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珊一曲《定风波》……

黄绮珊一曲《定风波》……

海论天观 内地女星 2018-02-23 10:45:57 406

央视过年期间上了一档叫《经典咏流传》节目,以古人经典篇章为词,谱之为曲。咏字用得好,歌以咏志。其中精彩处不少,黄绮珊的一曲《定风波》更是让我几欲堕泪。大家不妨听着此曲,看完下面这篇小文字。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词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是千古名词,因为名,所以众口相传,人云亦云,随之俗烂。一首绝妙好辞,因为成了成语套话,于是大家都变得不求甚解,只把好词当顺口溜念。

但借由这首曲子,可以重新启发品鉴的兴趣。这首小调合起来才62个字,分两阕叙述。伟大的艺术家对于叙述的把握往往高人一筹,蒋捷的《虞美人》是开篇就把层次分清,让读者瞬间洞悉框架。但苏东坡不乐此道,他直切一个侧面片段,让读者以第一视觉代入,随后伴随着叙述的展开,才逐渐得窥全豹。这是VR叙事法,从读出这首词的第一个字开始,你并非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

从宏观情景上看,词上部在林中穿梭,狭窄而蜿蜒。词下部已出山林,倚杖山头,寥廓而舒展。从上部读至下部,即从幽闭通往开朗,这是行进中的情景,而非静物画。

从故事叙述的完整度看,词上部读者对于作者的认知是逐渐显露的,他在吟啸,又在徐行,这是行为体态。外饰紧随其次,竹杖芒鞋。可还是不知道衣着样貌,直到上部最后一句才点破“一蓑烟雨”。至此,穿梭林间的这位诗人,才有了初步印象。身披蓑衣、脚踏芒鞋、手执竹杖,但没有雨伞,于是一身烟雨,且行且吟,忽啸忽住。然而,这仍非全貌。词下部第一句话,继续深入,这位吟啸诗人还喝了酒。正是酒的作用,才让诗人不觉风雨,呼啸徐行,此刻酒醒时分,顿觉微冷。

从叙述角度看,既然行装轻胜马,则为何要徐行?徐,缓慢也。轻胜马,快也。能快而不快,是词上部的重要内涵。是不愿意快,还是不能快?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正是人生失意时,欲快不达,何必快?而既然不能快,不妨不愿快。决意一蓑风雨任平生,人生路上那些穿林打叶声,也就不足为惧、不屑为惧、不意为惧了。

下阕更妙,微冷,冷却微,因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无晴故冷,无风雨故微。在晴与风雨之间,方有微冷,此即山头斜照。山头斜照既非晴也非风雨,是晴之末路、风雨穷途。只有行到此处,行到晴空与风雨的穷途末路,穿林打叶声所在的萧瑟之处,才真正收敛无碍,可凭诗人从容归去。

这就引出第四个层面,即诗人情感的层次。上部的任平生,是豁达,但有关碍。人不可以无勇,但不代表无险。到了词下阕,回眸一望山头立,管它春夏与秋冬。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无风无雨、无烟无晴,人生在春风微冷之中,有好有坏但风波落定,而想得开自然行得开、脑路通当然脚路通,适性自足、洒脱自在、无所羁绊,从此坡公落尘、坡仙上天,吾华夏神完气足,大半端赖此人。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