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
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教经论中最为简短精练
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经典
摩诃,大也,
教导人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般若,智慧,又超脱于一般智慧;
波罗,彼岸;密多,渡;
般若波罗蜜,是为引导人到达智慧的彼岸。
彼岸无苦,是一种大自在的境界。
心,是核心、精要,
《心经》属《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虽只260字,讲的却是《般若经》的核心要义
被誉为“经中之经”“咒中之王”
经,是真理
织布时,有经线,有纬线
纬线是来回穿梭的横线
经线便是贯穿的纵线
是贯穿古今恒不断绝的圣人言教
《心经》,讲的便是
大道至简的佛教经典精髓
以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
总述诸法皆空之理
“度一切苦厄”
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
也是出自该部经文
自入中国以来
《心经》有至少11种译本面世
流传最广的,是玄奘大师译本
文词简洁优美,朗朗上口
为众多文人雅士所钟爱
他们在抄写、持诵中
享受心灵的自在与安详
翻开中国书法史
抄写《心经》的风尚更是持续不绝
这些安静的墨迹
在作者的人格趣味外
自带清雅高绝
审美上,是一种熏陶
细细观来,更是
清心、静心、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