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成龙才应该是中国跑酷的鼻祖!

是的!成龙才应该是中国跑酷的鼻祖!

CitySpanker跑酷综合运动馆 港台男星 2016-02-29 19:17:20 143

说起跑酷,“老鸟“们首先想到一定是《B13区》

这部↓




这部由跑酷创始人大卫·贝尔主演的电影,

可谓是将跑酷运动席卷全球的电影开山之作,

在此之后,各国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开始了

对这项运动的创始人大卫•贝尔

以及这个运动的疯狂搜索。

但你以为跑酷只是欧洲人的专利吗?




可能有人说还没看过《B13区》,

以为这样我们就聊不下去了吗?




时光记忆来到1995年,

有一部轰动好莱坞的华人电影《红番区》

你一定不陌生。

(那些说还没看过的……哦!!!)




没错!就是成龙的那部电影。

回忆一下,也许有人会说好像跟跑酷没什么关系吧!

是的,这部电影更多是以Chinese kungfu作为卖点!

但还记得那经典的一跃吗?

当马汉强(成龙片中角色)纵身一跃

从高楼的屋顶跳到对面高楼的阳台,

再加一个前滚翻!(好的,并没有!)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十分!完美!)




动作一气呵成,看上去简单到

就像成龙给斯皮尔伯格解释中国电影特技如何拍摄:

 Action!JUMP!

没有绿、没有威亚,这只是Chinese kungfu吗?

某种意义上这不就是跑酷嘛!

我想这才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对跑酷的启蒙吧!

它比《B13区》整整早了10年……



请欣赏:不加特技的成龙跑酷↓



全世界发展至今,跑酷运动已有将近20余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已经从一个小众运动发展成了家喻户晓的新兴健身运动。英国海军陆战队于2009年邀请世界最大的官方跑酷组织Urban Free Flow传授专业穿越技巧,广州亚运闭幕式上也出现了跑酷的身影,2012伦敦奥运闭幕式上更是邀请了欧洲数个国家的跑酷高手进行表演。



【真理】外修其身,内修其心。

 

在有节奏的奔跑穿越过程中,跑酷不只以单纯的速度为目的,而是兼具速度、安全、华丽的动作技巧,在外人看来,跑酷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舞蹈。

 

对比起传统的攀爬穿越障碍,跑酷的穿越技巧拥有绝对胜出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调动起人体难以想象的内在潜力;

 

对比起传统的体操运动,跑酷讲求的不断创新,如水一般的技巧流动,与体操运动严谨硬朗的“达标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在欧洲一众体操强国里,一大批幼年受过职业技巧训练的玩家,如今都爱上了跑酷,而扎实的“童子功”更让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就成功转型成跑跑酷的动作风格,更不断创新属于个人的动作和理念。由此证明,跑酷技巧训练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以及创新思考性相当之强。

 

在跑酷看似刺激的背后,训练者实际需要的是比常人更多的冷静,因为他们在障碍物之间看似闲庭信步、如鱼得水的飞跃,最初其实是在安全保护的环境中由零开始。从最基础的身体素质训练、科学的训练方式,一步一步增加难度,通过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和冷静思考分析,得到提高。

 

因此,我们从这运动中得到八字真言——外修其身,内修其心

 

一些疑问

跑酷是极限运动吗?
 
严格来说,跑酷更应该归类为一种健身运动,它所体现的是力量、爆发力、潜能激发、肢体协调能力等等,其实跟跑步、篮球、游泳等大众体育运动相同的,而障碍物仅仅只是这项运动所具备的器械,在安全、科学的训练方法下,更有效的提高自身机能的极限。(并有数据表明一个专业的跑酷训练者可以正确地控制危险,并把它减到最小,当陷入火灾、地震、遭遇袭击、车祸、紧急突发事件等危险中,他的脱险几率将比普通人高出20倍以上。)
 
为什么反对单一竞技化?
 
因为跑酷运动不是普通的运动项目,是集合了各门派运动精华与思维方式的运动艺术,其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创新,挑战自我,意识创新,动作创新,分享和快乐,思维的核心就是——身体与障碍物间的移动关系,想象空间无限,如果用条条框框的数据和评分标准去评测它,无疑是与该运动的思想本质背道而驰。
 

既然反对竞技化,

为什么还会有比赛举办?

是用命来拼吗?
 
是的,全世界都有各种大型的跑酷赛事,如此炫目吸引眼球的运动,当然应该在公共场合举办活动,红牛品牌在欧洲更是热衷于大型极限运动赛事的举办和文化推广,但是正如全球最大的跑酷官方团队——英国的Urban Free Flow所宣扬的理念,应该将跑酷文化归类于武术,功夫等修身养性的范畴,而不是单纯追求极限刺激的范畴,所有的参赛者都是报着互相切磋交流的态度和意识来参与比赛。也在这些年在全世界形成了良好的发展进步,大众普及的模式。但这一切一定是基于长期接受安全科学的训练方法之下。
 
由零开始的菜鸟,甚至不运动,
如何开始跑酷?
 

很简单,针对普通大众的训练方式,也是最最普及的方式,开始只是让大家在安全设施齐全的体操馆中进行一些趣味性的身体力量,协调、平衡、柔韧、仿生的训练,所谓仿生,就是模仿猫、猴子、猩猩等哺乳类动物的爬行、跳跃特性,从而打破我们常规的手脚不能同时协调工作的状态,从中发掘四肢的潜能。大家都知道,人类从猿进化而来,而我们却失去了祖先的身体机能,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有趣的方式找回这种四肢完全协调打开释放的状态。学会了释放肢体,慢慢的学会控制释放的程度,便会感受到,控制肢体的潜能。

 

既然这么多种运动,

为什么偏偏选了跑酷?

 

也许有一种情怀,

就是不惜大费周折的热爱。



 

彩蛋

成龙是跑酷始祖可不是我瞎编的哦!09年《暴力街区》上映时,大卫-贝尔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提起发明跑酷运动的起源,表示除了要感谢他当兵的父亲,还要感谢小时候看的成龙电影和忍者电影。


09年上映的《暴力街区》里,

保罗·沃克(是的,还有保罗)这一跳,

简直跟当年红番区里的设计如出一辙。




*以上文字内容来自CitySpanker,视频图片来自互联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CitySpanker

微信号:gzparkour
一群热爱生活的城市疾行者
微博@广州跑酷
不关注我切jj


反正,你的跑酷我们承包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