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优秀的孩子啥也不缺,为何就是不快乐?

这些优秀的孩子啥也不缺,为何就是不快乐?

凯叔讲故事 港台女星 2017-09-12 06:48:25 600

作者 | 王十三


01

做父母,应该是这世上最“赔本”的工作,

因为随着这些小人儿渐渐长大,

他们会投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与此同时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会渐渐拉开,

当然,这些是不可避免的成长代价。

但是有时,

孩子却主动性地加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选择逃离家庭,个中缘由不得不让人感慨:

这是为什么?


我生女儿的时候是早产,

她在我的肚子里只待了短短的38周,

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这个世界。

13个小时的阵痛和手术透支了我所有的力量

和喊叫,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模样时,

我的辛苦瞬时烟消云散。


她出生之前,我曾幻想过无数种她未来的样子,

但是那一刻,我突然不渴求她变成完美的小孩,

我只希望这个世界能对她温柔一些,

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一生。


上周末,我带她去吃鸡蛋仔,

她兴奋地说自己以后的梦想是做鸡蛋仔,

我的表情当时顿了一下,的确,

我内心升起一股想让她换个梦想的冲动,

但是我很快调整好心态,

“宝宝如果以后做鸡蛋仔,会开心吗?”

她的头点得如捣蒜,

两只小辫子欢脱地跳跃着,我笑了:

“如果这样可以让你快乐,那妈妈支持你。”

是的,我需要做的,是用尽所有的爱,

给予她最好的陪伴与支持。


有人曾问我,

难道不希望女儿变成优秀的“别人家孩子”吗?

讲真,我的确希望她可以上常春藤,拿双学位,

在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办公室拿着7位数年薪。

但是仔细一想,那是我的梦想,不是她的,

我不愿把我的孩子像泥人一样任我捏成我喜欢

的模样,她是独立的个体,

可以自己选择未来的道路。

她的路,一定远比我想象得精彩,

因为她属于未来,属于我到达不了的明天。


02

这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只是对于“爱”的定义千差万别,

我很理解并心疼这些为了孩子优秀而变得焦虑

的父母,毕竟这是源自生物起源的正常反应。

但有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些为了父母变得优秀的“别人家孩子”,

真的快乐吗?


娱乐圈中有一个自带灵气的少女,她叫郑爽。

一夜成名粉丝无数,

拥有其他明星可望不可即的流量和曝光率,

财富名利双丰收,这样的画风,

的确是家长心目中优秀的表现。

可在我眼中,她却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世界于她来说总是过分严苛,

她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小心翼翼,

媒体镜头下的她要么放飞自我,要么街头大哭。

谈恋爱时,她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

跑去男朋友的剧组去帮忙洗衣服,

为了留住男朋友,她去整容,

却终认为分手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为了留住粉丝的爱,她疯狂地瘦身,

暴瘦的模样让人心疼,对此她袒露心声:

“我要是变成大胖子,谁还会喜欢我啊?”


我也有女儿,每每这个时候,

我都会于心不忍,想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郑爽和父亲一起录制《旋风孝子》时,

她提到11岁被父母送去成都学舞蹈的经历,

一个学期她只能回家一次,

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和陪伴,

只能默默承受所有的孤独和压力。


在儿童心理学中,

孩子对父母有着与生俱来的依恋模式,

父母的陪伴与保护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

可是郑爽的父母本着“为她好”的出发点决定她的

未来,在她最需要陪伴的时刻忽视了爱的输入,

这让她的性格陷入“受害者”原型的状态中,

缺乏自信,难以认同自己。


三毛说过,“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命根,

期待自己一生都未曾实现的光荣在孩子身上

得到延续,更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百分之百

可以转移到下一代的教育中,

这种思维是最需要克服的。”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的《成功,动机与目标》

中科普了“自我决定论”,

他认为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关联感、

胜任力和自主权三大需求,孩子也是,

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

在新事物中获得成长,

在自由选择中获得“内在动力”。


张惠妹自己选择唱歌这条路,

她的母亲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小时候张惠妹去各种舞台上唱歌,

她的母亲都陪在身边,

张惠妹有了自我选择权,

并与母亲建立了较为强烈的关联感,

这让她在实现唱歌梦想时激发了“内在动力”,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成长,

并且她的心理十分强大。


世人都在说张惠妹变胖时,

她能够十分自信地回应:“我很健康很美丽。”

