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2、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3、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4、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 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5、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6、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7、小儿撮口风。用甘草二钱半,煎服, 令吐痰涎。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8、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9、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10、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一天服尽。
11、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12、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13、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14、口疮。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15、背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16、各种痈疽。用甘草三两, 微灸, 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国老膏”。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17、初起乳痈。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18、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19、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成脓破口,便难治好)。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取
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温服。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20、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21、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22、汤火伤。用甘草煎蜜涂搽。
黄芪
释名 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5、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淋。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7、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8、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9、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10、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
13、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人参
释名 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1、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续服至病愈。以方
名“人参膏”。
2、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汤”(理中汤)。
3、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灸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饭前温服。此方名“四君子汤”(按:各药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4、开胃化痰。用人参二两(焙)、半夏五钱(姜汁浸后焙干),共研为末,和面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姜汤送下。饭后服。一天服三次。药中加陈皮五钱亦可。
5、胃寒气满,饥不能食。用人参二钱、生附子半钱、生姜二钱,加水七合煎成二合,调入鸡蛋清一个,空心服下。
6、胃虚恶习,或呕吐有痰。用人参一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再加竹沥一杯、姜汁三匙。温服。此方最宜老人。
7、反胃(饮食入口即吐,病人衰弱无力)。用人参三两,切片,加水一升,煮成四合,热服。同时用人参汁加鸡蛋白、薤白(即 头)煮粟米粥吃。
