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学丛刊,订阅最好看的文学丛刊!
《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
●●●
有天逛书店,偶然看到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知道这是名著,于是买回家看看。那天我看得很激动。
书中根据真人真事,讲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位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老渔民,决心独自一人出远海捕大鱼。终于他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鱼实在太大,一时半会无法制服。钓索太紧了会被鱼拉断,太松了又无法让鱼疲于奔命,于是他与鱼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
他用他的背部和左右手,轮换着拉住钓索,太紧了就放出去一些,松了就拉紧钓索,饿了、渴了,就吃生鱼、喝少量的水。他的背部和左右手都被钓索勒破了,他用海水清洗后,还是继续拉着;左手抽筋了,就用右手。就这样,他与大鱼搏斗了三天,大鱼才终于筋疲力尽浮上水面,被他杀死。
但鱼有18英尺,比他的小船还长,他只好将鱼绑在船的一边。可回航时,大鱼的血腥味,一再引来鲨鱼的袭击。于是,他用尽一切手段来反击。他用鱼叉叉,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掉了;他用舵把来打。
最终他的顽强意志却并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可老人最后说:“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
这是一首颇具象征意义的英雄主义的赞歌。我看的时候并没有流泪,当坐下来静思的时候,我流泪了。人生为了一些目标顽强奋斗,克服了一重困难,会有新的困难等待着你,无论怎样努力,最终还是悲剧。
人生是一种痛苦,但这种痛苦是我们的选择。白痴是不会感到痛苦的,但你愿意像他们一样吗? 作为人,就必须有欲望,必须有为达成欲望的努力,不论要历经多少困难,我们也必须要想尽办法去战胜它。
记得崔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活得很痛苦,但这种痛苦是要向上走的痛苦。”
其实《老人与海》中的那位老人也知道自己犯了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常说的“我出海太远了”。因为出远海,才能钓大鱼,因为鱼过分大,才被它拖上三天,杀死后无法放在小船中,只能把它绑在一边,于是在长途归程中被鲨鱼嗅到了血腥味,向死鱼袭击,把鱼肉都咬掉,只剩下一副骨骼。这就是古典悲剧主人公所必然落得的结局。但老人的英勇正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为这“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
的确,作为人,我们有一些“生来该干的行当”,这就是要在生活中彰显我们生命的意志,表现我们的生命力。人活着不能仅是活着,要赋予生命一些意义,要有“出远海”的目标。也许目标最终并不能实现,也许我们会因此而历经磨难,但这正是生命所必须赋予的意义,是生命的本能。
真实的生命不过是一种信仰,不过是一种需要展现的力量。
欢迎收看文学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