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歌手,本国主流媒体对他刻薄得很,电视剧尤爱拿他调侃,年轻人用他的名字指代“傻瓜”,但他依然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歌手——詹姆斯·布朗特(James Blunt)。
你得穿过“创作保守(没有灵魂?)”、“声音娘炮(可是上过科索沃前线的英军上尉)”、“ 唱苦情歌却夜夜笙歌(所以在悲伤什么)”、“生活优渥的腻歪贵族(容易让人联想到虚伪?)”的重重偏见,才能听见这位忧伤的“上尉诗人”。
詹姆斯·布朗特是英国人,还是来自上流社会的英国人。一个皇家骑士队上尉,认识的最大人物是英国女王,毕业于哈罗公学和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学系,喜欢抱把吉他唱沉郁优美的情歌。这样一个人,最好就把音乐保持在兴趣的范畴,白天干一份体面的工作,晚上去酒吧小唱一场,会比较受人尊敬。
但詹姆斯·布朗特13岁就想当一位流行歌手,一切开始之前他就和大众想象中苦哈哈穷兮兮的“英国唱作歌手”有很大不同。
2004年,布朗特的一首《You’re Beautiful》(《Back To Bedlam》,2004)爆红全球,在大街小巷播放到人耳朵起茧。这首歌把詹姆斯·布朗特推上当红歌星的位置(1100万张的专辑销量),也为他日后的“惹人讨厌”埋下伏笔。
他的二专《All The Lost Souls》和第一张专辑气质相似,口碑亦佳。他早期的很多好歌都写于军旅时期。布朗特热爱军队时光,因为“那里人人平等宽容,做的事务实又重要”。科索沃没有给他留下什么伤痕和阴影,他也不屑于编造伤感的故事博得大众好感。
布朗特的第三张专辑《Moon Landing》尽管口碑不佳,但仍然火速爬上英国专辑排行榜第二位,此时英国人民对他的“厌恶”已差不多和专辑销量成正比。
“像香草一样普通,同时香草又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味道。”这是来自英国本土唱片业资深人士对詹姆斯·布朗特的评价。
他写的歌总是以优美的旋律为驱动,失落的爱情,不被理解的人,孤独都市里的火花,相似的值得他反复吟唱。
前四张专辑可以把顺序打乱随便听也不会有混乱感,因为听起来都差不多,都由一个人的小回忆和小情绪交织而成,用的是流行民谣典型的曲式。最新一张《The Afterlove》因为艾德·希兰(Ed Sheeran)的参与褪去不少独立感,流行轻快“咚咚呲呲”地挺热闹,但评价创了新低。
布朗特其实适合做个Indie歌手,这样大众会比较宽容,理解一个人为什么唱歌忧伤有诗人气质,又同时爱夜店、跳舞音乐和物质享受,因为人本来就很复杂。
问题是,当三张专辑奠定当红位置之后,詹姆斯·布朗特再也没有办法把私生活和音乐分开,他变成了一个“明星”,大众对明星的要求可就要苛刻得多。
走红之后,布朗特还是那个布朗特。据他的巡演伙伴Peter Hardy的说法,“他仍然平易近人,英式幽默不变,也没有虚荣浮夸爱现。”英国媒体最爱骂他损他调侃他揶揄他,然而认真做过他专访的记者,又都认可他“是一个诚恳、有趣的好人”。
英国社会对詹姆斯·布朗特没有来由的“恨意”和他与之相反的唱片/现场受欢迎程度一直是流行音乐界的一个有趣现象。
一个音乐人,在英国的舞台上无论如何为所欲为都可以被接受。展示反社会人格、厌世、谋杀动物、拉屎放屁?那是个性和魅力,叛逆与不羁,通灵和赤裸裸的灵魂展示。那为什么衣冠楚楚、礼貌幽默的詹姆斯·布朗特仅仅拿一把吉他站在舞台上,就会变成“最不受欢迎的流行歌手”?
媒体用他作靶,一可以表明自己犀利,不捧成功的上流社会公子哥大腿,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普通人的生活”;二说明自己品味好,求稳的流行民谣再受欢迎,艺术上的平庸也必须口诛笔伐。
对此社会学专业的布朗特这样解释:“时髦咯,大家人云亦云地‘恨’我,无非是因为这样做能显得自己很时髦懂经。这不是‘恨’,是一种很便利的贴标签方式,他们对我根本没那么强烈的感情。仇恨信?根本一封也没有收到过。”
前几年他还愿意认真解释自己的看法,后来发现多说也无益,不如置之不理,有机会就拿自己调侃一下娱人娱己。
这样看待詹姆斯·布朗特比较公平。他肯定是有音乐才华的,现场也一贯发挥稳定有魅力。
《独立报》的记者问他喜欢的音乐类型和歌曲,他是空白的。记者写道:“这个人的脑子里没有一首歌萦绕。音乐并不真正令他激动。他更在意的是与和他有着同样生活体验的人分享所感。他本质上是一个作家,把他的所想变成音乐。”
至少布朗特挺诚实的,不讳言“我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找乐子”。把自己的忧伤、寻找、不确定打包出售给大众,然后利索斩断惆怅去夜店跳舞,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总比假装忧伤,强行弥合音乐/真实人格要好。
四月初,詹姆斯·布朗特的北上广三城巡演将启动,4月4日将来到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国人对“英国上流社会”是没有芥蒂的,不妨听“上尉诗人”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