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改变性格,内向的人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无需改变性格,内向的人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她世界 日韩男星 2018-07-25 19:13:38 585



内向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欣然接受自己,不负此生。


“我在很多场合会感到害羞、不知所措,在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中丧失主动性。”


“从小到大,我害怕在多人面前讲话,害怕跟老师交流、跟领导沟通。每当要发言的时候,我就觉得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紧张得快要爆炸。”

面对自己喜欢的工作时,“我真的适合这个工作吗?平时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不太合适。”

你平时是否也是这样呢?




内向不是缺陷,内向者不应被贴标签


有些人主动性很强,热情大方,跟人交流时滔滔不绝,不管对方有没有回应,都是侃侃而谈。


而有些人就很被动了,绝不主动开口,不想挑起话题,即便觉得空气尴尬到凝固,也不愿意抬头瞄对方一眼。


后者一般被称为“内向的人”。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外向性格的人在社交上更为瞩目,这种明显的优势正在影响人们的观念,以及社会对性格的偏好。


在上学期间大部分老师也都相信,最理想的孩子应该是外向的,甚至说外向的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心理学上,艾森克人格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典型的内向性格描述为:


喜欢安静、独处,喜欢自省;

不喜欢接触人,不喜欢团体活动,不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

有些悲观、焦虑、紧张、缺乏自信;

自我关注度比较高,易怒还有抑郁,睡眠不好。


也因此内向的人经常被贴上社交焦虑、自卑、不快乐、没有幽默感等各种标签。



S之前是一家民营企业的员工,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沟通比较直接,业务开展得还不错。


后来换到一家国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因为她自认为是个内向的人,疲于应付各种沟通的事情,她有些应接不暇。


也因为这样那样的不自信,S在新单位的工作并不顺利。


后来办公室来了一位W,因为家里的背景,只想做自己想做的或者想学的。


这让S手足无措——说重了,怕得罪人;说轻了,怕没有师父的威严。期间尝试过各种方式均败下阵。


最后S觉得自己不善于处理关系,不能很好地与W沟通,直接放弃对“徒弟”的管束,让其野蛮生长。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像S的人,不断否定自己,变得越来越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甚至被贴上有人格缺陷、没有交际能力、情商低的标签。


此时,内向者不应该为了迎合去反驳,或者迫使自己去刻意改变,而应重新评估过去,善于通过不同方式发现自我缺陷并找到其带来的积极价值。


重视自己,设立有意义的目标,激发自信心,并释放影响力,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展现你的优势。



内向的人,天生自带光芒


你是否真的了解什么是内向、懂内向的人吗?其实内向的人有很多难得的品质。


内向的人,天生自带光芒。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的社交大人,不是所有人都爱社交,内向也绝对不是一种性格缺陷。


韩国曾经有档节目《被子外面很危险》,节目组邀请到了5位嘉宾共同休假旅游。


这5位都是神级宅男,他们共同特点都是害怕与人交流,能不说话就一定不会先说话,喜欢沉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节目中的龙俊亨,但凡出门前必须要靠在门上侧耳倾听外面的动静,生怕打照面。


本来准备去客厅喝水,结果听到外面有动静,直接躲在房间里,来回折腾了30分钟才喝到水。


因为这些内向者聚在一起发生了化学反应,散发出万丈光芒。


虽然他们都宅,但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每个人的可爱的特点,甚至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面对陌生人时的局促不安,甚至会转移视线玩手机,假装有人打电话或发微信给自己,营造一出很忙的假象来缓解内心的尴尬。


这档节目最重要的一点是,节目组并没有强迫5位嘉宾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强迫他们去交际。


他们的内向、宅,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他们在影视、音乐等方面各有所建树,甚至成为众多粉丝心中的偶像。


在《内向者的沟通课》一书中,作者也提到,内向的性格能够转化成我们的优势,无须改变性格,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只要掌握了转化的方式,内向者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




无需改变性格,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 独立——内向者独处的能力,让其既独立又有自己的原则

  • 忠诚——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有守口如瓶的本领

  • 专注又有深度——内向者能持之以恒地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当中

  • 善于聆听,有同理心

  • 惊人的执行力

  • 谨慎且具有分析式思考能力:通过计划、组织、分析,系统分析,找到答案

  • 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深层次的东西,强调本质

  • 移情能力: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避免与人发生矛盾,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善于妥协协调关系

……


这些都是内向者的优势,因此,我们不需要改变内向的性格,变得外向,只要很好地利用我们的性格优势。


在《内向者的沟通课》中总结到,内向者很想改变自己,他们通过学习演讲,训练说话的胆量,胆子虽大了一些,但日常社交的场景多变、复杂,临场仍然不会应对。


这种硬着头皮做一些看上去积极的展示,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效果并不理想。


作为资深内向者,作者兆民找到一部分答案,如果工作中无法跟对方”自来熟“,无法全程高能、热情洋溢地表达,那么就从对话入手,给予对方一种舒服的对话状态,让对方在短时间内愿意信任我们、敞开心扉。


善用“巧劲儿”的方法同样可以捕捉到有价值的事务,甚至会额外收获不少触动人心的细节。


内向带给内向者的“馈赠”,是不露锋芒的敏锐,是思考缜密的从容,是饱含善意的真诚,是恰到好处的温暖。


这些馈赠能让内向者很好地跟他人沟通,沟通的目的就显得特别单纯而美好。


希望,内向者能够不必羡慕那些天生健谈开朗的外向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全身心的接受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