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梁先生承前启后的作用,功不可没。
在梁先生的思想体系里面,流传最广泛的是他关于人生三个阶段的总结。第一、逐求;第二厌离;第三是郑重。
当前鸡汤流行,明星、富豪纷纷皈依佛门,社会上各种禅修、心灵课程受到追捧,从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梁先生对人生三个阶段的正确性。
李连杰是众多皈依佛门的明星之一,他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彻底解脱苦难的方法。
笔者曾撰写了一篇文章“每一个孤立人生片段,长期看背后都有必然的因果”。如果用这一观点出发来看李连杰皈依佛门这件事,这背后必然的因其实早在他成名之初就种下了。
熟悉李连杰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成名作是《少林寺》,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和尚。李连杰自认前几世一定是和尚,因为他对佛的悟道比别人强,曾经多次他想退出演艺圈,但是在“高山上的世界杯”导演宗萨仁波切的劝导下,他打消这念头,因为宗萨仁波切告诉他:“你要利用你的身分,来帮助更多的人。”
从这些年见诸报道的有关李连杰的新闻,我们可以看到,他确实也如萨仁波切所言,不仅自己潜心修行,多次到色达五明佛学院闭关修行,他所创立的壹基金,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都能看到壹基金参与赈灾的影子。
网络上关于李连杰为什么学佛的文章有很多,除了他本人解释的累世的因缘之外,其他所有的内在动机,其实都跳不出梁先生所总结的人生三个阶段。
其实,不光是李连杰等明星,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一味逐求的生活感到厌离,只是绝大多数的人在厌离之后,没有找到新的寄托。
如果把目光倒回三十年前,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一顿饱饭,一件新衣服就会让人感到很幸福。后来,基本的衣食问题得以解决,人们的幸福的标准也随之改变,更大的房子,更豪华的车子,成了让人幸福的标准……
这三十多来,我们就是这样不断在欲望的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新的欲望得以满足,然后又产生新的更大的欲望的道路上,逐求不已。
我们都以为,只要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内心就自然会安定下来。但是,只要看到别人取得更大的成功,挣了更多的钱,我们原本安定的内心,就会不由自主的躁动起来。
在此时此刻,一个人的觉悟与迷茫,就完全体现出来了。觉悟的人从中看到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始终想从外界找到让内心安定和快乐的东西,每一次暂时拥有后的快乐,很快又被巨大的贪欲所吞噬。
于是很多人开始思考,难道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逐求下去,人心是否有真正得以满足的时刻。思考和观察的结果,令人沮丧。
这正如李连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他身边很多人有几十亿的身家,或者甚至于上百亿的身家,他们都在那里痛苦和着急,有的为几千块钱在着急,有的为几万、几十万、几十亿、几百亿在着急。
事实上,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拥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财富,但有一个真理都是亘古不变。如果我们一直都想通过对外在物质、名利的追去来维持自己内心的安定和快乐的话,那可以肯定直到你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你的内心都放不下执着和牵挂,你都不会认为你这一生你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