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是下半年电商的重头戏,对于很多卖家来说,应对这场一年中最重要的“战争”,光是“备货”环节就愁煞人。如果对市场预判失误,不仅赚不到钱,还有可能造成积压,把一年的收成都搭进去。但今年因为预售制度的设定,越来越多的企业吃下了“定心丸”,一定程度上的按需备货,让供应链环节发生了很大变化。
“双11”你付了多少件的定金?
点开手机,市民李艾数了数:“15件!”
大到洗衣机、电冰箱,小到洗发水、牙膏,
交了定金,再也不怕抢不到货!
而在供应链的另一头,厂家的心情也笃定了许多,
组织生产从“看天收”变成了“大数据”分析。
博西家电(中国)有限公司是总部设在南京的老牌外资企业,作为“双11”活动中的老手,对于预售制度给供应链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该公司相关人士认为,预售机制对于厂商、电商平台和各个环节的供应商来说是共赢的机会,预售产品可能会占整个店铺“双11”销售的两到四成。
一般来说,预售产品从10月20日左右就需要“上架”, 此时距离“双11”还有长达20天的时间。对厂家、电商平台而言:
通过预售机制的参与者,厂家还可以判断出产品潮流和价格趋势,便于做好次年的规划与安排。预售制度还可以帮助厂家更加有针对性地备货和推广产品,厂家再也不用“赌”库存了。
当然,预售机制也不是完美无缺。厂家仍旧存在一定风险:预售阶段的主动权是在消费者手里,卖家面临着消费者改变主意的风险。
2017年是“双11”的第9年,这一年也被天猫称为“新零售元年”。在新零售时代,数据成了新的生产资料,算法成了重要的“流水线”,生产力发生了最根本的变化。新零售对工业时代传统的、垂直的、封闭的、线性的供应链结构做了一次彻底的打散重组,它将形成未来网状的社会化合作的全新方式。
天猫人士表示,今年“双11”,最大的重点就是“阅兵”新零售。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希
编辑:陈雯珺 刘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