8、妊妇腹痛吐酸,不能饮食。用人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生地黄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9、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用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加月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10、喘急欲绝。用人参末煎汤,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五至六次。
11、产后发喘。用人参末一两;另有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后, 调参末内服。有特效。
12、产后诸虚、发热、自汁。用人参、当归,等分为末;另以水三升,加猪腰子一个(切片),糯米半合,葱白二个,煮米至熟。取汁一碗,将人参、当归药末调入煎汤,饭前温服。
13、产后大便不能,出血很多。用人参、麻子仁、枳壳(麦麸炒过),共研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14、横生倒产。用人参末、乳香末各一我,丹砂五分,共研细,加鸡蛋白一个,生姜汁三匙,搅匀后冷服。有特效。
15、怔忡自汗,心气不足。用人参、当归各半两,和阉猪腰子一对(切片)同煎,空心服。药渣焙干为末,以山药末作糊和药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枣汤送下。药中亦可加乳香二钱。
16、肺虚久咳。用人参二两、鹿角胶(灸过)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薄荷豉汤(如葱)送下。
17、喘嗽咳血,脉弱无力。用人参末三钱,鸡蛋白调匀,清晨服下,服后即去枕仰卧。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两服有效。以乌鸡蛋的蛋白调药。效果更佳。
18、咳嗽吐血。用人参、黄芪、面粉各一两,百合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茅根汤送下。又方:人参、乳香、丹砂,等分为末,加乌梅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天服一丸,开水送下。
19、吐血下血,血如泉涌。用人参五钱(焙)、侧柏叶(先蒸后焙)、荆芥穗(烧存性)各五钱,共研为末。每取二钱加入面粉二钱中,以水调成稀糊吃下。
20、鼻血不止。用人参、嫩柳枝,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日服三次。无柳枝可用莲子心代。
21、阴虚尿血。用人参(焙)、黄芪(盐水灸),等分为末;另用红皮萝卜一枚,切成四片蜜灸,灸过再灸,以用尽二两蜂蜜为止。每服以萝卜一片蘸药末吃,盐开水送下。
22、水渴。用人参末,蛋白调匀。每服一钱。一天服三、四次。又方:人参、栝楼根等分,生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饭前以麦门冬煎汤送下。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玉壶丸”。又方:人参一两,甘草二两(雄猪胆汁浸后加灸),脑子半钱,共研为末,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一丸,冷开水送下。又方:人参一两,葛粉二两,共研为末。同时,在 猪汤一升中,加药三钱、蜜二两,慢火熬成膏子。每夜含咽一匙。三次见效。
23、痢久晕厥,六脉沉香。用人参、附子各一两半,每次取半两,加生姜十片、丁香十五粒、粳米一撮,在水二碗中煎至一碗半,空心温服。
24、禁口痢。用人参、莲肉各三钱,水煎成浓汤,一口一口细吞之。或加姜汁炒过黄连三钱同煎亦可。
25、老人虚痢不止,不能饮食。用人参一两、鹿角一两、鹿角(去皮,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26、伤寒坏症(伤寒症或其他时疫,病久体弱,脉沉伏,不省人事)。用人参一两,加水二杯,煎至一杯,以井水浸冷后服下。不久,鼻梁出汗, 既药有效。此方名“夺命散”(即“复脉汤”)。
27、伤寒厥逆(身有微热,烦躁,六脉沉细)。用人参半两,水煮,调牛胆南星末二钱,热服。
28、筋骨风痛。用人参四两,酒泡三天,取出晒干,与土茯苓一斤、山慈姑一两,共研为末,炼蜜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饭前服, 米汤送下。
29、小儿风 抽筋。用人参、蛤粉、丹砂,等分为末,加母猪血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金银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30、小儿惊后眼斜。用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两次。
31、蜈蚣、蜂虿螫伤。用人参末涂敷。
沙参
释名 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
2、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3、妇女白带。用沙参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荠苠
释名 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
气味 (根)甘、寒、无毒。
主治 有关荠苠的其它资料
查询「中草药图谱」
查询「中药偏方」
1 、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能发痈疽)。用猪肾一个,黑大豆一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半。去渣留汁,再加荠 、石膏各三两,人参、茯苓、
磁石、知母、葛根、黄芩、栝楼根、甘草各二两,同煮汁至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石子荠汤”。又方:荠 、大豆、茯苓、磁石、栝楼根、熟地黄、地骨皮、玄参、石斛、鹿茸各一两,人参、沉香各半两,共研细,加煮烂的猪肚子,捣匀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盐水送下。此方名“荠 丸”。
