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成立大会暨中风病防治医药创新论坛今日在京隆重召开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成立大会暨中风病防治医药创新论坛今日在京隆重召开

医师周刊 内地女星 2018-01-19 19:55:34 384

20181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成立大会暨中风病防治医药创新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会长孙塑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刘平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庄乾竹主任等专家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


嘉宾致辞

孙塑伦教授介绍共同体成立背景与总体思路

孙塑伦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今天正式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简称“共同体”),共同体将更好地发挥在防治中风病中的协同作用,实现产学研职能互补,多学科协同参与。该共同体是按照自愿、开放、平等、协作、创新的基本原则来组建,我作为共同体第一届主席成员,首先要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工作的支持,未来如何建设共同体,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一是要构建共同体协作的网络;二是要提升技术水平;三要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四要建立适用技术推广平台;五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期望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构建好共同体!


庄乾竹主任宣布共同体主要成员名单

共同体成立大会揭牌仪式


颁发证书与专家合影


中华中医药学会刘平副秘书长致辞

首先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对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成立和中风病防治医药创新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与发起筹备共同体的以及内科分会孙塑伦教授为主要发起专家的一个团队和做出了很多辛勤努力的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希望通过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把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个协同创新共同体能够开展好,组织建设好,取得切实实实在在成效,归根到底还是为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提高、维护人民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专题报告

谢雁鸣:中医药大数据与真实世界



中国中医科学院谢雁鸣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大数据具有体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价值密度(Value)、速度(Velocity)的4V特征,体现全体性、混杂性和相关性的特点。随着科研模式的转变,数据密集型科研将理论、实验计算仿真统一起来。大数据是模式转变的关键,医疗数据的电子化、健康管理数据、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以及云存储、云计算等大数据的处理技术,为精准医疗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谢雁鸣教授强调建立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应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医疗实践与科学计算交替,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的科研范式。大数据时代中医学发展充满机遇,未来虚拟世界与意象世界有可能实现沟通。真实世界研究起源于实用性临床试验,基于临床真实情况。随机对照研究与真实世界研究应相互补充。


鞠奕:脑卒中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鞠奕教授在报告中通过TIA登记研究、SOCRATES研究、PRINCE研究、PICASSO研究、ENCHANTED研究、GAMES-RP研究等经典研究详细阐述了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根据中国卒中流行学最新数据,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84.2%),吸烟(47.6%)和饮酒(43.9%),缺血性卒中占69.6%。鞠奕教授强调通过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的回顾与梳理,可以对临床实践有新的调整,给临床工作带来新启示,这些研究结果及分析对于指导个体临床诊疗非常有益。


李梢: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系统性研究的新方法


清华大学李梢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医药以人的整体为靶标,适合于复杂性疾病的整体调节,但是缺少整体性的研究方法,生物学机理不清。“单靶标”模式在复杂性疾病的药物研究上,研究费用增加,成功率却降低。“网络靶标”是以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网络来理解复杂病证:以病证生物分子网络为靶标来理解药物作用,促使整体性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推动复杂疾病系统性诊疗。网络靶标关键技术包括“表型-生物分子-药物”关联的预测算法、基于网络靶标的中药方剂作用机理和药效物质分析算法。网络靶标方法适用面广、拓展性强。系统性:将疾病与药物在生物网络上同时开展研究,更加符合生物系统的本质;预测性:利用大数据实现高精度“预测”,克服“试错法”耗费大、成功率低、且难以理解整体的局限;原创性:前沿科技与中医整体思维、中医药临床实践相结合,体现原创性。


王璇:补阳还五汤的物质基础研究


北京大学药学院王璇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从血清药物化学、到入口环节(吸收),到代谢产物的分离,到关注代谢的体内分布,对中药体内过程和药效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认识逐步深化;发现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存在复杂的代谢关系;通过体内过程研究,沟通和对接了体外和体内的研究结果,发现了活性代谢产物,加深了对中药药效物质的认识;研究表明,中药成分进入体内后都可产生众多的代谢产物,除了少数已知代谢产物具有活性以外,还有很多代谢产物是否具有活性不清楚,值得开展更广泛的活性筛选研究,以期发现更多的活性代谢产物。中药含有的众多的原型成分和众多种类的代谢产物,但他们的血药浓度都很低,这些成分和代谢产物如何发挥药效作用多年来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重要问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王教授团队于2014年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可以解释中药“血药浓度低但仍有效”、“毒副作用小”的现象。既“叠加作用的理论”(众多药效物质在同一个靶点上产生叠加作用在此基础上,不同靶点之间又产生协同作用。王璇教授强调未来补阳还五汤的众多浓度很低的原形成分(可吸收成分)和代谢产物都可能作为药效物质通过叠加作用而发挥药效,因此,今后应按照叠加作用理论的思路,利用上述研究方法,进一步发现更多可吸收成分和代谢产物,并对这些成分和代谢产物进行抗脑中风活性作用的筛选,以发现更多的具有活性的成分和代谢产物,为阐明补阳还五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奠定重要基础。


高颖:《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思路与共识解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在报告中介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编写的思路流程,首先要明确共识的主要目的与定位,确定编写的主要原则,明确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确定共识编写的框架。希望通过系统梳理和评价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现有文献证据,结合多学科专家经验与共识,制定一份科学依据充分、专家高度认可、临床医师可操作的共识,用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安全、规范用药。高颖教授强调共识编写的关键与难点是如何梳理出关键的临床问题:如中医适应症是否涵盖中风病的“中经络”、“中脏腑”?是否需要中医辩证?针对不同卒中亚型,临床用药有何分别?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是否均适用?等,针对这些问题,共识均给出意见:推荐疏血通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急性期,包括进展性或复发性脑梗死;如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仍存在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再次出现发作性眩晕、肢体麻木、力弱等症状时,建议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按照国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型,疏血通注射液可以应用于急性脑梗死OCSP与TOAST各类亚型;疏血通注射液可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不存在意识障碍)与中脏腑(存在意识障碍);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的基础上,建议综合其他症候要素特点内风、内火、痰湿、气虚、阴虚等,联合其他功效的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进行辩证治疗。


该共识切实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如针对临床常遇到干预启动时点是否越早用药越好?急性期使用活血中药的出血转化风险如何衡量?最佳剂量和疗程等关键问题,共识均给出指导意见: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干预时点应尽量前移,可在发病24h以内启动治疗;若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者,应推迟到溶栓24h以后。建议按照说明书用药剂量(6ml/d),特殊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病情和文献依据适当进行剂量调整,如伴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者可以适当增加用药剂量;用药疗程建议为7~14天,若病情进展或存在高纤凝状态时可适当延长。共识综合《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三类编写体例的优点,根据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围绕临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确定了共识的编写体例。


精彩花絮

会议现场盛况




图片可滚动浏览


记者 郭慧敏 黄腾飞 

摄影 王宁

于北京

2018.1.19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