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栗》横空出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一辆飞驰的跑车忽然引擎失火,滚滚浓烟向后飘飞,拉出一道长尾。
车厢内的人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他戴着墨镜,单手握住方向盘,脸上表情显得神魂颠倒。
这位留着蜷曲长发的黑人,正在为一首名叫《比利·珍》歌曲创作旋律。
经过91个混音版本制作,这首《比利·珍》,将被收入那张日后将会名垂青史的音乐专辑。
1982年,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专辑《颤栗》正式发行。
彼时的美国唱片业正经历颓势,许多公司濒临破产,此时,迈克尔·杰克逊的专辑《颤栗》横空出世,以一己之能力挽狂澜。
“《颤栗》让音乐产业挽回了自1978年来的颓势。”那一年的《时代》杂志如此评价。
仅仅在国内,《颤栗》就产生了41亿美元产值,到1983年,它成为全球最热销专辑,销量超过6500万张。它也是美国历史上,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
一个属于迈克尔·杰克逊的时代即将来临。
|《颤栗》MV截图
打破种族隔阂
作为一名黑人,迈克尔·杰克逊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即便已经到了1980初,在彼时的美国,仍然不是对黑人太友好的年代。
时间到回二十年,美国田纳西州,在公交车上,一位皮肤黑色的女人拒绝为白人让座,她被捕之后,美国黑人大学生掀起抗议浪潮。
在街头,马丁·路德·金曾带领徒手的黑人与警察对立,后者装备有警犬、消防水枪。几年后,在亚拉巴马州,马丁·路德·金被种族极端主义者枪杀。
当迈克尔·杰克逊来到聚光灯下,他所面对的世界,距离夺走马丁·路德·金的生命那个世界,并不太遥远。
|童年迈克尔
1981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他上台后,大幅削减针对穷人的福利预算,这种针对穷人的政策调整,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黑人。
在首都华盛顿,黑人儿童发展协会曾发布报告警示:里根的政策最严重地影响黑人儿童。
马丁·路德·金去世十余年后,美国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变成《我有一个梦想》里憧憬过的样子。
迈克尔·杰克逊也会遇到同样的东西。在1980年代初,MTV是美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电视台,但它一直拒绝播放黑人音乐。
种族歧视的藩篱,赫然横亘在公众视野里。
但迈克尔·杰克逊以一己之力击碎了它。
在巨大名气的压力下,MTV终于妥协,播出了《颤栗》的MV。历史的枷锁一时崩解。
多年以后,《颤栗》MV会被收入国家收藏电影目录,官方给出盖棺定论的评价,它“定义了音乐影片,并且打破了种族障碍”。
被残忍规训的童年
迈克尔·杰克逊出生在印第安纳州,在他生活的地方,周围充斥着毒品和犯罪。
他的母亲是虔诚信徒,在百货公司上班,因小儿麻痹症而跛脚,他的父亲则是一名钢铁工人。
这对非裔黑人夫妇一共生下十个孩子,一家人挤在三居室的狭窄屋子里,从前门走到后面,不会超过五步。
|迈克尔一家
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是位失意的音乐爱好者。他会在当地酒吧演出,挣钱补贴家用,他还跟朋友组建布鲁斯乐队,取名为“猎鹰”。每到周末,乐队会聚到家里排练。
这位黑人父亲,并无暇顾及孩子的音乐教育,也对孩子并不信任。担心吉他被孩子玩耍弄断,他把吉他藏起来,锁进壁橱,禁止家里的孩子触碰。
没有音乐教授,但可以自学。金子的光芒,是盖不住的。
趁父亲不在家时,迈克尔·杰克逊伙同哥哥们,悄悄偷出锁进壁橱的吉他,他们跟着音乐电台学习,然后,在父亲回来之前,又将吉他放回去。
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天,吉他的弦被弹断一根,杰克逊兄弟的秘密再也藏不住。
