,连线湖北的医院负责人,接洽捐赠物资的事。

他的声音瞬间明亮起来。

得知自己能帮上忙,他终于感到了一丝宽慰。



不论生活在中国,在日本。

不论你是哪里人。

都会为这每一个平凡而努力生活着的人而感动。

竹内亮和他的频道和之梦,的确做到了频道简介里的那句:

用镜头拉近世界与你的距离~


竹内亮在2月初的时候,已经从中国回到日本的老家休假。

可很快,日本成为中国外病例最多的国家(当时)。

更可怕的是,在路上的行人戴口罩的还是很少。

《我们住在这里的理由》在肺炎疫情严重的时候,还采访了不少在街头的日本年轻人。

从第一位开始。

日本人对这场肺炎的意识,就走向了误区。

首先是对口罩的作用——

有的人,觉得戴不戴口罩都无所谓。

讨厌戴口罩,也就不戴了。

甚至有人觉得,反正戴不戴口罩都没有用,会感染的人就是会感染,不会感染的人,就是不会。


有些人,也是大实话。

口罩被卖光了。


有人觉得,戴口罩就一切ok。

但,对这个病毒的感染机率,却格外大轻率——

只要不是免疫力低下的人,就不会变成重症。

只有2%的死亡率,也没有太大影响。


在这样一个个的盲区之下,在这条人头攒动的街头之间。

疫情,就这样,在“不知情”“不确切”的人群中散播开。

竹内亮对此格外担心。

他的微博里,不止一次提到日本的防疫漏洞。


如何去提高日本人民的防疫警惕性,竹内亮只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事——

拍这一部纪录片。

虽然只有12分钟,策划也只花了两天。

但出来的效果惊人。

不单单是日本的雅虎首页上,视频点击率排首位。

日本各大电视,如TBS,富士电视台,朝日电视台都纷纷转播这部只有10多分钟的视频。


这部短短的纪录片中,让Sir感触颇深的是竹内亮的一段话:

所以欧洲的朋友们 不要歧视亚洲人
这个肯定有用的
虽然不可能可以阻挡所有的细菌
但是肯定有用的
只是不要歧视 排斥戴口罩的人
至少戴口罩的话 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这显然是一段用心良苦的直接喊话。

预设的观众,是和中国疫情现状、防疫方式都很不同的欧洲。

这段喊话也回答了我们一个问题——

竹内亮的纪录片成功在哪里?

成功就成功在,它用一个第三方的人性视角,架起了一道沟通理解、消除偏见的桥梁。

在偏激比理性叫得更响、民族情绪比事实全貌传播得更快的网络环境中。

这一点点建筑沟通、展现多元的尝试,已经弥足珍贵。

正如《我住》,超越了国界,成为了广受中日观众喜爱的作品一样。

《南京抗疫现场》,也绝不仅仅是一部拍给“外宾”看的纪录片。

沟通永远是双向的。

并不只有德国人、西班牙人、韩国人、日本人,是这部纪录片的观众。

中国人,也是。

在《南京抗疫现场》的结尾,竹内亮有另一段表达,尤其应当引发如今我们的反思。

我能感受到 南京市宁愿牺牲经济 也要战胜疫情的决心
当然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政策
我们做这个视频 不是想呼吁大家模仿南京的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视频
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从而制定出适合地区情况的更好的措施


在疫情爆发以来。

我们经历了太多争吵——

病毒从哪来?叫“武汉肺炎”“中国病毒”算不算歧视?人工合成是不是阴谋论?要不要道歉?是不是应该“抄作业”?

……

争论,正常。

相反的声音,也正常。

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是——

某些应该被讨论的话题,正在变成“送命题”。

一旦与被允许的声音不同,就可能遭到群起而攻之,乃至被“消声”……

(抱歉Sir在此无法举例。)

但没有声音,分歧就不存在了吗?

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需要充分听取,沟通。

才有进一步的理解。

不是炫耀,不是攀比,不是鄙视,不是相互攻击。

此时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是重新思考一下“尊重”的定义。

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崇高的概念。

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意识:

生在同一片天空下,大家都有同一个梦想——

好好活下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稀缺可可、小田不让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