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城市是什么?
这学期,筑学社将会发出对城市的讨论。关于城市认知,关于城市边界,关于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与一切杂七杂八。
希望你也能一起与我们讨论。
基于“城市是什么”这一议题,我们设立了新的专栏:城市漫谈。
这是我们第一次学术讨论的文字记录。
发起者|孤单北半球
讨论者|Sin、T君、畅畅、少爷、夕空
编写|孤单北半球
Part 1
分享:新城市主义的“小街区”能改变中国城市现状吗?
摘要:
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迄今在中国已有近十年的实践。这一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蔓延问题而生的规划思想,提出要重塑多样性、人性化和充满社区感的城市生活,让城市从“功能分区”回归到“社会有机体”。但其在中国城市的规划实践,主要集中于新城新区,也被指“水土不服”,如昆明呈贡新区等。
美好愿景为何难于实现?2016年,“窄马路,密路网”进入中国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之中,而这正是新城市主义倡导的手段之一。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城市进入转折点,而新城市主义的理念将得到更多接纳?
但现实与理念之间仍有距离。卡尔索普认为,在中国,要实现“小街区”原则,还面临现有的技术规范等诸多障碍。比如,如果按照现在的退界距离(setback),就无法实现小街区。另外,他还曾回应质疑称,新区出现大量闲置建筑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地财政,即使市场和辅助服务设施尚未到位,仍然要把大片土地租让出去。
即便如此,新城市主义的实践者仍在努力推动。近期,基于中国城市的实践经验,新城市主义创始人之一的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及其团队总结了“翡翠城市”十条发展原则,包括控制城市增长边界、公共交通导向、混合利用、小街区等。
近日,彼得·卡尔索普、美国能源基金会联合创始人何豪(Hal Harvey)、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分享了相应的理念与实践感受。
(戳“阅读原文”可查看原分享哦~)
2018年1月,彼得·卡尔索普在上海城市规划进行讲座
(冯婧 图)
Part 2
讨论:翡翠城市与小街区能带来什么?
Sin:首先里面的有一部分观点感觉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比较类似 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概括性经验 但是它所根植的土地和中国的状况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其实在阅读过程中我会去质疑 这种“概念”是不是真的能被具体实现并且真的为我们的城市带来好处。
包括“翡翠”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但里面反映的解决方式很多是针对着政策上对城市的期待 比如说“留住乡愁”跟城市增长边界。
包括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但基于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和时间性的高峰期 像广州地铁发车频率很高很快也无法缓解公共交通的压力 那么也就无从讨论公共交通的舒适性 那么如何切实解决问题?
T君:我觉得TOD的开发模式在中国被推广是很有趣的,TOD在提出之始,是为了解决郊区蔓延,城市去中心化的,但是对于我所看到的中国很多城市,在原本市中心衰落时,就会另起炉灶形成新的市中心与中轴线,广州的一江两岸三带规划就是最好的例证,而最大的交通流量点也是选在新建中心,所以新建中心附近各种设施更加密集也是情有可原的了,而老的中心虽然被照顾(越秀荔湾的地铁在广州各个区中密度最高),但像体育西这样的三线汇集的情况的确是没有的。所以在中国,或者至少在广州,TOD就变得更像是一种补偿,绝非真正有着复兴中心城区与老城区的作用。
我觉得小街区的开发模式更像是解决大城市物质分配不平衡问题的一种方法,大街区的模式很容易就会造成设施配备的不平衡,比如服务半径不变就会造成更少街区受益。而在我们选择住宅时,我们会更关心交通,设施,绿地,其次才是户型,朝向,通风,因此这种土地利用模式也许能带来更平均的土地利用价值也未可知。
不过感觉这种是挺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想法,有点居民区内自给自足的感觉。虽然提供了对外交流的便利,但是其实没有交流的必要性。
Sin:事实上我觉得小街区的模式并没有办法解决或者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城市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这与更多的社会资源有关 不仅仅是交通设施问题.事实上 国内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学区房”并且在该区域内会有更多针对家庭的设施(包括超市 商店 教育机构乃至医院等等。
我觉得很多东西是没有那么轻易能弥合的。
T君:可能资源分布本身就是矛盾的,本身的资源越多,基数越大,它也会吸纳更多资源,也会更有利于向周围辐射。但是无限大却不可能存在,也许只有爆炸式崩盘才会改变所以格局吧。
夕空:学区房其实是和户籍制度相关的,户籍制度又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为了维持统治、税收和治安必须对人口加以统计和管理,现阶段并没有很好取代户籍制度的方法被提出,所以学区房的困局暂时无法解决。学区房又是下一代成长的保障,而许多年轻人负担不起学区房就选择不生小孩,这也是自然选择规律的另一种作用方式。然而中国的制度决定了,爆炸式崩盘几乎不可能出现,出现了也只会对你我的生活带来毁灭性打击。
少爷:这种小街区会不会使整个城市均质化?是否也意味着一些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场所的消亡?城市与城市之间如何有地域性的象征呢?
其实学区房这个 是社会结构决定的吧。
夕空:我觉得是自然选择决定的。
少爷:#CBD的消亡。
Sin:我觉得这倒不会 有一种思路是把大型的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分散到城市不同区域以减缓交通压力和人流聚集。而不是像珠江新城那样集中在一片区域 我不知道事实上是否可行。
但我觉得均质化其实和大小街区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关系 主要是规划思路的问题?或者城市设计的思路。
不管是地产项目还是政府规划 他们会把一个成功案例复制微调,以达到快速实现“目标”的目的。
T君:我觉得CBD是会存在的,只要是精英阶层还是统治地位。
畅畅:但是很多产业和公共场所是需要一定的人口数量和资金流来保证的,所以至少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类别的集中化。
Sin:是如此 因为其实敢觉很多城市发展初期这些公共设施事实上是分散的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趋势集中了起来。
少爷:这种集中也是一种高效吧。
Sin:但其实我觉得像剧院和博物馆这种其实应该稍作分散 说不定能带起更多的街区,毕竟商业是需要大量人流来支撑的。
T君:大型公建也是带来人流的好方法啊,作为城市之冠可能放在一起也没有太大问题,可能社区级或者组团级的需要平衡一下。
Sin:其实我感觉这些年社区啊政府啊都有希望能发展社区内的文化医疗资源等等,但是执行起来比较鸡肋。
T君:而且社区公设可信度并不高。
畅畅:文章里说到的多中心城市比均质化小街区要靠谱一些。
Sin:是如此 其实深圳有这样操作。通过大运相当于建立了第二个市中心 也算是相对缓解了市中心的压力,而且后期发展得相当好。
———— TO BE CONTINUED ————
我们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成立的旨在促进学术思想交流的社团
微信ID:gh_d26caa5f10b8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