2、疔疮肿毒。用生荠 根捣汁内服,外用药渣敷疮。三次可愈。
3、脸上黑泡。用荠 、肉桂各一两,研细。每服一茶匙,醋汤送下。
4、中钩吻毒(钩吻的叶子类似一种芹类,误采食后有生命危险)。用荠 八两,加水六升,煮成三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五次。
桔梗
释名 亦名白药、梗草、荠。
气味 (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
主治
1、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
2、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生姜五片,煎水二杯,成一杯服。此方名“桔梗半夏汤”。
3、痰嗽喘急。用桔梗一两半,研细,用童便半升,煎成四合,去渣后温服。
4、肺痈咳嗽(胸满振寒,脉数咽干,先吐臭痰,后吐臭脓)。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 温服。吐出脓因时,是病渐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汤”。
5、喉痹。用桔梗二两,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6、咽痛。先服甘草汤,如不愈,再服桔梗汤。
7、口舌生疮。治法同上。
8、虫牙肿痛。用桔梗、薏苡,等分为末,内服。
9、骨槽风(牙龈肿痛)。用桔梗研细,与枣肉调成丸子,如皂角子大。裹棉内,上下牙咬住。常用荆芥煎汤嗽口。
10、牙疳。用桔梗、茴香等分,略烧后研细敷患处。
11、眼睛痛,眼发黑。用桔梗一斤、黑牵牛头三两,共研细,加蜜成丸, 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称“桔梗丸”。
12 、鼻血不止。用桔梗研细, 加水调匀。每服一茶匙, 一天服四次。药中加生犀牛角屑亦可。
13、吐血下血。治法同上。
14、打伤阏血。用桔梗末,每服少许,米汤送下。
15、中蛊下血(下血如鸡肝色,大量排出,病热很险)。用桔梗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初时须强灌。约七天之后,血止。可吃猪肝汤补身体。药中也可加犀角,用量与桔梗等分。
16、怀孕中恶(心腹突然大痛)。用桔梗一两,锉细,加生姜三片。水一
杯煎服。
长松
释名 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 ,味似人参。
气味 (根)甘、温、无毒。
主治
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蜜灸)、陈皮各七钱,当归、厚朴、黄 各五钱,白芍药(煨)、人参、枳壳各四钱,苍术(米泔制)、半夏(制)、天门冬、麦门冬、砂仁、黄连各三钱,木香、蜀椒、胡桃仁
各二钱,小红枣肉八个,老米一撮,灯心(五寸长)一百二十根。以上为一料,分成十剂收存。另取米五升,造酒一碗,煮一份药。经过一段时间后饮药酒。
黄精
释名 亦名黄芝、戊已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铺、
野生姜、重楼、鸡格、龙御、垂珠。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补肝明目。用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共同九蒸九晒,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常服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2、大风癞疮(风邪入血,日久成癞,鼻坏色败)。用黄精去皮,洗净,取二斤晒干,放在米饭上蒸到饭熟时,把药保存好,经常服食。
3、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用黄精、枸杞子等分,捣碎作饼,晒干研细,炼蜜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萎蕤
释名 亦名女萎、葳蕤、萎 、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2、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蜂蜜,同煎汤。睡前温服,一天服一次。此方名“甘露汤”。
3、小便淋。用萎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滑石二钱,水煎,分三次服。
4、小便涩,发热口干。用萎蕤五两,煎水服。
5、 后虚肿。用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知母
释名 亦名 母、连母、母、货母、地参、水参(水须、水浚)、荨、
藩、苦心、心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1、痰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嚼咽下,随即睡觉。次日必泻,痰嗽渐止。体弱者,不用巴豆。
2、久嗽气急。用知母五钱(去毛切片,隔纸炒过)、杏仁五钱(姜水泡,去皮尖,焙过),同煎服。另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以绝病根。
3、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
4、紫癜风疾。用醋磨知母涂搽。
5、甲疽。用知母,烧存性,研末敷患处。
肉苁蓉
释名 亦名肉松容、黑司命。
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1、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
