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答付费问答平台很火,刷爆朋友圈。“国民老公”王思聪入驻该平台,三天回答了32个问题,收入20万,一举刷爆鹦鹉史航此前保持的赚钱记录。
史航老师辛辛苦苦回答1341个问题,每个问题收费38元,再加上不少“偷听者”,其总收入65851.5元。而向王思聪提问的价格已经从开始的3000元/条上涨到4999元/条。
名人再次收割粉丝
有报道提出一个问题,付费问答平台消费的是知识还是隐私。创建者的初衷似乎想搭建是一个知识零售平台,但是,从目前来看,网友喜欢的还是各种隐私八卦,有的人关心王校长的投资之道,但似乎更多人关心他的私生活。
问题还在于,付费问答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隐私。谁也不会把自己真正的隐私公之于世,名人也不例外。况且,隐私问题往往还涉及法律问题。
不管是靠知识零售赚钱,还是靠贩卖隐私赚钱,分答这样的付费问答平台消费的还是名人的名气,不过是为各路名人提供了又一次收割粉丝红利的机会。
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人,既不会有人向你提问需求知识,也不会有人来关心你的隐私。这个问题若是由娱乐圈“纪委书记”卓伟来回答,或许再好不过了。付费问答平台消费的主要还是名气。这个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分答是在行基础上产生的一款应用。在行原来保持了一种高冷的姿态,用户以付费的方式向各种所谓的专业牛人请教问题。在行刚一推出的时候,似乎很火。但这两年下来,由于设置了付费墙,其用户活跃度已经远远不如知乎。知乎作为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虽然有些大V不如在行的社会地位权威,但知识分享的免费模式,却更加符合用户心理和使用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可以免费在知乎上获得的东西,何必要在分答上付费获得,而且,分答的语音回答只有1分钟,也说不了太多内容。所以,用户为之付费的是更有价值或者更感兴趣的内容,那就是隐私。当然,隐私的市场兑价必然与一个人的名气挂钩。当然,有的人也可以靠打着知道别人隐私的标签来赚钱。
所以,知乎在分答之前,推出知乎Live试验版“值乎”。“值乎”用户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打码信息,其他人必须付费才能看完整条信息,付费查看后觉得满意钱就归作者。但值乎似乎火过一阵就销声匿迹了。“值乎”也只是对知乎上的大V最为有利,而且,与知乎平台本身的定位也存在冲突。
粉丝付费问答带来强势幻觉
尽管明明是平台做了一个局,但是,粉丝为何仍然义无反顾地跳进去?
不否认,付费问答平台仍然有一定魅力。因为,付费问答改变了此前社交媒体中名人与粉丝的关系。
在微博或知乎上,大V和粉丝的关系极其不平等。尤其是一个有着几百万、上千万粉丝的大V,很难顾及每一个粉丝的留言或粉丝提出的问题。百度百家以及微信公号提供的打赏,虽然也创新了知识销售的模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偶像和粉丝的关系。
大V若是偶尔回复了一个粉丝的留言,或者,转发了粉丝的留言,粉丝就会有种被皇帝临幸的感觉。
但通过付费问答模式,粉丝的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提升,看在钱大爷的面子上,名人大V也多是来者不拒。
比如,有个粉丝在公号上给六神磊磊老师打赏了100元,六神却完全可以不必care这位打赏的粉丝。但是,在分答上,粉丝只需要打赏几十元,六神老师一般就会为其录一段小音频。
再比如,王思聪这样的超级网红,他三天回答32个问题。我相信,向他提问的绝对不只有32人,但相对于微博上,粉丝获得关注的机会已经大大提升。
付费问答的模式或只是通过经济关系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名人与粉丝的地位。甚至是,让名人与粉丝之间实现了一种市场交易的平等地位。粉丝通过付费而获得了满足感,一问一答之间大家都有了获得感。
谁会天天为名人付费?
从目前的营销路数来看,付费问答平台走的还是当年新浪博客与微博初期的名人路线,这也契合其本身的产品逻辑。
但接下来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一平台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昙花一现,还是能够让人持续的玩下去。
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很多所谓一夜火爆的应用,但是,大家往往新鲜一两天就过去了。曾经的测颜龄应用一开始很好玩,但是,很快大家都玩腻了,就不玩了,因为,再玩就显得过时了,显得low了。很多昙花一现的应用最大的问题就是非刚需,其只是满足了一时的兴趣需求,而令人难有持续进行下去的动力。
一个人向史航老师提问几次或许就差不多了,你很难指望,某一个铁杆粉丝会天天花钱向史航老师提问或偷听史航老师的回答。
分答的产品逻辑在得罪用户
付费问答平台对最广大的用户是最不利的。按照其设计的商业模式,粉丝也可以通过别人的付费偷听而获得分成。但是,粉丝能从中赚到钱吗?恐怕很难。
以王思聪为例,他回答了32个问题三天收入20万,平均每个问题获得6250元的收入。其中有3000元是提问者给的,另外3250元来自其他粉丝的偷听。通过偷听分成,提问的粉丝似乎也能获得3250元,好像还赚了250元。但是,这其中最大风险就是,其他粉丝兴趣的降低。王思聪回答的问题越多,大家付费偷听的欲望就越低,而他提问收费越高,那么,提问者的风险也就越大。
向名气不如王思聪的名人提问,粉丝从中获得的回报可能会更低。向汪峰老师提问一个问题需要花费2929元,和章子怡的价格是一样的,但是,偷听汪峰回答的粉丝一般只有二三人。提问者难以从中获得回报。
用户是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但是,分答的产品逻辑却是要得罪用户。因而,在分答暴红之后,如何留住用户,恐怕将是最大的问题。
获得名人的隐私并非刚需,一分钟又难以获得真正的知识指导。一款应用不能总是要让用户不停地付出金钱。
“付费问答”只是一个好功能
最后,最致命的问题是,“付费问答”只是一项功能,分答难说是一款好产品,它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壁垒。
付费问答和打赏、点赞一样,都不过是一项和粉丝互动的功能。其只是增加了一种新的粉丝互动方式。很多分答的名人用户也只是将此当做一个和粉丝互动的方式。有的人名气很大,但是,每次提问的收费并不高。
就拿现在各社交平台最流行的打赏功能来说。我们已经不知道最早是什么人想到了这样的好主意,但是,很快百度、微信、微博全都学了过去,直播平台的主播们更是依靠打赏实现了阶层逆袭,开上了豪车,住上了豪宅。
付费问答的未来恐怕也将会是这样的。在行能搞的,知乎也可以搞,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也都可以这样做。现在那些火的一塌糊涂的直播平台,肯定也会推出这样的功能。
假如,微博想增加这些功能,很快就能实现产品更新迭代,推出付费问答,这对现在的大V和粉丝更加便捷。到时候,粉丝们直接在微博上向“国民老公”、“国民媳妇”提问就可以了,而国民老公也不必再关掉微博,到其他平台上去收割。
至于分答的命运是什么样的?我只能说,如果,其不能很好地、尽快地进行产品转型,留住大V,留住用户,或许将来会很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