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氏头条】丛氏家族简介

【丛氏头条】丛氏家族简介

丛氏同宗网 内地男星 2022-04-12 11:38:43 2068
丛氏同宗网

丛氏同宗网为全国最大的丛氏文化传播平台,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丛氏同宗网"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丛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丛氏宗亲交流。网聚天下丛氏,传承丛氏文化,传播丛氏正能量。







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姓氏,人口较集中,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寻根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伊耆氏,出自帝尧时期枝国首领丛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国名纪》及《姓氏考略》、《庄子》等记载,相传上古帝尧时期有崇(今河南登封)、枝(今湖北宜城)、胥(今山东淄博)、敖(今江西上高)四个古国。

  

丛,就是其中枝国的首领,因此称作“丛枝”。这四个古国原本都不在帝尧的联盟势力范围,而帝尧为扩张势力,征伐了这四个小国,不久即高奏凯歌,这样,枝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帝尧的势力范围内的一个诸侯,丛枝亦从此成为帝尧属下之臣。

  

在丛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丛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西汉时期车骑将军金日磾,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池北偶谈》记载,金日磾当时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十四岁时即为汉军大将霍去病所掳,成为汉武帝刘彻廷下一名马夫,以后为汉武帝所赏识。

  

后因金日磾指挥匈奴俘虏为大汉王朝铸金人以祭天,所以汉武帝特赐其为金氏,名日磾,封为车骑将军。

  

汉武帝去世时,遗诏金日磾与霍去病之弟大将军霍光共同辅佐汉昭帝。金日磾尽忠职守,不敢怠惰,后因功被封为秺侯。他的子孙后代从此累世在大汉朝廷为官,传历七代,直至王莽篡权、西汉灭亡之时方逐渐衰落。

  

金日磾的后裔子孙后来逐渐迁居于丛家岘(今山东威海文登),遂以居地“丛家岘”之“丛”字为姓氏,称丛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丛氏正宗。

  

丛氏族人大多尊奉金日磾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姬姓赵国丛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丛台,又称武灵丛台,位于今河内省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西侧,占地三百六十余亩,始建于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执政时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它由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连接非一,故名丛台”,或称武灵丛台。

  

赵武灵王,公元前340~前295年,名赵雍,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作为的诸侯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赵肃侯赵语之子,周显王姬扁四十四年~周郝王姬延十六年(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勇于革新,奋发图强。

  

赵武灵王发现,当时赵国的将士们穿着宽袖长袍,乘战车作战,行动不便,而胡人紧衣短袖,利箭快马,行动灵敏。于是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学骑射,对作战方式进行改革,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就是赵武灵王顺应历史潮流、勇于学习外族长处的一大创举,被传为千秋佳话,历来为人称道。这座丛台,就是赵武灵王为休息娱乐和观看操练兵马而兴建的。

  

据史书记载,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名扬于列国。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文人,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多次游览丛台,赋诗赞咏。但是,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变化。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公元1500年)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其中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遇地震连台毁坏。如今人们所见到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修建的,当时是为了了望远方,以便统治县城,以后又进行过重修。

  

现在的丛台高二十六米,南北皆有门。从石狮雄踞的南门拾级而上,右侧的台墙上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展示了丛台的地理形态。南门外,矗立的石碑上镌刻着当代文豪郭沫若在1961年秋登临丛台时题写的诗句;北门内,迎面立着清朝乾隆大帝在公元1705年登丛台的题诗刻石,都赞颂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业绩。

  

相传,到公元八世纪末叶唐朝德宗李适执政时期(公元780~805年),忠臣吏部尚书梅伯高被奸相卢杞诬陷遇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脱后,到大臣陈东初(一称陈日升)家假为家僮。

  

陈东初与梅伯高结交甚密,是同年科举挚友,是前任吏部尚书,梅伯高出任吏部尚书就是他的保举。在梅伯高被害后曾血祭祀挚友。后来他终日寻梅伯高之子不见,心里一直非常难过。这一年,陈东初与妻子儿女在梅花盛开时饮酒赏梅,暗祝梅花如开得更盛,梅家则复仇有望。不料,当天夜里风雨交加,所有的梅花几乎都被摧残,陈东初见状大失所望,准备弃家入山。