不出所料,父亲发过一阵暴怒,将几个孩子狠揍一顿。那一天,等他的怒气平复下来,开始让孩子们当面演奏。
当他看到迈克尔哥哥的手指在琴弦上飞速跳跃时,他就知道,自己错了。他没有音乐天赋,但孩子有。
杰克逊家族乐队,在父亲的组建下开始成立。
一开始并没有迈克尔,他太小了。直到五岁这一年,迈克尔参加了校园一次汇演,一曲歌毕,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由此,迈克尔得以加入杰克逊五兄弟乐队,成为主唱。从此,告别童年,音乐与舞蹈贯穿了他的一生。
这位父亲是位残酷的训练者,当迈克尔训练时,他会手持皮鞭站在一旁监督,只要弹错或者唱错,皮鞭就会呼啸着抽过来。
这种严厉,给迈克尔留下的深刻阴影,“一想到他要来了,就紧张得想呕吐。”
迈克尔的课余时间也被完全占据,为阻止儿子玩耍,父亲直接拿刀抵住小玩伴的脖子,并说:“如果我再抓住你在这儿玩,我就割开你的喉咙。”
对于迈克尔·杰克逊来说,这些近于残忍的规训,可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也可能,是苦涩的。
传奇加速度
这个黑人家庭的五个兄弟组建出的乐队,到迈克尔·杰克逊7岁时,已击败十余个业余团体,加冕本市首席乐队。
杰克逊五兄弟继续进军芝加哥,在“一批忠实的本地歌迷”追随下,他们拿到无数业余歌手大赛和唱歌能手大赛的奖杯。
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迈克尔十岁那年,他们来到“明星摇篮”纽约阿波罗剧院,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立喝彩。
在场的观众们,看得出那个黑人孩子身上闪耀的才华,但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一个多么巨大传奇。
这是杰克逊五兄弟的转折之年,他们正式与钢城唱片公司签约,成为一个职业乐队。
第一张唱片发行后,杰克逊五兄弟进入摩城唱片公司的视线,后者乃乐界传奇,曾发掘过众多伟大的黑人艺术家。
彼时,摩城唱片拥有斯蒂夫·旺达(Steviewonder)、诱惑乐队(temptation)等巨星。
试听杰克逊五兄弟的演唱后,摩城唱片总裁高迪激动而狂喜,他立即下令与杰克逊兄弟签约,“一秒钟也别浪费”。
“你的儿子们将成为明星,巨星,天皇巨星!”接触迈克尔兄弟的工作人员,如此欢呼。
迈克尔11岁那年,他们翻唱一首单曲,名叫《我想你回来》,后来,当歌曲原作者再唱起,会被人追问:“你居然也会唱杰克逊五兄弟的歌?”
作为年纪尚小的乐队主唱,迈克尔的特点竟然是细腻而深邃,可以将百转千回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才十岁,但听起来仿佛活了已经五十年。”
传奇开始加速。
在音乐排行榜上,杰克逊五兄弟乐队甚至击败了披头士。他们的新单曲《ABC》登上榜首,被挤下去的,是一首老歌,披头士的经典代表作,《let it be》。
他们唱片大卖,拿下年度格莱美最优秀流行歌曲奖。
他们开启世界巡游,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献演。
他们来到披头士的故乡利物浦“踢馆”,观众人数甚至超过披头士创下的记录。
他们所到之处,演唱会门票一售而空,狂热的粉丝来到各个机场,蜂拥着迎接他们。
聚光灯下,杰克逊五兄弟登上各大媒体,最著名的流行音乐杂志《滚石》,也慷慨地为他们开辟大幅版面。
然而这一切,只是迈克尔·杰克逊传奇的前奏。
流行之王
我们再也不可能看到这样一场演唱会了。
迈克尔·杰克逊纵身跳上舞台,静默,两分钟,一动不动,台下观众尖叫不止。
两分钟后,音乐响起,观众尖叫声到达顶峰,开始有人晕倒。甚至有谣言流传,这场演唱会曾出现死亡。
|迈克尔”危险之旅“巡回演唱会现场
这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布加勒斯特危险之旅演唱会。
它被评为史上最成功的演唱会之一,但,史上最“危险”的演唱会,却仅仅是指它。
”他仿佛生来就知道怎么当明星。“在舞台上,迈克尔一直都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迈克尔经典造型
