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平成时代结束、令和时代到来,许知远《十三邀》同时采访了两位平成时代的偶像:一位男性,木村拓哉;一位女性,黑木瞳。
提起木村拓哉,家喻户晓;提起黑木瞳,你可能要疑惑半天,她是谁?
但如果列出她参演的电影、电视剧,你一定不陌生。她是渡边淳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失乐园》中的女主;也是电视剧《白色巨塔》里的风情老板娘。
同为日本平成时代的现象级偶像,许知远采访中提出的问题也大同小异,但采访结果却大相径庭。
看许知远对话木村拓哉,完全是两个男人不温不火的尬聊,一个怀揣小心思,满脸写着“我不相信”;一个一脸茫然,显得无辜。
有媒体指责许知远根本不了解木村拓哉,也不了解日本的娱乐产业与偶像体系;但平心而论,你对许知远提出的问题不好奇吗:
是否觉得生活失去真实感?是否羡慕有多面人生的人?你真的可以压抑自己真实喜好吗?不觉得自己被公司、导演推着走吗?
诚然,艺人在日本是一份高度职业化的工作,但偶像之下,一个人内心真实的状态、真实的想法是怎样的,我想这是许知远想探寻的问题。
木村拓哉显然没有给出令其满意的答案。我想许知远已用尽浑身解数让对方多表达,但木村拓哉的回答就像他的工作一样——高度职业化。
比如许知远问:你会自我感觉到“这个我演得太好了”或“这个我演得不那么好”吗,你自我的评价清晰吗或者重要吗?
木村拓找回答:
这个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导演满意。当然也不是每个戏都是我百分之百非常中意的。
感觉是个一碗水端平的严谨回答。
而同样的问题扔给黑木瞳,就算很难有直接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她也会试着通过讲述自己表演的经历、读过的书、见过的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考和感受。
比如,当许知远问:有没有一个角色让你觉得有充分表达的感觉?毕竟长期以来,和木村拓找一样,身为演员,都只是完全听从导演的指导。
黑木瞳的回答很坦率:哪个角色都没有这种感觉。但随之,讲述了自己对角色和表演的理解:
你完全在扮演另外一个人,所以不管演哪个角色,我都在提醒自己,在表演的时候,不能把自己表现出来。
就像在《失乐园》里,我的服装几乎都是浅茶色,就是想表现没有自我意识。看似我这个人存在,究极而言并不存在。
显然,面对提问,黑木瞳显得更开放、从容,以致整个采访结束,你会像许知远一样秒变迷男/迷妹脸,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聪明又可爱的女人啊!
许知远说黑木瞳身上既有少女的天真,又有成年女人的妩媚;这两点在电影《失乐园》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而看其早期作品,还不曾具备这两者融合散发出来的魅力。
比如第一部电影《化身》,也是渡边淳一同名小说改编,黑木瞳在里面扮演大学教授的情人,她的脸、她的身体都写满清纯欲滴的娇羞,以及少女的懵懂无知与天真。
而到电视剧《白色巨塔》,黑木瞳扮演酒馆的妈妈桑,风月场中,满是成年女人的风情万种以及识人辨物的娴熟。
黑木瞳是如何将这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练就集两种气质于一身的本领呢?
一个女人,如何在与这个世界的人、事、物周旋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但又不失初入世时的那份纯真与自然?
我很好奇。
当许知远问:您是每天都自我反省的人吗?
黑木瞳难得给出肯定回答:是的。
于是答案浮出水面:反省。
“每天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很痛苦吧?”许知远问。
黑木瞳的回答我认为值得抄写下来每天翻看:
如果简单就能完美的话,人是不会成长的……把反省作为明天的活力,反省这一次的失败,就是下一次的新生。
如果不对自己严格要求,人就会选择偷懒,人到底还是喜欢偷懒的。
果然,诚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啊。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成为黑木瞳,就像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痛苦的苏格拉底”,但在一个女人成长、成熟过程中,不妨以她作为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