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评FM | 华晨宇张碧晨事件,带给我们什么反思?

即评FM | 华晨宇张碧晨事件,带给我们什么反思?

鸿蒙HOME 内地女星 2021-01-27 09:00:45 1000



即兴评述热点材料:

1月22日傍晚,歌手华晨宇和张碧晨在微博承认,两人育有一女。有网友发现,两人并未在相关微博中提及“结婚”二字,却提到了给孩子“落户”,更有传闻称两人是在非婚状态下共同抚育孩子。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小提示:


1、首先,从“歌手华晨宇和张碧晨”中我们可以知道是有关公众人物的事件,并且他们是非常有流量的歌手。

2、并且我们从材料中可以找到几个非常醒目的词就是“非婚”却“共同抚育”,也就是非婚先育,这就涉及到了法律和道德。

3、结合前几日郑爽事件,为什么他们几个人的私生活却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影响是好是坏?还出现了什么乱象?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思



01
艺人失控


郑爽的代孕一事还没有消散,娱乐圈就又一次“地震”了,华晨宇承认他有个孩子而孩子的母亲同样是大家所熟悉的歌手张碧晨,而在华晨宇大方承认之后张碧晨也是发长文讲述了事情原委,过程就好像是言情小说的剧情一般,既魔幻又幸福。


但是幸福归幸福,对和错是不能混淆的,非婚先育和非婚先孕是不一样的,首先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单身女性生育孩子,单身女性可以生育并抚养教育孩子。


但是,女方非婚生育的行为,是违反计生政策的,需要到计生部门接受处罚。作为公众人物甚至不曾因为道德约束而觉得丝毫不自在,在瞒无可瞒的时候才选择公开,作为艺人,拿着很高的酬劳,却做出一些有悖正确三观的事,小到人设翻车,大到道德沦丧、越线法律,明星效应可不是这个效应,当然,按劳取酬不是问题,不过在巨大流量创造的商业价值下,娱乐圈明星失去对常识的敬畏,才是大问题。


其实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是华晨宇和张碧晨事件,但是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明星在粉丝、流量的裹挟下也变成了被宠坏的“小公主”。这就是整个行业“唯流量倾向”带来的后果:才华本来是个性化的、不可复制的,但在需求多元化的今天,似乎正是在大批量复制本来个性化的明星艺人特质,明星艺人不分青红皂白被批量化生产出来,对艺人的考核和约束日益丧失了标准。这是流量时代特有的造星bug,也是艺人失格意料之外的情理之中。


早年间的此行业市场,明星艺人行事谨慎,攻于术业。他们常常被世人告诫,请无论如何爱惜自己的羽毛。那些人可能没想过,如果有一天明星艺人本身就没有羽毛,又何来珍惜。




02
流量失格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在被偶像迅速迭代的碰撞所牵引。可怕的是,在新旧势力碰撞的漩涡中,在意偶像作品功能性和艺术性的人越来越少,化身“工具人”不断刷高虚拟数字的人越来越多,粉丝借此证明自己的爱与忠诚,把爱豆推到更高的位置,让其更红,甚至在华晨宇和张碧晨一事被报出后,有人发微博客观的评价他们触碰了法律,竟有大量的粉丝在其微博下对发微博者进行辱骂,说他是蹭流量、多管闲事等等,他们并不是再维护自己的偶像,而是在用力的破坏这个行业的生态平衡,其实也有很多粉丝自作聪明以为在保护偶像,其实为艺人本身造成了很多困扰。



而且粉丝圈也存在很多乱象,也就是流量和流量之间的“较量”,比如说拿当红的明星张艺兴来说,他的黑粉和真爱粉都挺多的。之前就已经发生过张艺兴的粉丝把一个素人的女孩子照片挂在微博上,做成那种特别恶心的图片。而且还把联络方式泄露出去,对那个女孩子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还有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潘长江老师不认识蔡徐坤事件,还将其认成吴亦凡,导致潘长江老师微博评论区下面沦陷,并不存在一些人口中声称的潘长江老师在蹭蔡徐坤热度的事情。


所谓的事实只不过是一些人脑子中臆想出来的,用自己黑暗的思想去描绘其他人,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粉圈的斗争,简直堪比一出宫斗剧。而且在华晨宇和张碧晨承认有孩子之后,有人造谣华晨宇出轨,逼张碧晨打胎等等,华晨宇工作室也已经做出了声明否认了此事,这样的事情也是常见的,这些正折射出了这个流量时代的怪状。



03
切勿娱乐至死


几个明星艺人的私生活却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力,持续的登上热搜,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丰富了起来,其次他们是有流量的公众人物,并且有一定的人设,当他们所作出的一些有悖正确的三观的并且触碰到了法律和道德的事时,人设也受到影响甚至崩塌,这种反差让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本身大众过分关注这个事就是一定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别把所谓的演员歌手这些所谓的明星看的很重,另外也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做出的事情造成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只是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吃个瓜,甚至很多人对这些娱乐事件的关注都超过了对当下疫情情况、对英雄事迹、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可以说是“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其实吃瓜是人们心理的即时满足感,是一个虚妄的存在,难道大家真的要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吗?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吗?


我们肯定正当的娱乐价值,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过度娱乐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抗娱乐至死,需要艺术创作者保持对艺术的真诚,同时艺术欣赏者更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审美判断。切勿娱乐至死。




04
全员反思


首先,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作为公众人物,不管有多少流量,都要对法律、对规则、对常识、对素质培养有真诚的敬畏感,把传播正能量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作为自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在泡沫般的美好中收买粉丝,为社会带来不良的风气。也希望行业中加强对艺人素质的关注和培养,完善相应的规矩。


其次作为粉丝,应该端正自己的三观,不要让自己的极端行为影响偶像、影响他人、甚至影响社会,也不要让自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理性追星,追优质星,做理性粉丝,做优质粉丝。


最后,也希望大众可以理性娱乐,这个时代是提供给我们很多“礼物”,但是如果真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这个时代不会更好,只会变坏。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也希望大家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我们都是十四亿分之一,都要对这个时代负责,希望网络平台加强管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流量失格、沉迷娱乐、传谣造谣的成本,也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行业平台和法律构成一个联动的机制,最终使这种现象防患于未然。






往期推荐

收藏、点赞、在看,祝一键三连的同学都能上名校↓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