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老兵王成帮与他的“新战场”

【朗读】老兵王成帮与他的“新战场”

巴州零距离 内地男星 2018-08-02 18:25:12 406


作者:张晓龙 新华社记者

朗读:姚谦(纯粹君)


三伏天里的新疆库尔勒市,才刚9点气温就升到了25℃,更酷热的时候还没到来。毕竟,从这座城市向南80公里,便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


王成帮的微笑。姚谦摄


此刻,82岁的老兵王成帮已离开位于市区的家。他头戴解放帽,穿着没有军衔的老式军装,有些驼背,却步履轻快地向马路另一侧的公交站台走去。倒上两趟车,大约1个小时后,他将到达城南郊区。在那里,一片占地数十亩、树木丛生的苗圃,是这位老兵的“战场”。


王成帮在库尔勒市园林局苗圃为工人们布置工作(2018年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1988年,新疆军区上校军官王成帮结束30余年军旅生涯,带着“雷锋式的干部”等多个荣誉称号和6枚立功奖章,正式退休。


在回到妻子工作的库尔勒市定居后,他在一篇日记中写下:“我正走向新的战场”。


没有了枪炮与硝烟,新的“战场”只有农具、树木与土地。他决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库尔勒的园林绿化工作上。


年轻时代的王成帮。


“当年坐卡车从甘肃进疆,一路上戈壁荒滩没有人烟,直到出现几棵树,才慢慢看到了村庄。”那时起,王成帮就懂了一个道理,“有树的地方,才有人。”


自打王成帮退休后,库尔勒的住宅小区、河道沿岸、绿地公园,凡是需要植树造林的地方,似乎总少不了一个穿着军装的身影。


2001年,王成帮又申请成为库尔勒市园林局苗圃一名不领工资的工人,带领另外7名工人在苗圃育林。


记者在库尔勒园林局老苗圃基地促膝交谈王成帮老人的故事。 姚谦摄


当时,新疆各地多植杨树、榆树等,树种较单一。为丰富园林景观,王成帮找专家、查资料,将法国梧桐、小叶白蜡等十余种苗木实现本土化种植。


王成帮在“新战场”上高歌猛进时,不幸降临。2005年,他被诊断为肺癌,生命只剩下6个月。


“我不怕死,就觉得苗圃才刚有些发展,现在死了太遗憾……”他一边做着痛苦的治疗,一边在医院过道走路锻炼,病患们都悄悄议论起这将死之人的异常举动。


半年后,王成帮的病奇迹般好转。他拖着尚未痊愈的身子,又钻进了苗圃地。


育苗过程中,王成帮曾意外发现一株特别的柳树。它的树干青绿,冠幅如伞,一入冬季,柳枝金黄。“新疆冬天缺少颜色,最需要这样的树!”他从树上掐下枝,进行大规模培育。


郁郁葱葱的“成帮柳”。


这种柳树后来被市政府命名为“成帮柳”。目前,经王成帮培育的“成帮柳”已到第11代,总数超过1万株。入冬后,库尔勒人一眼就能认出摇曳在寒风中的“成帮柳”,那一抹金色与绿意,已是城市的标志。


王成帮老人在新疆电视台演播大厅录制“书香天山”节目时,读“塞罕坝精神”片段。 姚谦 摄


库尔勒市原园林局副局长时强说,过去十几年间,库尔勒市先后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成为南疆最宜居的城市,“这里面,饱含着王老的汗水。”

初步估算,仅过去10年,王成帮就带领苗圃工人植树育林近20万株。


经年累月的体力劳动,在这位耄耋之年的老兵身上留下了痕迹。他的皮肤被阳光曝晒得黝黑,双手爬满了被枝条刺破的伤口。


王成帮却不以为意,照常每天上午10点到达苗圃,扛着4斤重的坎土曼(锄头),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中午吃些从家中带来的馍馍、牛奶和鸡蛋,在地头简易棚屋里打个盹,翻起身来接着干活。一直到晚上7点,才收工回家。


作为军队正团级退休干部,王成帮月收入过万元,生活得却极其节俭。衣橱里只有9套旧巴巴的老式军装,一身行头,总价不过百元。


2000年初王成帮捐款现场。


如果哪里受了灾、哪位苗圃工人得了病、哪里的孩子上不了学,他知道了总要捐些钱。多年来,他为各族困难群体捐款超过10万元,捐出的物资不计其数。


从一个在旧社会讨过饭的苦孩子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个军事指挥员,王成帮说:“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现在就想着咋样给党和人民多干点事。”(完)


= 联 系 我 们,加入我们 =

电话:19809960136
Q Q:402331638
微信:daxiangyaoqian
地址:中国 · 新疆 · 库尔勒
微博:@大像微电影姚谦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来源:库尔勒影像

监制:陈琛

审核:熊光伟 

责编:申波

编辑:沈阳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