2、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
3、汗多便秘(年老或体虚的病人)。用肉苁蓉(酒浸,焙过)二两、沉香末一两,共研为末。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丸。白开水送下。
4、消中易饥(按: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体很消瘦)。用肉苁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送下。
5、破伤风(口禁,身强直)。用肉苁蓉切片晒干,烧成烟熏伤处,累效。
列当
释名 亦名栗当、草苁蓉、花苁蓉。
气味 (根)甘、温、无毒。
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阳痿等症,用列当二斤,捣烂筛净
赤箭(天麻))
释名 亦名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
赤箭以“其茎如箭杆”,赤色而得名。《神农本草经》。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瘫患不随、眩晕头痛等症。李时珍说:“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订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凡欲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以及治疗头晕、多睡、肢节痛、偏头风、鼻痈、面肿等症,都要服“天麻丸”。配方及服法:天麻半两、芎二两,共研为末,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服一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附]还筒子(天麻子):
定风补虚,功同天麻。
术(白术)
释名 亦名山蓟、杨 、 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胸膈烦闷。用白术研细,每取一茶匙,白水送下。
2、五饮(一、留饮,水在胸部;二、癖饮,水在两胁下;三、痰饮,水在胃中;四、溢饮,水在五脏间;五、流饮,水在肠间。这些都是因为饮食胃寒,或饮茶过多所致)。用白术一斤、干姜(炮)半斤、桂心一斤,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送下。此方名“倍术丸”。
3、四肢肿满。用白术三两,每服半两用口嚼碎,加大枣三枚,煎服。一天服三、四次。
4、中风口禁,不省人事。用白术四两,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5、产后中寒,遍身冷直,口禁。不省人事,用白术四两、泽泻一两、生姜五钱,加水一升煎服。
6、头忽晕眩,四体消瘦,饮食无味,好食黄土。用白术三斤、曲三斤,捣乱筛净,加酒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一天服三次。忌食菘菜、桃、李、青鱼。
7、中湿骨痛。用白术一两,加酒三杯,煎成一杯,一次服完。不喝酒的人,可用水煎服。
8、小儿蒸热(脾虚人瘦,不思饮食)。用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加姜枣煎服。此方名“吃力伽散”。
9、皮疹。用白术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10、自汗不止。用白术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11、盗汗。用白术四两,分别以一两同牡蛎炒,同石斛炒,同麦麸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杰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12、产后呕吐。用白术一两二钱、生姜一两五钱,加酒和水各二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3、脾虚胀满(脾气不和,冷气客于中,雍塞不通)。用白术二两、桔皮四两,共研为末,加酒加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此方名“宽中丸”。
14、脾虚泄泻。用白术五钱、芍药一两,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
15、久泻肠滑。用白术(炒)、茯苓各一两,糯米(炒)二两,共研为末,加枣肉拌食或做成丸子服下。
16、小儿久泻(米谷不化,饮食不进)。用白术二钱半(炒过),加半夏曲二钱半、丁香半钱,共研为末,再加姜汁、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按小儿年岁,酌量给服,米汤送下。
17、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长期不愈。用白术一斤,黄土炒过,研细;另用干地黄半斤,在饭上蒸熟。两药捣和,如太干,可加酒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一服服三次。
18、妊妇束胎(按:束脂是指产期已到而迟迟不生)。用白术、枳壳(麸炒),等分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
19、牙长不休(渐至张口进食亦感困难,这叫“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
口兼内服,有效。
苍术
释名 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面黄食少。用苍术一斤、熟地黄半斤、干姜(炮)五钱至一两(夏天五钱,冬天一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2、喜吃生米(不思熟食,爱嚼生米,憔悴萎黄,终于不起)。用苍术在淘米水中浸一夜,取出焙干,锉碎成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一天服三次,米汤送下。半月左右可愈。