她从未熄灭内心对音乐梦想的追求,

这份自主权带来的成就感也得到了最大程度

的释放。


有相似经历的人还有王若琳,

她的父母也在陪伴中建立了亲子间的关联感,

王若琳自主选择喜欢的曲风,

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这让王若琳感受到自己是能胜任这份兴趣的,

所以她内心的满足感非常旺盛,

内心动力也时刻满格。

看到如今王若琳享受在音乐中的快乐,

我很想给她的父母点个赞。


所以父母给予归属感,引导孩子做出独立选择,

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孩子的人生路需要自己体验,

而不是父母决定式地规划好航线。

把孩子培养优秀之前,

应该先保证孩子的内在动力得到满足。

 

在要求孩子优秀之前,先保证孩子快乐

女儿在上学之前,

我曾在寄宿双语小学这个选项上纠结过,

外教教学,教育设施非常齐全,

学生餐有专业的营养师在把关。

所有的条件都让我很是心动,

如果女儿在这里接受教育,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寄宿制意味着女儿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

在这个年龄让她承受和爸爸妈妈的离别,

太过残酷。


我询问了女儿的意见,

把寄宿双语小学和普通走读小学的优缺点

都列举出来,让她自己选择,

女儿选择了普通走读小学。要知道,

好的外在条件都可替换,唯独父母的陪伴,

是谁都替换不了的。


克服“妈妈的咒语”

仔细分析这个过程,

发现真正让人变得焦虑的原因在于一份担忧:

“如果不让孩子去寄宿双语小学,

她以后会没出息。”

“这时不心狠,以后宝宝会被社会淘汰。”


家庭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妈妈的咒语”,

家长们会在脑海中设定出许多假想的坏结果,

这些演变成围绕在心头的焦虑。

要知道,妈妈们的担忧,其实是孩子的“毒药”,

不要给孩子传递焦虑感,

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如果妈妈们忍不住说焦虑的话,

可以尝试一下“478”方法,吸气4秒后保持7秒,

然后吐气8秒,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呼吸方法,

重复3次后你会发现心情平静,

不再有抱怨的冲动。

增加参与感,提升内在动力

黄磊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他从不强制孩子必须去学什么,

而是会给孩子列举一些选择项,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他让多多在国画、

毛笔字、钢琴、舞蹈中选择喜欢的,

多多很有责任感地自己选择了最喜欢的,

现在的多多描得一手好丹青,

黄磊的许多礼物都是多多亲手画的。


把选择权抛给孩子,会提升孩子的参与感,

这种自主选择的感觉会促使内在动力不断增长,

自信便是如此养成的。

当然,让孩子做出选择的前提是划定好区域,

毕竟孩子此时的是非观念还没有那么成熟。


生活中,

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

划定适合他的一个范围,

把所有选项的优缺点客观地列举出来,

让孩子选择最喜欢的那一项。

例如假期旅行,妈妈可以列举多个地点,

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可以玩水,

哪些地方可以参观古迹,

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

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非常热情地投入其中。


创造陪伴的“黄金时间”

沈殿霞虽然是单亲妈妈,

但是她对女儿郑欣宜的陪伴则很有质量,

她无论去哪里拍戏,都会把女儿带在身边。

在无线电台录制节目时,

沈殿霞也常常会给予女儿满含爱的眼神。

无论是旅行还是聚会,

母女俩都像姐妹一般结伴出行。

所以欣宜是个坚强的女孩,

她瘦身减去大半体重,

在母亲去世的日子中自立地生活着。


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心中安全感的来源。

很多妈妈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

但孩子却总感受不到被陪伴,

原因就在于陪伴的质量较低。

从现在开始,

妈妈要有意识地创造陪伴的“黄金时间”,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三心二意,

让孩子觉得,

这个时间里父母的眼神只看着自己。


高质量陪伴的方式除了共读、游戏等形式,

还可以用记录式。

我和女儿会在相处时记录过程,

我写日记,她画画,

在她长大一些学会更多字之后,

也会投入到和我一起写日记的节奏中。

不要小瞧这份记录,

这种仪式感会让孩子印象深刻,

这样她会把被陪伴的感觉记录在脑海中,

不会有孤独的感觉。


纪伯伦在《先知》中写过,

“孩子是对生命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生。”

不要把孩子束缚成自己的所有物,

他们有必然精彩的未来。

在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之前,

先重视他们飞得累不累,

只有给予高质量的爱和陪伴,

才能让他们生长出被安全感装点的翅膀。


作者:王十三职业撰稿人,国内外多家两性品牌签约作家,亲子情感专栏作家。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值得研究与共勉。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