他高音高亢,低音沉稳,声声击中人心;他天赋异禀,想象力惊人,所有舞步看一眼就会,创造出冠绝今古的太空步。麦当娜曾跟迈克尔合作,她会把同伴拉到一边,然后生气地说:”你这样给我们造成了太大压力“。
迈克尔的天赋太过耀眼。
当杰克逊五兄弟还在摩城唱片时,上电视台会被详细介绍的,总是迈克尔。
拍公关照片,他推翻普通家庭合照模式,让兄弟们站成圈,他自己,则半跪在所有人面前。
|杰克逊五兄弟首张公关照,迈克尔是前方半蹲的小孩
连唱片公司老板也不得不感慨:“他怎么知道该这样拍摄宣传照?这个身体里住着一个老灵魂,多半前世也是巨星。”
尚未成名之时,舞台上,迈克尔就会刻意在左手戴白色手套,作为独特身份标签。
如此特立独行的迈克尔,终于要开始单飞了。
1987年,迈克尔发布专辑《bad》,开始世界巡回演唱会,温布利体育馆坐满50.4万观众,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1991年,《dangerous》面世,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专辑之一,斩获四项格莱美提名。
1995年,专辑《HIStory》面世,专辑单曲《Scream》,创下billboard榜单打榜最高纪录,斩获格莱美“最佳流行合唱音乐奖”。
作为专辑第二首发行的单曲,《You Are Not Alone》成为billboard首支空降冠军单曲。
......
奖项无数,荣誉等身,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在整个地球响起,他的舞步、他的装束被人们争先模仿,有人仅仅是靠模仿他,便可以成为名人。
人们称他为,流行之王。
激情、幻想与爱
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里,不只有喧嚣与躁动,那里还沉淀着很多深沉的东西。
他在歌里展现激情与幻想,同时,也倡导爱。
《Beat it》的主题是反社会暴力,里根总统建议将它用在公益广告里。
|《beat it》封面
《黑或白》直指种族歧视,他用轻快的节奏唱出”我这一生不是某种肤色而活“。
|《黑或白》封面
《天下一家》被称为“最伟大的公益单曲“,它呼吁人们关注非洲饥荒。这首歌由迈克尔填词,45位美国歌星联合参与公益演唱,募集善款6000万美元。
|《天下一家》录制现场
他也身体力行,1992年创立治愈世界基金会,向受战争、贫穷和疾病影响的儿童捐款数百万美元。
他将贫困儿童带到梦幻庄园,赠与他们欢乐。
在克林顿的就职晚宴上,杰克逊公开请求政府关注艾滋病,而彼时,艾滋病还是很具有争议的话题。
为促进种族和解,他高调出访非洲。在加蓬的第一站,受到超过10万人热情欢迎,人群中,有标语飘扬:“迈克尔,欢迎回家”。在科特迪瓦,部落酋长为他加冕“萨尼王”(King Sani)。
因为人道主义关切,第一个“国际艺术家奖”颁给了他,此后,这一奖项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据统计,迈克尔是全球累计慈善金额最高的艺人,到2006年,个人捐款超过3亿美元。
2000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做出一项特殊认证,迈克尔资助了39个慈善机构,超过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家。
在白宫,老布什将“十年最佳艺术家”奖送到迈克尔手里。
奖品上写道:“致迈克尔·杰克逊,因其为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年轻人树立了优秀榜样”。
老布什的评语不无煽情:迈克尔是年轻黑人的模范,是引导世界前进的光明。
巨星身后的阴影
赞美与荣誉背后,也是纠缠他一生的阴影与误解。
也许,是这个世界对不起迈克尔·杰克逊。
在记录片里,他曾向但主持人抱怨,“我寂寞得要死。”
他是巨星,跟朋友之间,却只能谈工作,而不能去发觉“生命中有趣的事情”。
他也感到“被困”,当歌迷在外面高呼我爱你,他却不能离开酒店房门半步。
他也不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因为他会被人谈论,追逐,甚至引发骚乱。
