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出名要趁早啊!”,马云:“别听她瞎扯!”

张爱玲:“出名要趁早啊!”,马云:“别听她瞎扯!”

G.P.A 内地男星 2018-05-01 11:00:53 542


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领域,都会有一些少年得志的人,也都有一些历经岁月洗练后,才崭露头角的人。但一个生命最终能够抵达怎样的人生高度,与或早或晚地迎来功与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今天就来跟大家扒一扒那些起飞早的人和起飞晚的人,看看他们有何不同。


相信你读完这些故事,一定会有收获。

01


1943年初春,张爱玲来到上海愚园路一处公寓。她将两篇作品拿给作家周瘦鹃,希望得到推荐。周瘦鹃看罢,赞不绝口,立马答应刊发《沉香屑·第一炉香》。


在此之前,张爱玲寂寂无名,不过给《泰晤士报》写些影评。小说一经发表,迅速收到大量好评。


去张家吃茶时,周瘦鹃对张爱玲说:“《第二炉香》我打算分期刊发,一次发完舍不得。”张爱玲不干,周瘦鹃还是发了。这炉香,在上海连烧三月。烧得张爱玲声名鹊起。随后,张爱玲写下《倾城之恋》和《金锁记》。前者话剧,在上海连演80场,盛况空前。后者被傅雷评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张爱玲由此名盛一时,小说集《传奇》四天售罄,引得整个文坛都眼红。对此,张爱玲显然非常得意,于是在《传奇》再版序言中,她发自肺腑地写下了那个著名的、影响深远的句子:“出名要趁早呀!”


这一年,她才24岁。


<青年张爱玲和晚年张爱玲>


1995年,张爱玲孤凄离世。如果再多活几年,她就会看到自己这句话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


1998年,见中国作家反思应试作文的枯燥、教条,加上《萌芽》销量下滑,主编赵长天一拍脑袋:“不如我们来组织一个作文大赛?”随后,清华、北大、复旦等各大院校纷纷入伙。“新概念作文大赛”应时而生。


大赛揭幕时,韩寒同学正被疥疮所困。为了纪念这场人祸,他特意写下一篇《求医》。不料被他父亲看见,然说:“这篇写得有趣,拿去参赛把。”稿子寄出后,韩寒不是特别的自信,转身把这事儿给忘了。直到《萌芽》编辑打电话问他为何没去参加复赛,韩寒一脸懵逼:“我根本就没有收到通知啊!”


好在《萌芽》爱惜人才,特许韩寒补考。韩寒走进考场后,主考官李其纲将一块牛皮纸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令其以此作题。16岁的韩寒大笔一挥,写下《杯中窥人》,技惊四座。一时传为文坛佳话。


看到16岁的郁秀写出《花季雨季》博得大名,韩寒也跃跃欲试。一年后《三重门》出版,17岁的韩寒,终于名动天下,引一时之风。坊间传闻版税高达百万。


<韩寒(左一)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会上领奖>


就在与《萌芽》一墙之隔的地方,是《上海文学》的编辑部。其中有一个编辑叫金宇澄,80年代发了两篇小说后,便到《上海文学》任职。几十年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知看到韩寒这样的生瓜蛋子从《萌芽》成名时,金宇澄心里有没有哪怕一丝的颤动。


自打做了文学编辑,近30年,金宇澄再没写过小说。直到在网上看见有人讲上海旧闻,他才试着以沪语写上海故事。结果一不小心,就写出奇书《繁花》,震动中国文坛,并毫无意外摘下茅盾文学奖。


这时的金宇澄,已经60岁高龄。


比起韩寒的年少成名,金宇澄可谓熬尽了漫漫冬夜。而更有甚者,连冬夜都没熬过。


1997年4月26日,八宝山一号厅外,300人前来吊唁一位无名作家。300人里,有历史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唯独没有写小说的。


就在这位作家死去数月后,他的《时代三部曲》出版,近百家媒体开始大肆报道,追忆这位自由骑士,对他的死表示无限惋惜。人们突然发现,主流之外,竟还有这样一位高手。他是一位如此富有智趣的思想家、启蒙者。以至于日后自称其门下走狗者,不计其数。