3、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亦不化。用苍术二斤、曲一斤,共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怕冷,加干姜三两;腹痛,加当归三两;衰弱,加甘草二两。
4、脾湿水泻(困弱无力,水谷不化,腹痛甚剧)。用苍术二两、白芍药一两、黄芩半两、淡桂二钱,混合后,每取一两煎服。如脉弦,头微痛, 则减去芍药,加防水二两。
5、暑天暴泻。用神曲(炒)、苍术(淘米水中浸一夜,焙干),等为分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曲术丸”。
6、久痢。用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此方称“椒术丸”。恶痢久者,加桂。
7、脾湿下血。用苍术二两、地榆一两、分作两份,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前湿服。
8、青盲、雀目。用苍术四两,淘米水浸一夜,切片焙干,研细,每服三钱。另将药末包在猪肝中,扎好,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临眼前, 食肝饮汁。又方:用苍术二两,淘米水浸过,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钱。另以羊肝一斤,切破,放入药末,扎好,以淘米水煮熟,冷定吃下。
9、两目昏涩。用苍术半斤,淘米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干,加木贼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或酒送下。
10、风牙肿痛。把盐水浸过的苍术烧存性,研档擦牙。
11、脐虫怪病(腹硬如铁,脐中流水,如虫爬行,痒不可忍)。用苍术煎成浓汤洗浴。另以苍术末加麝香少许,水调匀服下。
狗脊
释名 亦名强 、扶筋、百枝、狗青。
气味 苦、平、无毒(或说微温)。
主治
男子各种风疾。用金毛狗脊,盐泥严封煅红,取出去毛。与苏木、 川乌头(生用),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地十丸,温酒盐汤送下。此方名“四宝丹”。
2、妇女白带。用金毛狗脊(去毛)、白蔹各一两,鹿茸(酒蒸后稍焙)二两,共研为末,加艾煎醋汁,和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3、固精强骨。用金毛狗脊、远志肉、茯神、当归身、等分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
4、病后脚肿。除节食以养胃气之外,再用狗脊煎汤浸洗。
贯众
释名 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 头、黑狗脊、凤尾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贯众根研末,取一钱,水冲服。
2、各种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肠风酒痢等)。用贯众去掉皮毛,焙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或加醋、糊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或将药烧存性,研细,加麝香少
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妇女血崩。用贯众半两,煎酒服。
4、产后流血过多,心腹彻痛。用状如刺猥的大贯众一个,全用不锉,只去毛,以好醋蘸湿,慢火灸令香熟,冷后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独对汤”。
5、赤白带下。治法同上。对久病者亦有效。
6、长期咳嗽,痰带脓血。用贯众、苏方木等份。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生姜三片,煎服。日服二次。
7、白秃头疮。用贯众、白芷,共研为末,调油涂搽。
8、漆疮作痒。用贯众研末,调油涂搽。
9、鸡鱼骨鲠。用贯众、缩砂、甘草等分,研为精末。棉包少许含口中,嚼汁呖下。久则骨刺随痰吐出。
巴戟天
释名 亦名不凋草、三蔓草。
气味 (根)辛、甘、微温、无毒。
主治
风湿、脚气、肾虚、阳痿。
远志
释名 苗名小草、细草、棘菀、 绕。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
2、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
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3、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4、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5、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6、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7、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淫羊霍
释名 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 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
1、阳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天后,常饮服。此方名“仙灵脾酒”。
2、偏风不遂。服仙灵脾酒。
3、咳嗽,气不顺,腹满不思饮食。用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茶送下。
