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品牌“壶关旱地西红柿”
张天佑
历经二十余年民间传承、改革发展,旱地西红柿春季直插终于在上党(长治)旱地开花结果。有机旱作又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出又一条新路。壶关旱地西红柿201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紫团西红柿”品牌,呌响华夏。
西红柿是一种草本植物,生、熟吃均可,是人们喜爱的果蔬。但是,在19世纪初,人们并不敢食用。1920年8月,一位名叫约翰逊的美国人,为证明西红柿不是毒果,在西泽州法院台阶上,当下吃了一个西红柿,证明无毒。未死,打消了顽固不化牛仔们的顾虑,开始品尝这种菜果,逐步变为人们喜爱的细花菜。
过去,长治市西红柿局限于市区有水浇条件的菜农去小面积种植,后发展为大棚栽培。1982年之前,西红柿旱地直插大面积种植,在长治未曾发现。
敢于创造
壶关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东水西调前,人畜吃水,作物生长全靠天然降水。但是,壶关人杰地灵,富有创造精神,不畏艰苦,敢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远古“壶林”不说,近代就有许多奇迹发生。
七十年代,晋庄秋耕壮垡三墒整地旱地谷子亩产超千斤,红遍全国尽人皆知;王五全创造的干石山阳坡油松育苗造林,绿化荒山秃岭,壶关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中国有万里长城、壶关则有“万里森林防火墙”;唯一在“干壶”底(河晈沟)的一点水,大峡谷也被打造成“太行山大峡谷”国家4A级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现在,创造的旱地西红柿,已成为该县一大产业。种植五万亩。年产值3.6亿元(3.5亿公斤)。店上镇邵亮村的规模种植,带领“闯关”西红柿的80后女汉子山西融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丽珍等先进个人不断涌现,成为现代农村新能人。
勇于实践
旱地西红柿成为产业,历经20余年。
1987年,在潞城县石梁县蹲点扶贫的市科委专家,偶然发现该乡西坡底村,麦收后种植西红柿经济效益好的典型,专门拜访了村支部书记桑明则。他说“回林州老家探亲,看到和听到麦庄复种西红柿收成好。西坡底无霜期长(180天)、天气暖和,都不能种?决定试试”。1982年小面积试种,效果很好。后相继5年,由点到片10亩、20亩,达到30-50亩,高产由千把斤到五、六千斤。除自家吃了,送亲戚,还有剩余,就到石梁,邻近平顺乡村卖,也不少收入。因正茬西红柿已收获,产量少,价格高,麦茬西红柿上市,深受长治市、潞城县区人的欢迎,并有五大好处和五条路验。
五条好处是:一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了种植面积,经济效益好。按当时价格,亩植二千株,亩产五、六千斤,亩增收1800-2000元;二是弥补了整茬西红柿下架,淡季,市场前景看好;三是技术简便易行,大面积定植行,小片地,庭院栽植也行 。四是适应性比较广,无霜期长的地方可以种植,无霜期短 而专种也可以试试。五可贵之处在于没水源的乡村可种。解决了老百姓没有细化菜之苦。
在复播西红柿上:首先,要选用抗旱优良品种,精细整地把好育苗关。采用畦圃育苗(现在可采用大棚育苗或购买种苗法),当苗长出3、4片针叶时,实施丰苗移植,苗期接受干旱考验,缩短移入大田后的后苗期。苗床下种应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其次,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而后以行距2尺,株距1.5尺刨穴,施高质量农家肥(80-120担/亩)和磷肥(100-150斤),亩留苗2000株,在6月下旬前完成移苗定植;其三,苗高30公分时蔓每株苗2-3个果枝,打掉顶芽和其他腋芽,集中攻单株夺高产,亩施追肥圈粪50担;第四,及时防止病虫害。主要是晚疫病和棉铃虫等;第五,及时收获,即自然熟时收,收后还不误种麦。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种植结构发生变化。春季直接移植西红柿让农民接受不易。西坡底村经历了五年,壶关经历近十年。
1992年前五年,长治地区持续干旱,当年春季干旱,小麦减产已成定局。为弥补旱灾造成的损失,潞城县政府接受市科委专家建议,决定在全县推广石梁乡西坡底村旱地麦茬复播西红柿的经验。1992年5月20日,由分管农业冯全锦副县长挂帅,县科委、县蔬菜办承办,全县各乡镇一名主要领导和三个壶关大队支书或主任参加,在石梁乡召开了“潞城县旱地麦茬西红柿技术开发现场会”,明确了旱地西红柿增产机理,学会了主要栽培技术,冯副县长就加强领导,专人负责,分片包干,做好产前产后社会化服务作了具体部署,当年收到了良好的效益。潞城县的行动,不仅使潞城得到实惠,也影响到邻近县乡村。通过媒体宣传和周边乡间走亲访友,互相学习,小田试验,大田推广,从潞城石梁乡传入平顺县苗庄、北社和壶关县新村,屋脊头、东关壁等,沿长治平顺壶关距长治市较近的沿路村庄。历经院落栽种到自留地栽培直到在承包土地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越来越大,收获颇丰。西红柿收获季节,长治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听到“壶关旱地西红柿”的叫卖声。由于旱地西红柿个大、肉质好、色泽鲜艳,老味道,成了人们的抢手货,产量增加,单靠自行车满足不了需要。2005年之后,拖拉机、130也加入了销售队伍。特别是种植大户,如屋脊头村种植大户增收之后,盖新房娶新娘,进一步激发了种植旱地西红柿的积极性,呈星火燎原之势。
再创辉煌。
2015年以来,县领导因势利导,加大了旱地西红柿的推广力度。首先,把该项目列为惠民政策和扶贫重关;第二在有机旱作技术上认真推广晋庄秋耕壮垡,适时育苗种植,栽培管理等技术;第三,在2016年取得“壶关县旱地西红柿”“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后,2017年5月10日,召集种植大户和质检,工商等部门对无公害种植项目部署落实。打造品牌无残留菌绿色食品“壶关旱地西红柿”同年8月25日,由副县长长李立堂主持,全县旱作农业技术培训会,150余人现场观摩东关壁山西融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西红柿深加工、晋庄谷子示范田,绍亮规模种植及龙泉镇小山南防雪防虫网等。2018年,东关壁山西融科公司(3+1)三文模式被列为市县示范区;同年8月县旱地西红柿联合会成立县交易中心在绍亮村挂牌营业。目前,全县五万亩旱地西红柿生长良好,市场销售活跃、上了京津沪百姓餐桌日售10万公斤,基本走入了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潞城市、平顺县邻县不甘落后积极推进种植也有很大的发展。潞城市神泉村,加大投资修路,建场(停车),900亩西红柿迎接四面八方客商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