这位作家,就是王小波。一个40岁才决定做自由撰稿人、结果死在46岁的丑男人。


第一次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时,冯唐正在上厕所。当时他还不算作家,读完之后,瞬间沦陷。冯唐当时不会想到,多年后,为了教育一下韩寒的粉丝,自己会在《大线》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金线”,并特意将王小波的文字附在文末,以做高标。他试图告诉孩子们:这样的作品,才叫好文学。


可见有些事,不单以起点论成败,还要看结果。


有的人看似起点晚,结出的果子,更扎实。

02


提出“金线论”不久,冯唐就遭到了韩寒粉丝的围攻。还被嘲讽地安上一个绰号,冯金线。


一向潇洒的他心下郁闷,便找来高晓松给自己解闷。在冯唐的四合院里,常被人喷的高晓松心里美滋滋地想:“没想到啊,你长得浓眉大眼,也会招人厌。”


说起招人厌,高晓松可谓鼻祖级人物,招人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张爱玲去世那年。之前,一哥们儿要把他写的歌卖给唱片公司。歌辗转到黄小茂手上。黄小茂很是喜欢。见面时,高晓松开一辆林肯。一见高晓松的车,黄小茂都傻了:“你开这车,我该给你多少稿酬啊?”高晓松嘿嘿一笑说:“不要钱,我只要老狼唱。”


1994年,一次大学生文艺汇演上,凭借《同桌的你》,老狼一唱成名。第二年,高晓松写给老狼的专辑《恋恋风尘》,在短短20天里一口气卖了23万张。



年仅26岁,高晓松就在万人体育馆开了音乐会。


下台后,那英对他说:“晓松,你这么年轻就开音乐会,你应该感谢老天爷。”高晓松心说,我凭什么感谢老天爷啊,这不是哥们儿我自己牛X吗?


从此,日渐膨胀的高晓松,就走上了不受人民待见的不归路。李静去采访他,他说自己写歌就为了泡妞。龙丹妮和汪涵给他录像时,他穿着个睡衣躺在沙发上。后来他自己都说:“回想那时的样子,我都想找一地缝钻进去,那时我眼睛根本不看人,特招人烦。”


<年少时的高晓松&老狼>


当年高晓松瞧不上的人很多,其中有个叫卢庚戌的。此人以状元身份考入清华,从此沉迷音乐,不能自拔,每天不是读诗就是看《围城》《活着》。毕业后不去上班,在清华旁边租个房子,苦练琴技、歌喉。直到27岁,卢庚戌还去找声乐老师。


老师一听他嗓子就说:“死了这条心吧,你根本当不了歌手。”卢庚戌问老师:“那我写的歌怎么样?”老师说:“还行,你可以去当制作人。”可卢庚戌坚决要当歌手,老师也拿他没辙。临走前,老师说:“你这倔脾气,估计考上清华也是有原因的。”


就冲这句话,卢庚戌决定撑下去。


回去后,他四处求教,并研究出一种“蛙声唱法”。每当他一开嗓,全村的狗都跟着汪汪乱叫。高晓松每回一见他,都要体无完肤地打击一通。1998年后,摇头晃脑的高晓松才思枯竭,校园民谣渐次没落。大家都觉得校园民谣快没戏了。在满布黑烟的屋子里,卢庚戌依然坚持理想,反反复复修改着一首首歌词。


其中一首为失恋而写,名字叫《收藏青春》。跨过千禧年,卢庚戌争取到一个发片机会。他觉得自己声音不够柔情,于是找到正在广电总局上班的李健,两人组了个乐队,取名水木年华。一天夜里,卢庚戌忽然梦见当年女友,醒来泪流满面,于是在《收藏青春》里加了两句词:“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


发片前,他把歌名,改为《一生有你》。



2001年,31岁的卢庚戌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这一年,高晓松26岁得到的光环已慢慢黯淡下去。《同桌的你》成为遥远的记忆。水木年华横空出世,在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颁奖典礼上,凭《一生有你》打败了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摘得最佳新人奖。


