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不死的摇滚和刚刚度过的桂林街头文化元年

2017,不死的摇滚和刚刚度过的桂林街头文化元年

Charms骑遇 内地男星 2017-01-01 18:54:12 216

──────────────────

2016,桂林街头文化,元年

──────────────────


文、摄影│Jong


2016年,对于桂林这座“贫瘠”的城市来说,我们已经看到了街头文化的萌芽,和希望。


这一年,我们与联达大摩TOO广场,联合举办了桂林的首届手工市集《以手抵心│桂林首届手工创意市集》


这一年,我们在万福广场见证了首个百米涂鸦墙《中国没有诞生一个班克西,但至少,桂林街头文化元年已经开启》


这一年,桂林有了第一个集装箱式的青年旅馆,相比旅馆的功能,它更像是一个面向游客和本地新锐青年的沟通、商业和社交场所《桂林的这间青年旅舍,承包了你一整个夏天的明信片》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城市治愈空间出现在桂林的街头巷尾《谁说北上广才是我们的出路?那是因为你还没发现这些城市里的治愈系体验空间》


这一年,忽然大热的火人节仿佛变成了治疗国人抑郁症的良药,当然,蒸汽朋克和迷幻文化对于桂林来说,依旧遥远《去参加2017年的火人节吧,治好你抑郁症的同时顺便拯救这个世界》


这一年,最躁的音乐节出现在由老厂房改造的瓦窑公社《现场│2016 桂林红番茄音乐节全记录》


这一年,最重要的摇滚乐队演出记录,属于,生命之饼!



生命之饼,成立于1996年,中国最早的PUNK乐队,中国朋克之都"武汉"的PUNK精神领袖,更是当年仅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国宝级PUNK乐队。


(主唱:吴维)


吴维,生命之饼的主唱和主创,在1995年的元宵节当天,看到杂志上迷笛音乐学校招生的信息,给家里留了张字条,就去了,当时,他19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摇滚正当其时,小伙子们都带着自己特有的情绪写着自己的歌,甩着一头长发摇摆着身体。崔健、唐朝、黑豹和超载,汪峰和鲍家街43号,还有被称为魔岩三杰的窦唯、张楚、何勇……其实当时的他们并不了解摇滚乐,也谈不上梦想。


那时候的迷笛学校在北京双安商场旁边,学员们的宿舍在颐和园附近,一个澡堂旁边的工人房,八人一间,四张双层床。都是来自各地的年轻人,凑到一起就是聊摇滚。就是这样的氛围感染了吴维,渐渐爱上这种呐喊的音乐。



在这个内地摇滚乐兴起的黄金时代,各地的摇滚文化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成长起来。吴维学期完成之后,与他同时期的摇滚青年们回到武汉,成立了“生命之饼”乐队。


乐队成立之初经历了几次人员变动,他们自己找机会演出,自己承担一切费用,自己绘制演出海报,自己录制小样地下发行... ...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勇敢的扛起一切,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活到二十岁,组了这个乐队,不唱感到痛苦,唱了才有些舒服,唱社会的痛处,揭历史的伤疤,只想要去表达,从没想过害怕”(《裸体朋克》收录于专辑《中国来信》)。

——吴维



吴维曾说,从开始做音乐起,他便不愤怒了。因为他的愤怒,以及不妥协,都融入到了他的音乐里。这种不存在现实中的英雄气概,就像被上一代人奉为励志经典的《水手》和《真心英雄》一样,俨然朋克世界的浪漫主义。



生命之饼以实际行动来为摇滚精神做证,这是一支朋克乐队最恰当的表现方式。也正是生命之饼这种独特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朋克青年和乐队。



如果,有一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

那一定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感谢生命之饼这场今年最棒的摇滚演出

让这个城市,重新活过来



— THE END —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