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做大做强,迈向国际  管院三十年(三)

刘刚:做大做强,迈向国际 管院三十年(三)

复旦管院 内地男星 2015-11-29 10:50:34 359

复旦管院恢复建院三十周年之际,我们感恩这样一群在管院任职多年的老师。他们是擎灯者,用光亮指引前路;他们架桥者,心系年轻的后来人。让我一起跟随他们从不同角度回顾与展望“管院三十年”。


当被问到管院这三十年来有哪些变化时,刘老师的脑中浮现出那几间曾经待过的老房子,不无感慨的说道:“这三十年来,变化大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来到了市场营销系刘刚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采访。刘刚老师是一名资深的管院人,陪着管院一路走来,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管院的从无到有,不断成长。



1.广厦三间,国士欢颜

据刘老师回忆,30年前,管院还是在几幢老教学楼中,虽称不上破旧,终归是比不得现在的大楼。现在每次来到李达三楼和史带楼,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聆听着海内外知名学者以及各业成功人士的讲座;在三楼四楼的管图中,晒着太阳看着书;在楼顶的花园里,俯瞰校园美景,仰望碧空万里。


这些,是曾经的刘老师未曾想过的,也是无数在管院辛勤求学,刻苦奋进的前辈们未曾想过的。说这些,不是我们在炫耀,而是对管院母亲温暖怀抱的真切感受,使我们感到舒适自在,感到一种深深的依恋。



2.人去人留,精神永驻

“很多人走啦,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来。”刘老师不无感慨的说道,报出一个个我未曾听闻,只能通过读音来推测,却肯定是在这里,在管院,留下他们独特印记的名字。30年前,管院基本是“自产自用”,许多学子,在这里取得他们的硕士、博士学位后,就呆在了这里,连带着他们年轻的灵魂与满腔的热情。之后,随着陆雄文院长等一批新的领导班子接过接力棒,管院开始大力从国际上引进人才。


“经常有新的老师进来,都是很优秀的人。”


于是,新管院人和老管院人一起,在这里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3.莘莘学子,精心培养

谈起管院的学生们,刘老师的嘴边露出一丝微笑。有什么比得上每年看着犹带着一丝稚气的“小鲜肉”们带着忐忑和好奇走进管院。他们在这里成长,在课堂上论辩,在寝室里欢歌,最后送他们离开。有一丝不舍,更多的却是满足。


刘老师说,出于学院战略方向的考虑,这几年来招收本科生的数量在减少,研究生的比例则相应增加了。“虽然人数减少了,但我们花的心思,花的资源,不会少!”刘老师非常认真的补充。


当被问到对学生们有什么期望时,刘老师沉思了一会儿:“我希望我们管院的学生,可以有国际化的视野,有闯劲,敢拼搏,有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能够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4.迈向国际,更大更强
“对比清华和北大的管理学院,我觉得我们复旦管院,在国际化这一点上,毫不逊色,”刘老师自豪地说。确实,在世界各大商学院排名当中,复旦管理学院都在亚洲地区名列前茅,常常有世界知名的学者来这里演讲,这里的教师许多都曾在国外留学深造,这里的学生有着太多出国交流的机会。




万丈高楼平地起,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就是刘老师记忆中的管院30年,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更多的是一步步稳健地,向着世界一流商学院的目标,前行。



采访&整理:沈宇镔 排版:江南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