  

陈东初的女儿陈杏元来到梅花前祝福,而梅良玉亦在梅花前暗自祝愿。第二天,果真梅开二度,陈东初大喜。在梅花二度开放时,陈东初终于得知自己家里的仆僮即梅良玉后,欣喜若狂,便将爱女陈杏元许配给他。

  

后卢杞又欲加害于陈东初,便奏明皇帝将陈杏元封为御妹嫁至外邦,并将陈东初夫妇下到大牢中。被迫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则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泪一程血地行至邯郸,双双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泣血哭别。

  

这段感人的历史被世人记作《二度梅》。传说,在梅良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丛台之名为姓氏者,称丛氏,世代相传至今。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长白山先民传》记载:

  

满族丛尼勒氏,亦称崇吉喇氏,满语为Congnile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自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还有一说为乌苏里江流域)、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等地。后有蒙古族、回族引为姓氏者,蒙语为????????或????????。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回族丛尼勒氏多冠汉姓为丛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丛枝、金日磾、梅良玉。

各支始祖

山东丛氏世系:据学者丛喜密转丛禾生年谱之《丛氏先代志略》记载:丛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始金氏,汉大将军敬侯金日磾裔,避曹魏乱,于黄初元年来(文登)地处丛山中,因以丛为姓,且名其山曰:“丛家岘”……因宋末金元之乱,必有一二世失考,与今族谱世系不能衔接,惟族谱所载始祖讳德佑……《丛氏先代志略》记载:丛氏原来姓金,是汉将金日磾的后裔。因东汉末年避曹魏之乱,于黄初元年东迁不夜居住,并且改为丛氏,因地处丛山中,其住地命名为丛家岘。又因为战乱,前代宗系失考,明朝修宗谱遂从丛德佑开始。丛氏先宗世系不全,是丛氏的一件大憾事。丛氏的祖先曾几次修谱,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把断缺的部分补上。近几年来,丛喜密兴于丛氏宗族资料的研究,力图理清世系丛氏为金日磾之后裔,金日磾又是汉武帝赐姓为金氏,那么金日磾就是丛氏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赏为第二世、金常为第三世、金涉为第四世、金汤为第五世。按《金日磾传》记载:金汤为汉平帝和新莽时人(公元前7~公元23年),向后推算,是迁至山东文登改金氏为丛氏的始祖,可能为金氏的十三世。现虽不知其十三世祖的名讳,但其世系大体可定。据文登北山村的老人讲:过去文登丛氏宗祠中供奉的最高祖名叫“金尼”,金尼之下皆丛氏。如果确有“金尼”其人的话,应该是改为丛氏的一世祖的父辈,那么金尼就是十二世了。又据史料记载:东汉献帝时(公元189~220年)有金祎其人,乃金日磾之后裔,他反曹被斩,金祎到改姓丛氏(公元265年)相距四十五年,相当于两代人的年数,由此看来,金祎就是十一世。据此可见:从金汤到金祎,中间相隔五世。年数为一百七十年。用六代均之,每代二十八岁,附合人口繁衍规律。据史料载,丛永为四十五世,宋朝大观年间人(公元1107~1110年),从十三世到丛永,其间有南唐时人丛鐇(公元937~975年),丛鐇距丛永相隔一百三十二年。用六代均之,每代为二十二岁,也附合人口繁衍规律,由此而推,他们之间相隔五世,丛鐇可推测为三十九世。从丛鐇向上追溯到金氏的十三世,中间有六百七十二年,用二十六世均之,每世为二十六岁,附合人口繁衍规律,由此看来他们之间相隔二十五世,在这二十五世的漫长岁月中,丛氏再未出现在史籍中。丛太为四十六世,南宋绍兴时人(公元1131~1162年),从太到丛璆,金贞祐时人(公元1213~1216年)相隔五十一年,是两代人的年限,因此丛璆应定为四十八世,从丛璆到丛德佑,元至元时人(公元1264~1294年)又相距四十八年,那么丛德佑当定为五十世,这与《丛氏先代志略》所说:自丛永至丛德佑有一、二世失考的论点相吻合。由于断代之原因,过去修谱,唯从丛德佑算起为一世。造成金、丛世系混淆不清,丛喜密经过考证,把金、丛二氏的世系形成了一个整体顺序:一世金日磾:汉武帝、昭帝时人,公元前134~前86年