可就在第二年,水木年华风头正健之时,在一次演出的航班上,李健却突然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对卢庚戌说:“我想退出水木年华,做我喜欢的音乐。水木年华的歌我不会再唱,也不会靠再这四个字赚钱。”


为此,卢庚戌失眠了整整一个月。


<年少时的卢庚戌&李健>


李健离队后的几年,凭借《在他乡》《借我一生》,水木年华火得一塌糊涂,创造了校园民谣时代最后的绝响。卢庚戌站在台上,接受粉丝疯狂的呼喊,无限风光。而此时的李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好音乐。在租来的院子里,大冬天为了生一个炉子,冻得瑟瑟发抖。他白天练琴、看书,夜间熬夜写歌。


当时,有个贼想进他屋偷东西,等了一天、两天、三天……实在等不下去了。待小偷灰溜溜地走后,邻居才告诉他:“小伙子,你熬走了一个小偷。”


8年间,没人知道李健是谁。专辑《似水流年》销量持续走低。朋友说:“你写的那些歌那么难唱,红不了的。彩铃那么火,你为啥不写点迎合市场的?以你的才华,写点小情小爱的歌,很容易就红了。”


李健依然故我,他只想做自己。


2010年春晚,王菲唱罢李健早年写的《传奇》,歌曲红遍大江南北。不知坐在电视机前的李健,会不会想起卢庚戌当年在清华北门外租的那间房子。


那时,身在西安的女友来北京游玩,他会把卢庚戌撵出去。那时,他经常跟附近的艺术家瞎聊,望着门外的麦田发呆。那时,他一定想不到,多年以后回望这段时光,自己会写下一首《风吹麦浪》,并凭此曲与孙俪一同登上春晚,一唱成名天下知。



木年华走红11年后,39岁的李健登上春晚。


某些人出头出得晚,是因为他在走自己的路。

03


火了之后,李健说:“人生许多努力,都不会立竿见影,但时间一定会给你证明。


这话听起来很顺耳,但一细琢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至少对歌手黄渤而言,对的就只有前半句。


为了当歌手,黄渤早早放弃了学业,全国各地走穴。凭着一口年少心气,黄渤总觉得自己能成事儿。听说北京歌厅热闹,快马加鞭北上,直奔和平House。


在那里,黄渤认识了满文军、周迅、沙宝亮、黄觉和零点。不少人和黄渤一样,野心勃勃,渴望一战成名。黄渤在北京租了个地下室,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唱歌。没多久,他就发现势头不对,毛宁、杨钰莹红了,然后是满江、零点,再下来满文军,多年后,沙宝亮也凭《暗香》走红……唯独落下了自己。


<黄渤成名之前>


黄渤也录过小样,跑到唱片公司毛遂自荐,人家对他挺客气的,让他回去等信儿。一出门,就看见一仓库,里面是全国各地歌手送来的样带,像垃圾一样堆在里面。据说有一天,周迅正在歌厅里唱歌,20多人呼呼啦啦进来,像黑社会坐在台下,搞得现场气氛很是紧张。待周迅一曲唱罢,这20来人就把她带走了。


后来有人告诉黄渤:“你知道吗?那天来的人里面,有导演陈凯歌。”没多久,周迅就离开歌厅,走进《风月》剧组,并在大银幕上,当着张国荣的面留下惊鸿一瞥。而那时的黄渤,每天不是写歌就是发呆。


从这时起,两人开始奔向不同的人生。


22岁那年,黄渤歌手梦碎,回青岛开起了机械厂。两年后,与他同岁的周迅,凭借《苏州河》获得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的影后。而同样24岁的黄渤,正跟他的韩国朋友搭伙,每天与大老板们觥筹交错、胡吃海塞。


<《风月》里的周迅>


2000年,《大明宫词》红了,周迅成为金鹰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并与徐静蕾、章子怡、赵薇并称“四小花旦”。年仅26岁,便迎来了演艺事业第一个巅峰。