4、日昏生翳。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红色的小栝楼),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5、病后青盲(病不久者)。用淫羊藿一两、淡豆鼓一百粒,水一碗半煎
成一碗,一次服完。
6、小儿雀目。用淫羊藿根、晚蚕蛾各半两,灸甘草、射干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另取羊肝一块,切开,纳入上制药末二钱,把肝扎紧,和黑豆一合、淘米水一碗同煮熟。分二次吃完。
7、痘疹入目。用淫羊藿、威灵仙,等分为末。每服五分,米汤送下。
8、虚火牙痛。用淫羊藿煎汤,不时嗽口,很见效。
仙茅
释名 亦名独茅、茅爪子、婆罗门参。
气味 (根)辛、温、有毒。
主治
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其配方及服法如下:
仙茅二斤,放入淘糯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锉,阴干。另用苍术二斤,放入淘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皮,焙干。取这样制过的仙茅、苍术各一斤,与枸杞子一斤,车前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熟地黄(焙各四两)一起研细,加酒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
狼毒(二月八月採阴)鬼臼(二月八月採)、茯苓茯神(二月八月採阴)、
桂(二月八月十月採阴)杜仲(二月五月八月九月採)、
商陆(二月八月採日乾)丁香(二月八月採)榆皮(二月採皮暴乾八月採实)、
猪苓(二月八月採阴)秦皮(二月八月採阴)石南(二月四月採叶八月採实阴)、
蓝叶(二月三月採暴本草无)、赤箭(三月四月八月採暴)防葵(三月三日採暴)、
芎藭(二月四月採暴)徐长卿(三月採)黄芩(三月三日採阴)
大青(三月四月採阴)、玄参(三月四月採暴)苦参(三月八月十月採暴) 杜蘅(三月三日採暴)紫草(三月採阴)、
白薇(三月三日採阴)紫参(三月採火乾)泽兰(三月三日採阴)王瓜(三月採阴)、
垣衣(三月三日採阴)艾叶(三月三日採暴)水萍(三月三日採阴)
芫花(三月三日採阴)、泽漆(三月三日七月七日採阴)、藜芦(三月採阴)、 羊踯躅(三月採阴)、
茵芋(三月三日採阴)射干(三月三日採阴)青葙子(三月採茎叶阴五月六月採子)、
紫葛(三月八採日乾)白附子(三月採)桑上寄生(三月三日採阴)、
厚朴(二月九月十月採阴)芜荑(三月採阴)、黄环(三月採阴)、
乌芋(三月三日採暴)、
桃花(三月三日採阴)苦采(三月三日採阴)远志(四月採阴)、
菥蓂子(四月五月採暴)、景天(四月四日七月七日採阴)、蒲黄(四月採)、
兰草(四月五月採)、
芜(四月五月採暴)白头翁(四月採)夏枯草(四月採)溲疏(四月採)、
鼠尾草(四月採叶七月採花阴)、昌蒲(五月二月採阴)卷柏(五月七月採阴)、
泽泻(五月六月八月採阴五月採实九月採)车前子(五月五日採阴)、 茺蔚子(五月採)石龙刍(五月七月採暴)丹参(五月採暴)、天名精(五月採)、
肉苁蓉(五月五日採阴)、蛇茥子(五月採阴)茵陈蒿(五月採阴)、
旋花(五月採阴)、葛根(五月採暴)、酸浆(五月採阴)、实(五月採阴)、 大小蓟(五月採)荭草(五月採实)、旋复花(五月採日乾)鸢尾(五月採)、 半夏(五月八月採暴)莨菪子(五月採)蜀漆(五月採阴)、鬉茹(五月採阴)、
萹蓄(五月採阴)、生漆(夏至后採)、蕤核(五月八月採日乾)松罗(五月採阴)、
五加皮(五月七月採茎十月採根阴)、莽草(五月採阴)、郁李根(五月六月採)、
栾华(五月採)覆盆子(五月採)梅实(五月採火乾)杏核人(五月採)、
(五月五日採)葫(五月五日採)、蒜(五月五日採)、青蘘(五月採本草无)、
紫芝(六月八月採)茅根(六月採)荛花(六月採阴)、昨叶何草(夏採日乾)、 松脂(六月採)五木耳(六月採暴乾)石斛(七月八月採阴)
蒺藜子(七月八月採暴)、续断(七月八月採阴)薇衔(七月採)、
麻黄(立秋採阴)、瞿麦(立秋採阴)、
海藻(七月七日採暴)陆英(立秋採)菌桂(立秋採)槐实(七月七日十月巳日採)、
桃核仁(七月採阴)瓜蔕(七月七日採阴)水苏(七月採)麻蕡(七月七日採)、
腐婢(七月採阴)、
蓍实(八月九月採乾)薏苡仁(八月採实根无)地肤子(八月十月採阴)、
漏芦(七月採阴)、营实(八月九月採阴)五味子(八月採阴)败酱(八月採)、
恒山(八月採阴)、牙子(八月採暴)、蛇含(八月採阴)、雚囷(八月採阴)、
连翘(八月採阴)、屋游(八月九月採)女青(八月採阴)、
牡荆实(八月九月採阴)、酸枣(八月採阴)、
楮实(八月九月採日乾)秦椒(八月九月採)卫矛(八月採阴)、巴豆(八月採阴)、
蜀椒(八月採阴)、雷丸(八月採暴)、大枣(八月採阴)、
藕实(八月採)鸡头实(八月採)白瓜子(八月採)菟丝子(九月採暴)
荩草(九月十月採)乾薑(九月採)、松实(九月採阴)、辛夷(九月採暴)、
枳实(九月十月採阴)山茱萸(九月十月採阴)吴茱萸(九月九日採阴)
栀子(九月採暴)皂莱(九月十月採阴)栗(九月採)、荏(九月採阴)、
麻子(九月採)、大豆(九月採)、菴鬉子(十月採)决明子(十月十日採阴百日) 云实(十月採暴)、
贝母(十月採暴)、女贞(立冬採)橘柚(十月採)款冬花(十一月採阴)、 棘刺(冬至后一百二十日採)苋实(十一月採)忍冬(十二月採阴)
大戟(十二月採阴)、木兰(十二月採阴)冬葵子(十二月採)
白鲜(四月五月採阴)葶苈(立夏后採阴)论曰,凡药皆须採之有时日,阴乾暴乾则有气力,若不依时採之,则与凡草不别,徒弃功用终无益也,学者当要及时採掇以供所用耳。
2==药名第二
论曰,有天笁大医耆婆云,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迺大医也,故神农本草举其大纲,未尽其理,亦犹咎繇创律,但述五刑,岂卒其事,且令后学者因事典法,触类长之无穷竭,则神农之意从可知矣。所以述录药名品,欲令学徒知无物之非药耳。
玉泉、玉屑、丹砂、空青、绿青、曾青、白青、扁青、石胆、云母、朴消、消石、
芒消、滑石、石锺乳、紫石英、矾石(马齿矾、黄矾、绛矾、青矾)白石英、五石脂、
