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 ,了解更多音乐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人流行音乐有一个“黄金期”;那时好歌层出不穷,“百花齐放”,无论是港台,还是大陆。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门派。由于在这个门派里,好像是突然出现了许多高手和佳作,于是在江湖上“声名鹊起”,影响力达到两岸三地,并逐渐发展充实,成为华语乐坛大陆流行音乐的一个代表。
以至于进入新世纪后,“摇滚”虽然风光不再,可还是能时不时的组建一场票房很高的“怀旧演唱会”,并经常在各种场合,被拿出来说事,纪念,怀念一番。
因为港台地区确实出不来这样的东西,所以港台音乐人对内地流行音乐也是刮目相看,并发自内心的肯定和推崇。
曾经不止一位港台大咖音乐人说过,你们内地流行乐有摇滚乐啊,北京的摇滚乐很厉害,等等。
以至于后来港台歌手来北京开演唱会,往往都会入乡随俗般的唱几首摇滚歌曲,以飨观众。
都知道,这个门派的“开山祖师”崔健,是在86年北京百名歌星演唱会上,一吼成名的。许多人还给崔健的《一无所有》附加上很多意义。
可我觉得,这背后,其实就是扎实的音乐和优秀的作品,决定了一切。
虽然现在的崔大爷,已经成为一个被众人供奉起来的“图腾”;但无可否认的是,直到现在,在这个流派里面,也确实还没有人达到他的高度。
虽然这个门派多年来“风起云涌”,不时有媒体口中,所谓新的“接班人”出现。
当年的崔健,作为交响乐团第三小号手,演出时只能在到他的部分时吹两下,想来也是蛮郁闷和无聊的,何况他还是一个有着旺盛创作力的人。
崔健其实是一个流行乐天才,他懂得根据自身特点,来建设和组织音乐。
他的音乐不仅吸收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还结合了本土乐坛当年红极一时的“西北风”音乐特质。
同时作为北京音乐人,他的作品里自带北京文化基因,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到一块,就出现一种足够好的“新东西”。
他本人也迅速成为“偶像”,并开宗立派,经过时间检验,成为大陆一种音乐流派的代表。
于是,港台资本“嗅到了商机”,纷纷来北京“淘金”。
来自香港的大地,推出了艾敬,景岗山,校园民谣;培养了三宝,王迪等音乐制作人。
来自香港的红星,推出了郑钧,田震,许巍;培养了张卫宁,张亚东,小柯等音乐制作人。
来自台湾的滚石,则是推出了“魔岩三杰”和唐朝;并在94香港红磡演唱会上,让这一流派,震惊港台,达到巅峰。
就这样,当年两岸三地热爱摇滚乐的年轻人们,整合了三地资源,合力创造了一个华语乐坛的“摇滚神话”。
长按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音乐故事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快乐行星,乐动你心!专注流行音乐,关注音乐和娱乐资讯,讲述不同音乐人的故事,和那些经典与时尚交织的,流行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