三世金常

汉元帝时人,公元前面48~前33年,四世金涉:汉成帝哀帝时人,公元前32~前8年五世金汤:汉平帝、新莽时人,公元前7~公元20年……


十二世金尼

三国时人,公元221~264年。十三世丛□□:晋泰始时人,公元265~?年待考,金氏一族东迁,改金氏为丛氏之始祖……三十九世丛鐇:五代南唐时人,公元937~975年……四十五世丛永:北宋大观时人,公元1107~1110年四十六世丛太:南宋绍兴时人,公元1131~1162年……四十八世丛璆:金贞祐时人,公元1213~1216年……五十世丛德佑:元至元时人,公元1264~1294年 丛 永:乃汉左相金文靖公日之四十五代孙也。自魏曹丕僭号,文靖云孙以勋旧苗裔避乱东迁。至晋泰始年间乃至不夜丛家岘。所姓丛氏遂家焉。文登之有丛氏自此始也。传至宋大观元年,吾永祖始卜着棋山柳林茔而环葬焉。永公生二子,长泰、次宗(应为宇)。是为长峰北山丛氏始祖。莪秘:祖母林氏生二子:长述谦,次述汉,原居山东登州府文登县柳林庄,吾二世祖述汉,祖母岳氏,生四子:长子长远,次长福,三长信,四长茂,吾三世祖长信,祖母隋氏,生二子:长文德,次薪德,吾四世祖文德,祖母王氏生四子:长赐福、次赐禄、三赐祯、四赐祥,吾五世祖赐福,祖母温氏生一子永茂。次祖母柏氏生二子:次永盛、三永槐……是为辽宁海城丛氏始祖。


迁徙分布

综上所述,丛姓来源有两支:一为金日磾之后,一为丛枝之后,但由于丛枝之说为传说,至今史学界、考古界也不能详尽说出其地域所在,又限于资料有限和见诸史端之丛姓人物鲜少,其繁衍播迁的进程不甚清晰,无所考据。而金氏改丛姓则充诸史料。还有一说原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迁山东时尚有少数留居,故山东丛姓与西安的一些金姓原本是一家。后西安金姓因避仇,其裔孙后有改为丛姓者,是为陕西丛姓,但人数较少。丛姓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据地而生,即山东文登丛家岘为其繁衍中心,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兼之所历社会动荡不安,盗贼横行,官匪一家,致使民不聊生,丛姓人口的增长受到抑制,由于山东文登处胶东半岛一隅,三面环海,不可能进行大规模迁衍。但也有少部迁而得势者,如南北朝时期,丛姓出现了第一位影响较大的名人丛鐇,官至滁州刺史。后还发展兴盛为许昌望族。因许昌地处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元历朝除盛唐外,战火几度焚烧这片土地,故丛姓也有随众南迁避乱于南方各地者,播迁方向应是先华东,而后中南,再西南。而世居文登之丛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只能在山东半岛各地小规模迁衍,当然,丛姓在华北各地的零星迁徙是存在的。明初洪武年间,因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分布在山西大同、阳泉等地的丛姓并未受到大的波及,故丛姓也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湖南等地,所以如今洪洞丛姓仅十人。明代,文登丛兰官至右都御史、三边总制漕运总督、工部尚书,丛文蔚为隆庆进士,丛叔模为诗人。清康隆盛世时,广纳各族人才,大兴科举,文登丛大为、丛洞、丛坛名登两榜,江南江宁、如皋(皆属江苏)连续有丛澎、丛方函亦举进士,并在当地成为名门。元末明初丛姓以有两大支迁往河北、辽宁。晚清民国年间山东半岛诸姓渡海闯关东谋生者甚众,而文登紧邻威海等港口,出海通道便利,于是丛姓也有随众渡渤海,在葫芦岛登陆,移居关东者。如今,丛姓分布甚广,有今之北京,上海,苏州,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菏泽、昌乐、东平、平度、平邑、辽宁之朝阳、沈阳、大连、清原,黑龙江之哈尔滨、牡丹江,内蒙赤峰、呼和浩特,吉林之长春、延吉,山西之大同、阳泉,陕西之韩城,湖南之益阳,广东之韶关,贵州之都匀,四川之合江等地,亦有少数丛姓经荣成而徙高丽(今韩国)者。当然,丛姓以山东人口为最多,其山东丛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丛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