同样是2000年,26岁的黄渤关了厂,跑去西安唱歌,突然收到高虎电话:“哥们儿,这儿有个戏,你来一趟吧。”黄渤也没当回事,寄了张演出海报过去。就这样,他再次来到北京,花了12天,出演了那部改变自己一生的电影,《上车,走吧》。因为这部电影,黄渤才放弃唱歌,连续三年,报考电影学院。


这时,两人的人生又朝同一个方向迈进。


2000年,还有一张叫《爱之战》的专辑发行。专辑是1996年录的,拖了整整4年,发出来没荡开半点水花。10首爱情歌曲,全是吴秀波自己写的。写这些歌的时候,他肯定没想到自己会混得这么惨。


周迅还没北上时,在和平House里,吴秀波是绝对的腕儿。等周迅火了,吴秀波却走在人生低谷。本来他天资不错,谷建芬都要收他做徒弟。结果他爱玩儿,心想着,我一个月,一个歌厅挣5000块,三个就是15000。换做今天,相当于一个月15万了。吴秀波心说,我挣这么多钱,我还愁什么呢?


可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转眼间,歌厅里起来一帮新秀,有一年,吴秀波跑去广州唱歌时,人家对他说:“走吧,别唱了,你太老了。


<吴秀波的《爱之战》>


因为吊儿郎当,吴秀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业3年,没有任何收入,有一年,居然只靠写歌词赚了8000块。一个不小心,就混到了40岁,还一事无成。


40岁,晚吗?好像也不是很晚。结婚、生子后,吴秀波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觉得不能再晃悠了。为了演戏,他每天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10公里长跑、3000米游泳,一个月瘦了32斤。


在《非常道》里串反一号,在预算超支60万,没有后8集剧本的情况下,他找了两个打字员倒班,一周没有睡觉,口述补齐剧本,人送外号“吴疯子”。


那是吴秀波斗志最强的时候。凭借《黎明之前》爆红之后,吴秀波曾在随笔中写道:“我从未如此坚定执着永无退缩,不停在战胜他人和自己在这一条路上奔跑厮杀。内心之坚决,力量之强大,导致于我的速度是周边人无法企及的速度,所有跟我一路行走和奔跑的人,最终我都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这是2010年,吴秀波已经42岁。黄渤拿到了金马奖影帝,周迅被美国CNN评选为“亚洲最伟大的25位演员”之一。而他自己,迎来了第一个演艺巅峰。


三人的命运,最终还是奇妙地交汇了。


只是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抵达终点。

04


记得爆红之后,吴秀波去拍杂志,摄影师说:“像你这样眼神清澈的40岁男人真少。放眼望去,中国男人到了40岁以上,眼睛里早就布满了由精明、圆滑、焦虑、疲惫,戒备等组成的实用主义。”


照这个说法,柳传志创业时的眼神,一定很清澈。


1984年,柳传志还在中国科技计算机所上班。当时,中关村街上哗一下起来一片公司,计算所有人出去给人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40元。而计算所里一个月的奖金,撑死也就30多块。真要当个体制干部,柳传志也有机会。但到底是做事重要?还是做关系重要?


一通分析后,柳传志选择了开公司。


1984年,任正非正在四川搞国防建设,由于当地教育落后,军官子女无非就考个大专。有一天,女儿跟他说:“爸爸,将来我要考不起大学,你要为我的前程负责。”就这样,任正非离开了部队。


这一年,两人都已经40岁。


30年后,华为销售额近4000亿,净利润369亿元人民币。联想一个月的营收顶得上某县城一年的GDP。不过当时两位大佬肯定没想到,10年后,世上会有一种叫互联网的东西席卷全球,迅速催生一群富豪。


这群人创业时,竟还不到30岁。


<柳传志创业的传达室>


1994年,26岁的杨致远来到斯坦福大学当助教。他和伙伴费罗把大半时间花在网上。为了方便整理数据,又把书签整合成一个网站。第二年一天夜里,杨致远决定为网站起名,最好带着自己的姓“Ya”。


想到了一个词后,他一翻词典,发现它出自《格利佛游记》,指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具有人的种种恶习。词虽不雅,但在强调平权的网上不是正合适吗?随后,杨致远在词后加了个感叹号。