太一禹粮、紫禹余粮、石中黄子、禹余粮、黄禹余粮、殷孽、孔公孽、石脑、石硫黄、 薰黄、阳起石、疑水石、石膏、磁石、玄石、理石、长石、肤青、石黛、铁落、铁、
生铁、刚铁、铁精、铁浆、食盐、光明盐、绿盐、蜜陀僧、桃花石、珊瑚、石花、
乳茥、青偟玕、礜石、特生礜右、握雪礜石、方解石、石、土阴孽、代赭、鹵鹹、
大盐、戎盐、青盐、赤盐、白垩、鈆丹、锡粉、锡铜镜鼻、铜弩芽、金牙、石灰、
冬灰、炭、鍜魤灰、伏龙肝、东壁土、半天河、地浆、硐砂、薑石、赤铜屑、铜矿石、
铜青、白瓷瓦屑乌古瓦、石鷰、梁上尘、不灰木、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
紫芝、赤箭、天门冬、麦门冬、朮、女萎萎蕤、黄精、乾地黄、昌蒲、远志(小草)、
泽泻(叶实附)署预、菊花、甘草、人参、石斛、牛膝、卷柏、细辛、独活、升麻、
紫胡、防葵、蓍实、菴鬉子、薏苡仁、车前子(叶)菥蔩子、茺蔚子、木香、龙胆、
菟丝子、巴戟天、白英、白蒿、肉苁蓉、地肤子、忍冬、蒺藜子、防风(叶附)、
石龙刍、络石、千岁虆、黄连、沙参、丹参、蓝实、景天、天名精、王不留行、蒲黄、
兰草、决明子、芎藭、香蒲(蒲根附)、蘼芜、续断、云实、黄耆、徐长卿、杜若、
蛇茥子、茵陈蒿、漏卢、茜根、飞廉、营实、蔷薇根、薇衔、五味子、旋花、
白菟藿、鬼督邮、白花藤、当归、秦艽、黄芩、芍药、峹本(实附)乾薑(生薑附)、
麻黄(根子附)葛根(汁叶花附)前胡、知母、大青、贝母、栝楼(实茎叶附)玄参、
苦参、石龙芮、石韦、狗脊、萆薢、菝魰、通草、瞿麦、败酱、白芷、杜蘅、紫草、
紫花、白鲜皮、白薇、耳、百合茅根、酸浆、王参、女萎、淫羊藿、 实(花叶附)款冬花、牡丹、防己、女苑、泽兰、地榆、王孙、爵茥、白前、 百部根、王瓜、荠萣、高良薑、马先蒿、蜀芋泉、积雪草、恶实、莎草、大小蓟、
垣衣、艾叶、水萍、海藻、昆布、荭草、陟釐、鱿草、偫葵、井中苔萍(蓝附)、
鳢肠、蒟酱、百糗根、萝摩子、白药、蘹香子、郁金、薑黄、百两金、阿魏、大黄、
桔梗、甘遂、、葶苈、芫花、泽漆、大戟荛花、旋复花、钓吻、藜芦、赭魁、及己、
天雄、乌头(附附)、附子、侧子、羊踯躅、茵芋、射干、鸢尾、
贯众(花附)半夏、由、虎掌、莨宕子、蜀漆、恒山、青葙子、牙子、白歛、白及、
蛇含、草蒿、雚菌、连翘、白头翁、淣茹、苦芙、羊桃、羊蹄、鹿藿、牛扁、陆英、
蒴藿、荩草、夏枯草、乌韭、蚤休、虎杖、石长生、鼠尾草、马鞭草、马勃、
松脂(实叶根节花等附)、蛇苺、苎根、菰根、狼踆子、弓弩弦、败天公、败蒲席、
败茹、屋游、赤地利、赤车使者、三白草、牵牛子、猪膏母、刘寄奴草、紫葛、 萆麻子、葎草、格注草、独行根、、狗舌草、乌鬴母、狶莶、狼毒、鬼臼、芦根、
甘蕉根、萹蓄、酢浆草、莔实、蒲公草、商陆、女青、水蓼、角蒿、白附子、鹤虱、
鱼网、马绊绳、昨叶何草、破扇、破故纸、偤带灰、鬼盖、屐屧鼻绳、雀麦、
茯苓(茯神附)琥珀(玉附)柏实(叶皮等附)麻布叩幅头、菌桂、牡桂、桂、杜仲、
故麻鞋底、枫香脂(皮付)乾漆(生漆付)蔓荆实、牡荆、女贞实、蕤核、五加皮、
沈香(薰陆香詹香、(舌香枫香等附)(藿香)、丁香、蘗木(根附)辛夷、
木兰、桑上寄生、榆皮(花附)酸枣、槐实(枝皮等附)枸杞、楮实(叶皮茎白汁附、 苏合香、龙眼、厚朴、猪苓、竹叶(根汁实历皮茹芛附)、枳实(刺茹附)山茱萸、
吴茱萸(根附)秦皮、栀子、槟榔、合欢、秦椒、卫矛、紫葳、芜夷、食茱萸、
椋子木、折伤木、每始王木、茗苦偆、蜀桑根、松萝、
桑根白皮(叶耳五木耳桑灰等附)、白棘、安息香、龙脑、菴摩勒、
棘刺花(实枣针附)、毗梨勒、紫铆、骐驎竭、胡桐泪、黄环、石南(实附)巴豆、
蜀椒、莽草、郁李仁(根附)、鼠李、栾华、杉材、楠材、钓偀根皮、榧实、蔓椒、 雷丸、溲疏、榉树皮、白杨皮、水杨叶、栾荆、小蘗、荚、钓藤、药实根、皂荚、
栋实(根附)柳华(叶实汁附)、桐叶(花附)梓白皮、苏枋木、接骨木、枳椇、
木天蓼、乌臼木、赤瓜木、诃梨勒、枫柳皮、卖子木、大空、紫真檀、胡椒、
椿木叶(木附)、橡实、无食子、杨栌木、槲若、盐麸子、紫荆、发髲、乱发、
人乳汁、头垢、屎溺
龙骨(白龙骨齿角附)、牛黄、麝香、象牙(齿睛等附)、马乳、牛乳、羊乳、
酥、熊脂(胆附)、白胶、阿胶、醍醐、底野迦、酪、犀角、羚羊角、鹿茸、
羖羊角(髓肺骨肉齿骨头血肚暗靥蹄屎附)、
牛角(髓胆肾心肝齿眼尾脂肉喉咙
中毛耳中垢屎溺屎中豆等附)鹿草骨(肉髓等附)、
豹肉、狼牙、狸骨(肉阴茎等附)、虎骨(膏瓜肉等附)、兔头骨(脑肝肉等附)、
笔头灰、六畜毛蹄甲、鼠、
麋脂(角附)豚卵(蹄心肾胆肚毛筋齿膏肉耳中垢等附)、浟鼠、 獭肝(肉屎附)狐阴(五脏肠屎附)、偮膏(肉胞等附)、野猪黄、
胪屎(屎乳轴垢等附)豺皮、野驼脂、败翕皮、白马茎、狗阴茎、
丹雄鸡(白雄鸡黄雄鸡脂鸟雄鸡肉胆心血冠肪肝屎白肠
黄皮左右翘毛黑雌鸡黄雌鸡薙子卵中白皮鸡喙东门上鸡头等附)、 白鹅膏(毛肉子等附)、鹜肪、鹳骨、雄鹊、鸲鹆、鷰屎、雀卵(脑头血屎附)、
伏翼、天鼠屎、孔雀、鸬偳屎(头附)鸱头、石蜜、蜜蜡(白蜡附)牡牡蛎、桑螵蛸、
蜂子(黄蜂土蜂附)、海蛤、文蛤、魁蛤、石决明、真珠、秦龟、龟甲、蠡鱼、鲍鱼、
鲤鱼胆(肉骨附)、峿鱼、偗鱼(血附)、鲫鱼、黄鱼胆、蝟皮、石龙子、露蜂房、 樗鸡、蚱蝉、白殭蚕、木哸、蜚偑、蜚蠊、蠯虫、蛴螬、蛞蝓、蜗牛、水蛭、水马、
涍甲(肉附)、鮀鱼甲(肉附)蟹(瓜附)、螈蚕蛾(屎附)蚕子纸、乌贼鱼骨、 鳗鲡鱼、鲛鱼皮、紫贝、虾毨、牡鼠(肉粪附)蚺蛇胆(膏附)蝮蛇胆(肉附)
陵鲤甲、蜘蛛、蜻蛉、石蚕、蛇蜕、蛇黄、乌蛇、蜈蚣、马陆、蠮螉、雀甕、鼠妇、 萤火、衣鱼、蝼蛄、蜣蜋、白项蚯蚓、斑剫、芫青、地胆、马刀、葛上亭长、贝子、 甲香、珂、田中螺汁、豆、葡萄、蓬浯、覆盆子、大枣(生枣及叶附)、藕实茎、 鸡头实、芰实、栗、樱桃、橘柚、橙叶、梅实、枇杷叶、柿、木瓜、甘蔗、石蜜、
沙糖、芋、乌芋、杏核仁(花实附)、桃核仁(花枭毛蚕皮叶胶实附)、
李核仁(根实附)、梨(叶附)、柰、安石榴(壳根附)、白瓜子、白冬瓜、
瓜带(子附)苋实、冬葵子(根叶附)、苦菜、荠、芜青、莱服、龙葵、菘、芥、 苜蓿、荏子、蓼、剭实、薤、白蘘荷、菾菜、苏、水苏、假苏、香薷、薄荷、秦荻梨、 苦瓠、水斳、马芹子、蒪、落葵、蘩娄、鸡肠草、蕺、葫、蒜、堇、芸台、
胡麻(叶附)青襄、麻蒉(子附)饴糖、大豆黄卷(生寸豆附)、赤小豆、鼓、大麦、
穬麦、小麦、麦奴、青粱米、黄粱米、白梁米、栗米、丹黍米、蘗米、林米、陈廪米、
春杵头糖、酒、腐婢、剬豆(叶附)忝米、粳米、稻米(稻附)稷米、醋、酱、 荜豆右六百八十种皆今时见用药并可收採以备急要用也
2==药出州土第三