  

丛氏族人以山东人口为最多,其山东丛氏人口约占全国丛氏人口的80%以上。丛氏族人以文登为源起,历经数千年风雨,如今仍大部在文登周边地区生息繁衍,诚为罕见。

  

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姓氏,人口较集中,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属于较罕见姓氏。当代有超过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丛姓族人分布在山东省,还有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黄骅,山东东平、昌乐、平度、平邑,辽宁清原,山西大同、阳泉,陕西韩城,湖南益阳,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


郡望堂号

丛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许昌县,三国魏时设置,治所在许昌(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文登北齐置 。


【堂号】

丛姓以“许昌”、“文登”等为其堂号。


宗族特征

①丛姓无论是丛枝之后,还是金日磾之后,抑或他族改姓,是中华姓氏丛姓的重要一部,不可分割。

  

②丛姓以文登为源起,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如今仍大部在文登周边地区繁衍,为他姓所不可比拟,诚为罕见。

  

③从北魏到明,丛姓见诸史册者甚少,其千余年的沉顿是何原因造成的,至今还是个谜,待有识之士去考证吧!


宗文登

丛姓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姓氏,但在海内外都有分布。不过无论是哪里的丛姓人,大都会说自己的原籍是山东文登。

  

原文登市文化馆丛树乐:丛姓啊,它是因为在文登由金姓而改为丛姓的,所以丛姓都源于文登。不管到了哪里去,都是从文登出去的。所以天下丛氏宗文登。

  

要说文登丛姓的来历,就得从西汉时匈奴人金日磾降汉说起。因为后来的丛姓,是金日磾的子孙迁到文登后改为丛姓的。

  

原文登市文化馆丛树乐:丛姓是金日磾的后代。金日磾呢,他是匈奴人,是匈奴休屠王的王子。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因为匈奴不断进犯中原,汉武帝就派霍去病去征服匈奴,那么金日磾就降了汉了。降了汉以后就没入皇门养马。他14岁的时候开始养马。有一次汉武帝要阅马,就是检阅马养得怎么样。出来当时是嫔妃两侧很多,很多养马的人牵马的时候,眼神都花红柳绿的看,眼都是左看右瞧的。唯独这个金日磾牵着马很严肃,目不斜视地牵着马走过殿,汉武帝的面前。汉武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左右,问他是谁?他说他是休屠王的太子。这样汉武帝当时就把他封为马监了。马监实际就是养马的一个官了。汉武帝当时就赐姓为金,就叫金日磾。

  

后来,在有人试图谋杀汉武帝时,金日磾由于救驾泰有功,从马监而封侯,成为朝廷重臣。金日磾的后代在晋朝太始元年,因为得罪皇帝,被削去爵位,整个家族逐渐迁到现在的山东文登一带,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将自己的姓氏由金姓改丛姓。丛姓在历史上出过一些著名人物,如明朝时曾当过尚书的丛兰,辛亥革命时期的英烈丛琯珠、丛琦珠丛环珠兄弟三人等等。


相关作品

《丛氏源谈谭》主编丛松坡: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朝工部尚书丛兰。丛兰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少年时苦读诗书,经过考试考中进士。官到尚书后辞去官职回来了,告老还乡。就感到对这个封建王朝的失望。丛兰对姓丛的有个遗训,他告诫他的子孙,只准读书,不能做官。丛兰回来之后呢,一直到明朝之后再没有做官。诗书很有些出名的,比如说有几个诗书非常有名的名人,但做官的没有。他们都是耕读世家

  

如今在台湾各地也有不少丛姓后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来自山东文登。在文登丛氏后人编辑《丛氏源谈》的时候,台湾丛氏后人也寄来了很多资料,一起修撰丛氏的姓氏资料。

  

《丛氏源谈》主编丛松坡:台湾丛氏人口,据现在他们统计要有1000多户吧。跟我们有联系的现在也有几百人。他们现在正在联系成立一个台湾丛氏分会。而且准备组团来文登,做一次祭奠祖宗的拜祭,明年春天开始。