“Yahoo!”就此诞生。


第二年,雅虎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举创下8.5亿美元的市值。这时的杨致远,刚刚28岁。


同样是1994年,在雅虎创立之初。远在中国,一个名叫丁磊的小子,通过中科院高能所一个同学的账号,第一次进入互联网,兴奋不已地浏览了人生中第一个网站Yahoo!。在看到互联网的神奇后,他回到宁波电信局,建议领导展开信息服务。


然而项目一拖再拖,终于丁磊失去了耐心,一怒之下离职。历经三次跳槽后,靠着熬夜写程序攒下来的一大笔钱,丁磊来到广州,创立网易。


这一年,他刚刚26岁。


6年后,年仅32岁的丁磊,问鼎中国首富。


同样是1994年,马云都已经30岁了。他的海博翻译社还没盈利。当时房租一个月700,公司才挣400。为了给员工发工资,马云只好扛着麻袋去卖塑料花。


第二年,他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正式辞职,跑去北京推广商业网站“中国黄页”,每到一处,都被当骗子赶走。离开北京时,马云恶狠狠地发誓:“北京,我一定会回来的!等我回来,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


<纪录片《书生马云》>


岂料世事变幻,20年后,阿里巴巴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50岁的马云一跃成为中国首富。谁能想到,早早走上人生巅峰的杨致远,这一年却来到绝望边缘。


想当初,扎克伯格曾以10亿美金出售Facebook给雅虎,杨致远却毫不在意,微软想拿500亿美金收购雅虎,杨致远挥手拒绝。当时间来到2016年,电信公司Verizon却仅以30亿美金,就收购了雅虎核心资产。


28岁时拥有的荣光,转眼就飘散如烟。


曾在山下仰望你的人,转眼就上了山顶。

05


从1944年24岁的张爱玲说出“出名要趁早”,到2014年50岁的马云登顶中国首富。时光匆匆而过,一晃就是70年。这70年间,在时间的河流上,注定有人要激起浪花,不过有的人早一点,20出头就名满天下,有的人晚一点,40岁之后,才崭露头角。


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功名来得早,固然可喜。但你要是站得更远一点来看,或许能得到更多领悟:


韩寒16岁博得文名,但倾其一生,文字也未必会比60岁才开始写作的金宇澄更有力;李健比卢庚戌晚红10年,但目睹水木年华受到的追捧,并不艳羡,因为他一直在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周迅无限风光时,吴秀波正在低谷,但并不代表他的人生就此停滞不前;杨致远28岁就站上了无数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巅峰,但这样的巅峰,说不定在漫漫时间长河里,过眼就成了云烟。


<曾经的雅虎和杨致远,如今安在哉?>


漫漫人生路,看的应该是线,而不是点。当你用这个视角去看,就会发现:


一个人在时间长河里一瞬间的闪耀,代表不了什么。拿别人闪耀的时间点刺激自己,就多少有些傻气。你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人上台闪耀前,为了搭好舞台,流下过多少不为人知的泪与汗。


比如张爱玲7岁就开始写小说,韩寒成名前读了多少杂书,黄渤为了唱歌跑过多少个城市,李健曾经苦熬多少个寒冷孤独的夜晚……想当初,杨致远请马云出任雅虎中国总经理,刚刚起步的新浪也以重金利诱,马云要想早点出头,百万年薪早不是梦,他却毅然选择创业,坚持走一条最苦逼的遭受白眼最多的路……


因为那条路,才是他自己的。


每个生命的轨迹,都是各有其命的。不是看到别人20岁成名,自己20出头就该一鸣惊人,也不是看到别人50岁还有机会,就以为50岁之前可以得过且过。别的生命轨迹是怎样的,你永远不可复制。不要看旁人风光或坠落,低头走好脚下的路,始终优于昨天的自己,不慌张,不懈怠,整理好你的步调,永远向着你心中的春天,唯有如此,才可能迎来春天。


毕竟,一只鸟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看其他鸟是怎么飞的,它只是为了做好它认为最该做事情。


公众后台回复“

查看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南方周末》、《香港大公报》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转载授权请联系出处。作者书单君。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