作为一个巨星,他的世界很大,但同时,他也几乎没有自由。
于是,人们开始看到他成为一个怪人,甚至愿意相信,他就是一个怪人。
为了走进演艺圈,他从五岁开始接受父亲严酷的训练,在毒打、嘲笑、羞辱中长大,被父亲嘲笑,长了一只“愚蠢的大鼻子”。
成年后的迈克尔,心里还留存许多创伤和阴影。
他不敢照镜子,拒绝拍照;总是带着墨镜,是想把自己藏起来;在录音室演唱,要所有人背对他,并且把灯关掉,他才能开口。
迈克尔·杰克逊没有童年,于是,他要去寻找。他以自己为经验创作歌曲《童年》,表达那种想要补充童年的强烈情感。
他花费数亿元建造永无岛梦幻庄园,在门口镌刻小飞侠彼得·潘故事的第一句话,”很久很久以前“。
这座梦幻庄园里,四处都是儿童雕像,拥有动物园和游乐场,那里还有一条火车轨道,蒸汽小火车可以跑遍整个乐园。
|迈克尔和孩子们在梦幻庄园
在这里,迈克尔当着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
一种时代的根本谬误
那两件让迈克尔最为痛苦的事情,也发生在这个梦幻庄园。
两起相距十年,让迈克尔一生蒙上阴影的娈童案,前一起在迈克尔死后水落石出,当事人终于承认,当年是听从父母诬陷迈克尔;后一起则以无罪作结。
案件的临床心理医生Stan Katz甚至认为,迈克尔就是一个心理年龄滞留在12岁的大男孩。
人们并不相信迈克尔无罪。
尽管他努力做出辩护,说出“我宁愿断了自己的手,也不愿伤害孩子分毫”这样决绝的话,却很少有人愿意倾听。迈克尔不得不羞辱地接受裸体检查和拍照。
他以爱对世界,而世界,却报他以残忍。
他们说他整容变成怪物,而他最初让手术刀置于脸上,却是因为跳舞摔坏鼻子。
他们说他漂白皮肤背叛种族,但他的脸色过于苍白,只是因为使用粉底遮掩白癜风;
他们说他是”颠佬“,躲进氧舱寻求青春永驻,但那却只是出于好奇,想要体验一下他捐赠的医疗器械。
在一个对黑人仍然不算友好的世界里,他被说成是“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说他“漂白了自己的皮肤”。
尽管,这种漂白黑人皮肤的技术并不存在,很多人仍然选择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
在迈克尔·杰克逊身上,体现着那种时代的根本谬误:一个为众人制造的欢乐的人,自己却终生都活在痛苦中。
十年前,迈克尔·杰克逊长逝人间,许多人痛哭流涕,无数歌迷自发组织怀念的。
那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迈克尔·杰克逊带走的,也是那个超级巨星的时代。
作为流行之王,全世界的聚光灯都打在他的身上,有人将他贬在谷底,但也有人称他为神。
也许,这是一个迈克尔·杰克逊最不想听到的词语,神。也许,他一生的悲剧,以及那种时代的根本谬误,也正来源于此。
当神,多累啊,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将谁捧上神坛,无疑也是在施予一种酷刑。
正像迈克尔·杰克逊在音乐和访谈里表达的,他是多么希望可以走入人群,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生活,当一个自由而纯真的孩子。
十年后缅怀迈克尔·杰克逊,人们应当清除那种将人塑造成神的恶习。如果人们一定需要神,请一定不要在凡间寻找。
这种行为最不坏的结果,也就是像迈克尔·杰克逊这样,被封禁在人们制造的神明躯壳里,备受折磨,历经苦难。而更坏的情况是,人间的神背后,总有一张邪恶而狰狞的面孔。
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和生活中,其实一直都存在柔软一面。他的自传最后一章标题写着:爱是一切。
这也许是他最想让人们记住的那副面孔。
作者丨大雨
编辑丨玉沟
参考资料:
1、《太空步:美国著名摇滚乐歌星迈克尔·杰克逊自传》,迈克尔·杰克逊,北京现代出版社
2、《迈克尔·杰克逊:天王传奇》, [英]查斯·纽凯-伯登,上海译文出版社
3、《摇滚歌王-迈克尔.杰克逊》,韦森 ,中国戏剧出版社
4、《迈克尔杰克逊:半个世纪的孤独》,李壬杰 ,中国三峡出版社
5、《迈克尔·杰克逊:偶像的一生》,纪录片
6、 维基百科
{ 近期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