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门诊】爱情心理学小tip

【心理学门诊】爱情心理学小tip

橙心oh 港台女星 2017-02-18 20:26:35 158


虽然情人节已过,但是爱情的每一天都是big day,祝痴男怨女们能享受爱情的美好折磨。

 

1.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 Alan Lee(1973)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eros)

游戏之爱(ludus)

友谊之爱(storge)

依附之爱(mania)

现实之爱(pragama)

利他之爱(agape)


“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者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


利他之爱者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2.斯腾伯格Sternberg(1986)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love)


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份: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诺(commitment)。


亲密: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份;


激情: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份;


承诺: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份。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三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三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据Sternberg(1986)的说法: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Sternberg(1986)进一步提出:在三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

1.喜欢∶只包括亲密部份;

2.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

3.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结合张韶涵小姐姐的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4.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

5.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6.愚爱∶激情加上承诺;

7.无爱∶三种成份俱无;

8.完整的爱∶三种成份齐聚于一个关系当中。



一些相关效应:


1.吊桥效应——只是心动不是真爱


在美国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实验者让很多男性走过一座位于高处且看上去非常不安全的吊桥之后,然后让他们和同一位女性见面,结果约有八成男性表示见到的那位女性非常有魅力。

 

这就是吊桥效应‟,原因是大部分男性把横渡吊桥时因为紧张所致的口渴感,以及心跳加速等生理上的兴奋误认为性方面的冲动,自以为对那名女性产生了兴趣……


女性身上也同理,在自己害怕惊心胆战时第一个可能想到爱人,但爱人不在时,对面前伸出援手或最靠近的人就会不由自主产生情绪情感的变化。

 

2.契可尼效应——初恋最难忘


该效应的实验中她邀请了32位被测试者参与她的实验,要求被测试者每人都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数工作未加任何干扰状态下,允许被测试者自行完成,另外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让被测试者不予完成。”实验结果发现,被测试者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

 

而在初恋的懵懂中,很多人都美好的认为是要一直互相陪伴,也由于年轻或爱情经验尚浅,结局的时候不是都能整理的很好,多半是中断是伴随着不理解与痛苦,于是这样在你心中未完成的事就会一直积压。

  

3.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希腊神话中王子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但其实大多数的恋母只是对脑海中自己加工的形象,也是许多人对母亲的依赖,女生也会有恋母情结,大家小时候都会有恋母情结。

  

4.黑暗效应——光线昏暗的地方易产生爱情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并且在黑暗环境中缺失的安全感会令人对同伴产生亲近,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5.曝光效应——熟悉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假设玩娃娃机夹到一个超丑的娃娃,你可能会很不喜欢这个娃娃,但是时间久了,每天看个一眼两眼,会发现自己好像慢慢不觉得娃娃难看了。可以说是有感情了,也可以说是看习惯了,反正就是更顺眼了,但是反之可能有时候越讨厌的人时间越久越容易讨厌也不一定哈哈哈。

 

6.投射效应--网恋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网恋时与对方了解不多,幻想成分较多,再加上人们会倾向于按照自己希望的来幻想,会忍不住觉得他应该和我一样。



我知道,

你不知道的自己,

在想什么


橙心oh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