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有媒体曝光了高圆圆的最新剧照。
一时间负面评论扑面而来,无外乎:女神老了。
但高圆圆也没有争辩或解释什么。
法令和眼周细纹清晰可见的四十二岁,
真接地气。
不急不慌不怕老的高圆圆,
真美。
犹记得,2000年伊始,
她凭借一条清嘴含片广告走入大众视野。
心怀憧憬,同时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因为“社恐”,她受了很多苦。
最夸张的一次,
是她去参加一个电影节,
出于恐惧人群,
全程都面对一棵树,
就那样站了整整一晚。
这样举步维艰的社交困境,
让高圆圆一度把一切都归咎于母亲。
用高圆圆自己的话,
“她(母亲)一直都是一个害羞、胆怯的人,
很少很少出门,
有点奇怪。”
为此高圆圆暗暗下定决心,
“如果有一天我做了母亲,
我应该不会像妈妈那样。”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高圆圆悄悄变了。
她逐渐意识到,
母亲为整个家庭所做的贡献,
以及母亲身上具备的安静却富有韧性的力量。
她在自己身上,
找到越来越多母亲的影子。
而伴随着对母亲的接纳与理解,
她的社恐也日渐减轻了。
如今的她,
依然不喜热闹。
不爱表现。
十足佛系。
但是当需要她去跟人打交道的时候,
她也能游刃有余地去应对。
尤其在母亲离世后,高圆圆痛彻心扉地领悟到,
就是那个自己一度“嫌弃“的人,
“她塑造了我,
她送给了我一个礼物,
就是让我变成一个不完全是她,
又在骨子里与她亲近的人,
一个可以照顾好自己和别人的人。
一个越来越坚强的人。”
“我有两道法令纹,
这本来是困扰我的地方,
但我每次照镜子看到它,
我会心里一暖。
这让我看起来很像妈妈,真好。”
与妈妈和解,真好。
02
像高圆圆一样。
大多数孩子面对父母,
都会有那么一段曲折又微妙的心路历程。
美国心理学家哈丽特·勒纳在《妈妈的意义》一书中这么写:
几乎所有女儿都会对母亲有所失望。
我以为,这句话完全可以扩展为:
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对父母有所失望。
就在上周末,
我在小区里看到五年级的儿子跟同伴聊得热火朝天,
没眼色地走上去问了句:说啥呢?
他看了我一眼,摇头说:没什么。
回到家后,
他很认真地跟我又来了一句:妈,你不要偷听我们说话。
声音不大,打击性极强。
在父母不知道的角落里,
来自孩子的“嫌弃”随处可见:
某试卷题目。
夸夸我的妈妈,孩子答:无话可说。
夸夸我的爸爸,孩子答:更无话可说。
有的小孩,
虽然很多字还不会写,
只能用拼音代替,
却完全不影响言语的犀利:
我觉得我爸爸长的chou,
我希望我爸爸长shuai一点。
一个妈妈为了跟9岁儿子套近乎,
说,要不你教我拼乐高?
小伙子答:
妈,我看你拼乐高的心情,
和你陪我写作业是一样的,
看不了十分钟我血压就得起来,
你学不会的!
妈妈:???
孩子5岁时,
会觉得父母是那么高大、正确、权威感十足。
孩子10岁时,
可能就会发现,
原来大人并非无所不能、完美无缺。
他们也有各自的毛病。
也会犯错。
自己所敬爱的那个大人,
原来在菜市场上是个贪小便宜的人;
嘴上要求孩子别撒谎,
结果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作假。
孩子们内心会日渐遭遇类似的冲突和困惑。
也开始逐渐有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判断。
原来的仰视,变成平视。
所以,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嫌弃”父母、“推开”父母的动作。
只有推开父母,
脱离父母,
才能走出家门,
走向一个更大也更加真实的世界。
若一个孩子过了十一二岁,
还是认为天底下谁都没有父母好,
哪里都不如家里好玩,
那这个孩子就不需要走出门了。
更不需要长大。
说到底,让父母糟心的那些体验,却原来都是孩子成长的“勋章”。
03
精神分析词典里,
对孩子开始“嫌弃”父母的这个心理变化,
还有一个特别的说法,
叫“理想化父母的破灭”。
这种理想化破灭,
有时候会让父母和孩子同时都体验到不适感,
甚至是体验到暴击。
电视剧《少年派》中,
张嘉益饰演的在殡仪馆工作的父亲,
和她的女儿林妙妙,就有这么一场戳心的冲突。
为了养家糊口,张嘉益不得不去殡仪馆做司仪。
正值青春期的女儿口无遮拦地冲父亲吼:
“林大为,你为什么要丢人现眼!”
当着父亲的面,又跟母亲抱怨:
“他现在干的活有多瘆人,他挣死人的钱!
张嘉益演的这个林大为,
就正在经历父亲高大形象的坍塌。
之前仰视自己的女儿,
如今发现,父母原来不过如此啊。
对父亲的“嫌弃”背后,其实藏着孩子心中的不甘,
以及自己想要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
父母能做的,唯有忍耐。
毕竟自己亲生的,总不能塞回去?
我的朋友大花,也有过类似经历。
当时,大花是去给儿子开家长会。
因为出门比较匆忙,所以没有收拾自己,
穿的衣服也非常宽松、随意。
开完家长会回去的路上,
9岁的儿子直接来了一句:
“妈妈,为什么你不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化妆,穿裙子呢?”
大花一时间愣在了那里。
她不曾想到,自己竟然被儿子赤裸裸地鄙视了。
类似这样的“嫌弃”,零零碎碎还有很多。
大花后来回忆儿子青春期的那几年,只说了四个字:
熬过来的。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都会在心中虚构出一个“理想化父母”的形象。
这个形象,最初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它会引领孩子努力成长为更好的模样。
但是,理想化父母坍塌的时刻,
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困惑甚至愤怒。
父母除了忍耐,
最好还要多给孩子提供接触外界新鲜事物,以及其他人的机会。
这样,孩子便有机会去寻找新的美好客体,
去认同、去学习,去模仿,
然后内化整合,丰富自己。
这个时候,最忌一直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只允许他们留在身边,呆在家里。
04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
我们必须知道,“嫌弃”永远只会是阶段性的。
到足够成熟了,孩子就会知道,
父母虽然不是特别了不起的父母,
但是他们作为普通的父母已经很棒了。
看到这里,或许你还是会有隐隐的担心和疑惑。
身为家长,我们要如何去面对那个可能正在“嫌弃”我们、
想要推开我们的孩子呢?
以下是一些原则性建议:
假如孩子看起来喜欢争辩、爱跟你对着干,
不要觉得是孩子是在针对你。
他们那个蓬勃壮大中的“自我”,不过是想要得到确认,
想要争取自己的空间。
接纳父母和孩子之间必经的这份“嫌弃”跟“看不顺眼”;
努力耐受孩子随时可能到来的挑剔。
不要执着于做个好爸爸、好妈妈,
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
自己生命里的主心骨。
多以朋友的姿态去跟孩子分享你的故事,
你的想法,
而不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
孩子不求助,
就不要轻易干预和提供帮助。
认真对待孩子的观点。
倾听,倾听,再倾听。
最后,目送孩子。
祝福孩子。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在这里。
下面这一段网络流行的话,
送给每一个即将或者已经迈入青春期门槛的小孩:
“愿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喝茶也喝酒。
愿你有勇敢的朋友,有牛bi的对手。
愿你对过往的一切情深意重,但从不回头。
愿你特别美丽,特别平静,
特别凶狠,也特别温柔。”
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