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那些年》
麻 辣 风 趣 聊 历 史 丨 财 经 视 角 说 两 晋
两晋年间,门阀当道,入仕做官,多要讲个家世渊源。然而,出身微寒的陶侃,却能打破门第壁垒,成为极具名望的王朝重臣。这一路,全凭他自己一步步地稳扎稳打。
出身微寒贵人识
陶侃,字士行,鄱阳人。
关于陶家先世,史书并无记载,只说其父陶丹,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地位并不高。后来东吴灭亡,举家迁到了寻阳。他们家的经济情况,史书用了四个字来描述“侃早孤贫”。如果与同时期的王敦、王导等人相比,陶侃的出身,确实微寒了些。
家境虽算不上好,但陶侃自身颇具美名。而他之所以能够步入仕途,也离不开一路上贵人相帮。
根据《晋书》记载,早年间,鄱阳郡孝廉范逵路过陶侃家时稍作歇脚,仓促间无以待客,于是陶侃的母亲剪下了自己的长发变卖,换来了酒菜。这顿便饭,宾主尽欢,就连随行的仆从都得到了极好的招待。临别时,陶侃又相送百余里,这让范逵对陶侃的印象非常好,于是问他:“卿可曾想过到郡中去任职?”陶侃的回答也很直接:“想!只是苦于无人引荐。”
随后,范逵拜见了庐江太守张夔,极力推荐陶侃。张夔遂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县令,后又迁任主簿。
陶侃是干才,又讲孝廉,此后又结识了名士顾荣、重臣张华等人,皆得赏识,官职也一路升迁。
但后来,陶侃因为与上司吕岳产生矛盾,只能弃官回家。他的仕途,经历了第一次起落。
三次平乱立招牌
很快,陶侃的第二次机遇来了。
303年,荆州发生了张昌之乱,这一年陶侃44岁。
当时朝廷任命刘弘为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军前去镇压。陶侃则被刘弘任命为长史、大都护,作为先锋开赴襄阳,讨伐张昌。
这一仗,陶侃打得干净利落。基本上刘弘的兵还没到位,陶侃就已经三下五除二收拾掉了敌军。张昌败走,其部众全部投降,荆州得以平定。
事后,刘弘万分感叹地对陶侃说:“我过去担任羊公(征南将军羊祜)的参军,羊公说日后我一定能坐到他的位置。现在我要告诉你,你也会坐上我的位置。”随后,陶侃被封为东乡侯。而刘弘的这句话,也成为陶侃传奇的开始。
305年,扬州刺史陈敏造反,企图割据江南。刘弘命陶侃为江夏太守、鹰扬将军,抵御叛军。陶侃与陈敏本是同乡,所以当时很多人一度质疑他是否会徇私。对此,刘弘给予了陶侃绝对的信任,而陶侃也将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作为人质送到刘弘处,以表态度。终,陶侃大破敌军,陈敏之乱平定。
311年,流民首领杜弢举兵造反,晋元帝派王敦、陶侃出兵讨伐,杜弢归降。然而杜弢投降之后,各路将领依旧不停攻打他,杜弢一气之下再次叛乱。而这回,陶侃从从容容,一封信就劝降了对方将领,兵不血刃。最后杜弢在逃跑途中身亡,叛乱彻底平息。
可以说,这三次平乱,一次比一次干得漂亮。而且,这期间,陶侃赴任荆州刺史,所辖区域,路不拾遗,百姓无不爱戴于他。陶侃,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了自己能打仗、能安民,其名望日渐盛隆。
蛰伏广州不消沉
陶侃有威望,自然也遭人嫉妒。
当时,王敦掌权,身边人不断说陶侃的坏话。后来,王敦把他降为广州刺史。
陶侃在广州时,政务清闲。没事做,他就每天搬砖——早上把一百块砖运到院子里,傍晚再把它们搬回书房。
别人不解,问他何故,他回答:“我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难担大任,所以,我自己锻炼!”
陶侃搬砖,也成为他众多轶事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毕竟,一个年过半百的长者,能在受冷遇之时,依然心存大愿、严于律己,的确值得敬佩。
两次大乱登高位
322年,王敦之乱爆发。朝廷下诏陶侃以本职领江州刺史,又转任都督、湘州刺史。王敦攻入建康,把持朝政后,恢复了陶侃的本职,又加散骑常侍。当时交州刺史王谅被叛贼杀害,陶侃派兵清肃,于是朝廷又下诏命陶侃领交州刺史。
325年,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司马绍任命陶侃为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其他职务如故。荆楚民众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欢喜。
再后来,苏峻之乱爆发。虽然起初陶侃参与平乱算不上积极,但最终还是稳稳地站在了朝廷这边,平定了此次叛乱。
329年,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长沙郡公。
此时的陶侃,位极人臣,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时年七十岁。
急流勇退未还乡
晚年之后,陶侃对于自己所享有的高位和强大权力,惶恐不安。而他也很知本分,从不干预中央政府的行政,并且屡屡请求
退休,奈何左右幕僚百般挽留。
334年六月,陶侃病重,上书中央请求辞职。年迈的陶侃卧在车上,离开官署,前往码头登船,打算回他的封国长沙,忍不住回头对旁人说:“你看我这个老汉,现在东倒西歪,都怪你们苦留哦。”
这一年,陶侃做了一个深深的吐纳——卸任、还乡。
只不过,这位老者还没来得及享受诗酒田园,便在回程途中仙逝了,终年七十六岁。
陶侃入朝为官、征战疆场数十载,所率之军军纪严明,所辖之域路不拾遗,就连异族外敌也对他十分敬重,更不用说当朝同僚。尚书梅陶就曾与他人言:“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
能与曹操、孔明媲美,这份褒奖足够高了吧?而之所以能赢得这份认可,陶侃别无凭借,唯有自己。
·End·
编辑:瑞格格丨 主编:晓婷 丨 排版:小小那
图片来源网络
「今日阵容」
「往期阅读」
·西晋系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往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