论曰,按本草所出郡县,皆是古名,今之学者卒寻而难晓,自圣唐开闢,四海无外,州县名目,事事惟新,所以须甄明即因土地名号后之学者容易即知,其出药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种,其余州土皆有不堪进御,故不繁录耳。
○关内道
雍州(柏子仁)、(茯苓)
华州(覆盆子拍白皮)、(杜衡茯苓)、(茵芋、茯神)、(木防巳天门冬)、
(黄椿署预)、(白小王不留行)、(款冬花白芷)、(牛滕白歛)、(细辛狼牙)、
、涍甲水蛭)、(丹参松花)、(鬼臼涍头)、(桑螵蛸五味子)、(松子菝魰)、
、(松萝桔梗)、(兔肝交参)、(远志沙参)、(泽泻续断)、(山茱萸石南)、
、(萆薢、石韦)、(白薇龟头)、(通草麦门冬)、(小草)
同州(寒水石麻黄根)、(班剫芜荑)、(麻黄蒲黄)、(剐虫麻黄)
岐州(鬼督邮及已)、(樗鸡藜芦)、(骨秦艽)、(峷髓甘草)
宁州(菴鬉子菴鬉花)、(芫耆荆子)、(萹蓄哸虫)、鄜州(芍药黄芩)、
(鬉茹、秦艽)、原州(狼牙柳皮)、(苁蓉白药黄耆)、
延州(芜荑)泾州(泽泻、秦艽)、(防风黄芩)、灵州(代赭、苁蓉)、 (野猪黄狟脂)
盐州(青)
○河南道
洛州(秦椒黄石脂)(黄鱼胆)、穀州(半夏桔梗)、郑州(秦椒)
陕州(栝楼柏子仁)、汝州(鹿角鹿茸)、许州(鹿茸)
州(茯芩细辛)、(茯神栝楼)、(桔梗白石英)、
(桑上寄生)豫州(吴茱鹿茸) 齐州(阿胶防风)、(荣药)、
莱州(牡蛎鬉茹海藻马刀七孔决明文蛤牛黄海蛤乌贼鱼)
衮州(防风云母)、(羊石紫石英)、
(仙灵脾桃花石)蜜州(海蛤牛黄)泗州(麋脂麋角)徐州(桑上寄生)、
淄州(防风)、沂州(紫石英)
○河东道 蒲州(龙骨石胆)、(紫参龙角)、(蒲黄龙齿)、(五味子)、绛州(防风)
隰州(当归大黄)、汾州(石龙芮石膏)、潞州(赤石脂不灰木人参白石脂)
泽州(人参防风)、(禹余粮白石英)勖州(白菟鬼督邮矾石礜石)、
(白龙骨甘草)、(柏子仁) 晋州(白垩紫参)、代州(柏子仁)、蔚州(松子)、慈州(白石脂)
○河北道
怀州(牛膝)、相州(知母磁石)、箕州(人参)、沧州(雚菌)
幽州(人参知母蛇胆)檀州(人参)、营州(野猪黄)平州(野猪黄)
○山南西道 梁州(小蘗苏子)、(芒消狟脂)、(石皂荚野猪黄)洋州(野猪黄狟脂)、
凤州(鹿茸)
始州(重台巴戟天)通州(药子)、渠州(卖子木) 商州(香零皮枫香木)、(厚朴秦椒)、(熊胆辛夷)、(龙胆柏山)、
(枫香脂獭肝)、(昌蒲熊)、(杜仲枳实)、(莽草芍药) 金州(獭肝獭肉)、(枳茹枳实)、(莽草枳刺)、(蜀漆柏山)
○山南东道
邓州(夜干蜈蚣)、(甘菊花栀子花)、(蚚蜴牡荆子)均州(萎蕤)、 荆州(橘皮)
襄州(石龙芮)、(蓝实、蜀水花、茗草、雷丸、陵甲、乌梅、牵牛子乾白、
头、橙叶、髐l花、蚚蜴、蜈蚣、孔公孽、败酱、贝母)
夔州(橘皮)、硖州(杜仲)、房州(野猪黄狟脂)、唐州(鹿茸) ○准南道 杨州(白芷、鹿脂、蛇床子、鹿角)寿州光州靳州黄州舒州(并出生石斛)申州
(白乃) ○江南东道
润州(躅、具母、卷柏、鬼臼、半夏)、越州(榧子、刘寄奴)
婺州睦州歙州建州(并出黄连)、泉州(乾薑)
○江南西道
宣州(半夏、黄连)、饶州(黄连)、吉州(陟釐)、江州(生石斛)
岳州(杉木、蝉蚣、楠木、涍甲)、潭州(生石斛)朗州(牛黄)
永州(石鸾)、郴州(钓樟根)辰州(丹砂)
○陇右道
秦州(防葵、芎藭、狼毒、鹿角、兽狼牙、鹿茸、蘼芜)、成州(防葵、狼牙)
兰州(苁蓉、鹿角胶)武州(石胆、雌黄、雄)廓州(大黄)宕州(峹本、 当归、独活)
○河西道
凉州()甘州()州()
伊州(伏翼葵子)、瓜州(甘草)、西州(蒲桃)、沙州(石膏) ○剑南道
益州(苎根、枇杷叶、黄环、郁金、姜黄、木兰、沙糖、蜀漆、百两金、薏苡、
山、乾姜、百部根、草)
眉州(巴豆)、绵州(天雄、乌头、附子、乌啄、紫葛、北皮、巴戟天)
资州(折伤木)嘉州(巴豆紫葛)、卬州(卖子木)泸州(蒟酱)
茂州(升麻、姜活、金牙、芒消、马齿矾、朴消、大黄、雄黄、矾石、马牙消) 嶲州(高良薑)松州当州(并出当归)、扶州(芎藭) 龙州(侧子、巴戟天、天雄、乌头、乌喙、附子)柘州(黄连) ○岭南道 广州(石斛、白藤花、、丁根、决明子、甘椒花)韶州(石斛、牡桂、锺乳)
贺州梧州象州(并出蚺蛇胆)、春州封州泷州(并出石斛)
恩州(蚺蛇胆)桂州(滑石蚺蛇胆)柳州(桂心、钓樟根)
融州(桂心)、潘州(蚺蛇胆)交州(桹、三百两银、龙眼、木蓝子)
峰州(豆穀)
马牙石一名长石一名太乳一名牛脑石出在齐州历城县论曰,既知无物非药及所出土地复採得时,须在贮积,以供时急,不得虚弃光阴,临事忽遽,失其机要,使风烛不救,实可悲哉博学者深可思之用为备耳。
用药处方第四 论曰,凡人在身感 无穷,而方药医疗有限,由此观之,设药方之篇,是以匦其大意,岂能得之万一,聊举所全以发后学,此篇凡有六十五章,总摄众病,善用心者所以触类长之,其救苦亦以博矣,临事处方,可得依之取诀也。 治风第一 当归、秦艽、乾薑、峹本、麻黄、葛根、前胡、知母、石韦、狗脊、萆薢、杜蘅、
白薇、白芷、厜耳、女萎、桔梗、大戟、乌头、乌喙、附子。侧子、天雄、踯躅、
茵芋、贯众、白及、蒴雚、淣茹、鬼箭、磁石、石膏、天门冬、萎蕤、白朮、昌蒲、 泽泻、署顶、菊花、细辛、独活、升麻、菴鬉、薏苡、巴戟天、松叶、松节、石南、
蜀椒、莽草、防风、王不留行、芎藭、黄耆、杜若、辛夷、牡荆子、五加皮、木兰、
枸杞、竹叶、厚朴、松实、秦皮、牡丹皮、防已、秦椒、女菀、泽兰、竹沥、山茱萸、
蒺藜子、鲁青、礜石、代赭 湿痺腰脊第二
白胶、阿胶、鹿茸、鹿角、鹿脂、鸡头、蔓荆、竹沥、肉苁蓉、防风、芎藭、
景夫、丹参、络石、千岁纍汁、王不留行、山樱木汁、蛇床、漏芦、茜根、飞廉、 礜石、桔梗、芫花、旋复花、附子、侧子、天雄、踯躅、茵芋、当归、秦艽、芍药、
乾薑、葛根、石龙芮、狗脊、、萆薢、菝魰、败酱、峹耳、白鲜、疏实、青蘘、
大豆卷、石南、蜀椒、蔓荆、皂荚、天门冬、白朮、萎蕤、乾地黄、昌蒲、泽泻、 菊花、署药、石斛、牛膝、细辛、柴胡、菴鬉、薏苡、车前子、柏子仁、蒴翟、桂心、 杜仲乾漆、五加皮、酸枣、枸杞、松子、桑上寄生、续断、天名精
挛急痑曳第三
秦艽、峹本、狗脊、萆薢、通草、石南、防风、芎藭、续断、天门冬、女萎、 乾地黄、石斛、牛膝、薏苡、菟丝、杜仲、乾漆、荆子、枸杞、大豆卷、天雄、附子、
野葛、蒴翟
身瘙痒第四 青琅玕、石灰、丹砂、雄黄、水银、硫黄、牙子、白及、铁落、枳实、蒺藜子、
莽草、柳花、蜀羊泉、水萍、防风、鬉茹、羊啼、荩草、败奖、藜卢、青葙、青蒿、 羖羊角、蝉蜕、秦艽、天鼠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