家谱文献

山东文登丛氏族谱,(明)丛思绍等编,明嘉靖四十年辛酉(公元156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丛氏源潭,(清)丛仲隅等编,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山东昌淮永安荘丛氏合谱序,(清)丛希祥等编,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河北沧州丛氏族谱,(清)丛懋勋等编,清同治三年岁次甲子(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丛氏族谱,(清)丛振儒等编,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朝阳市木头城子镇郑杖子村、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海邑大丛家谱,(清)丛鹏翔等编,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辽宁海城丛氏支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长峰北山丛氏支谱,(清)丛纶绪等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丛氏族谱,(清)丛思绍等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山东巨野丛氏家乘,(现代)丛丰滋等编,1988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再刊丛氏宗谱,(现代)丛松坡等编,199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山东黄县王村阎家丛氏家史,(现代)丛立平、丛立曾著,1999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山东招远丛家族谱,(现代)丛玉才登编,2004年计算机激光照排版。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文登市博物馆。

字辈排行

山东牟平丛氏字辈:“承先延毓庆昭德绍芳辉”。

  

山东昌邑丛氏字辈:自二十一世起为“传延怀明训”,二十二世为“兴顺乐书田”,二十三世为“兰萝忻滋浦”,二十四世为“湖鸿悦临川”,二十五世为“秉谦维殿阁”,二十六世为“建修锡珍源”,二十七世为“翰儒昌拜后”,二十八世为“连芳汝绍牟”,二十九世为“承先仁义礼”,三十世为“常美孝忠全”,三十一世为“温良恭俭誏”,三十二世为“思泽卿秀贤”,三十三世为“旭晖英苗萃”,三十四世为“昭教育童娟”,三十五世为“盛庆环宁穆”,三十六世为“乾坤序平安”,三十七世为“善科勤勇慧”,三十八世为“河汉远秋千”。

  

山东文登、辽宁海城丛氏字辈:“莪述常德赐永茂三槐枝盛起登科甲文邑锡羡堂发福及有庆忠臣宏仕赓”。

  

辽宁朝阳丛氏一支字辈:“焕振先庭运新联喜起芳宝光开若丽良产毓丕昌”。

  

辽宁朝阳、安徽丛氏一支字辈:“国长庆(珠)树滋培日龙章锡宠年伦常敦自厚昭穆序相传”。

  

辽宁丹东丛氏字辈:“德显继世永宁常福志新万懋启国裕际克思秉文”。

楹联典故

八言以上通用联:

累叶衍云仍,堂构重新,祖庙恢基隆孝飨;

清芬光俎豆,簪缨继起,文山挺秀毓英灵:

山东文登丛氏宗祠大门对联。卅载宦游,每念井里桑麻,远隔豫章缺祀享;一官辞去,窃愿春祀秋尝,近随亲族荐馨香:山东文登丛氏宗祠厅堂联。

历史名人


丛 鐇

:(公元937~975年),许昌人(今河南许昌)。著名南北朝时期滁州刺史。


丛 兰

:(公元1456~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大臣。官至明朝南京工部尚书,谥赠柱国太子少保。自幼聪敏好学。无处买书,手自抄录,往往“夜诵达旦”。经、史、兵、医、数等无不探讨。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登进士,官户科给事中。时中官汪直梁芳等弄权,先后以排斥、拉拢等手段,迫丛兰就范。丛兰坚贞不屈。明弘治十一年上奏《清宁宫灾六事疏》,提出“今日之务在惜人才、慎举措、惜畿民、抚边戍、警怠玩、去贪残元恶”,揭发中官梁芳、陈喜、汪直、韦兴及侍郎林凤、太常卿崔志端等奸党罪恶,使其被废,丛兰晋为兵科右给事中。中官何文鼎因直言获罪,丛兰又“合台谏救”,因此触怒皇帝而下狱,但志不稍挫。事明后,晋升通政史司右参及左参。适逢北疆有警,受命经略紫荆、倒马各关塞军务,精心设防,挫败入侵者,致敌酋小王子断右臂而逃。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晋右通政。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被派往延绥等地规划边务,兼粮储、屯田、抽选军丁之任。见边塞弊端很多,赋高役重,民不聊生,多有弃逃他奔的。为去弊固边,丛兰不肯阿谀弄权的刘谨,上谏《边塞军务十事疏》。刘谨怒,欲加祸于丛兰。幸而刘谨不久被诛,丛兰晋升通政史,又选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宁夏、陕西等三边军响、粮储。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大同有警,进右都御史,总制宣化、大同和山西偏头、宁武、雁门等关隘军务,上奏《修设塞堡以防边患疏》。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改命总督槽运,兼巡抚江北。丛兰力除漕运旧弊,建立新章则,著有《漕运录》传世。为了救济灾民,上奏《再乞天恩给银两亟为拯救疏》并截取槽粮数万石赈济饥民。这期间,水曹主事王銮,因亢直触犯上司入狱。丛兰上疏,王銮获释。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中官刘允以迎佛使乌恩藏(西藏中部僧人,号活佛),征调船只五百余艘,役民数万人,百姓苦不堪言。丛兰急奏《取回出使内臣刘允疏》斥僧佛无益,是误民之术,论劳民伤财不利国家安定之害。四年后,解漕务职专任巡抚。时宁王朱袁濠反,丛兰移镇瓜洲。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晋阶资德大夫,勋正治上卿。这年冬,升南京工部尚书,时年六十四岁。明嘉靖元年获准告老还乡。次年病逝,葬于文城东北隅。丛兰生在明朝中叶,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迭起。从政三十余年,刚正不阿,勇斗邪恶,以直言善疏、敢斥权奸而闻名。共上疏谏三百余篇。其中一百一十篇辑为《丰山奏议》六卷。作为明王朝忠直之臣,丛兰曾率部在河南镇压了白莲教赵景隆起义,还在庐凤滁和等地镇压了刘六(刘宠)起义。


丛 磐

:(公元1485~1551年),字益安,丛兰之子;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官吏,学者。母邢氏封夫人。尚书以进士起家,为时名卿,乡里世次家有谱,赐兆有碑铭。君出生于成化乙巳闰月十八日,年六十七,嘉靖辛亥九月二十七日而殁。殁后六十日而葬,在赐兆之次。其治命曰:必蓝伯子铭我墓也。孤仲楫衰绖来告,惟我先君子与尚书同为九卿,而田获拜于床下,及田被放东归,君岁时遵海而南,访于少劳山中,世讲其好,不忍以衰病辞。志曰:君夙有异质,记诵开敏,才藻寯颖,声名藉藉,从宿儒名士游,动履语默,咸有法度;布衣韦带,与寒士等。尚书以御寇功,当阴子。君曰:磐已食廪于庠矣,请以与仲弟砻。尚书曰:汝嫡长也,于令甲为宜。君固辞。后尚书以考绩,又当阴子。君又固入让其季弟。尚书知其志不可夺,叹息而许之。后有司贡士,刘瑛为正,而君次之。宪台以君之文优,曰丛磐可贡,君恳让之。宪台曰:让,美德也;从之,以风竞者,君复厚赆之。盖君之志期于取世科,而乃屡不合于主司,亦无愠色。后选贡例行,君乃膺选入太学,而进修益力。见时之养友党,饰诈伪,以取时名者,辄远避之。初,尚书屡使将指,北至上谷、云中,西至三秦,南至两淮,君常侍官邸,清苦慎密,不通请托馈遗,此在君为不足言,故皆略其为某某也。夫贵介公子,不自检束,而贻辱其亲以抬台评者比比。故一时称有家法者曰:丛氏丛氏云。仲氏为湖州通叛,季氏为上林苑监丞。君需次家居者几二十年,无少竞进意。有司屡劝之,乃赴铨试,授巩昌府通判,监督甘肃军储事,单车之任,揭前后所统钱谷出纳之最于壁,取簿书列于案,自阅手披,刳剔弊,根源窟穴,毫发必尽。官属吏胥,承命不暇,事以大治。甫三月而疾作矣。君恳请于抚台察院求去,台院慰留之。而退志益坚乃褒饬许之。令巩昌致尽,君复固辞。台院叹曰:若丛氏之恬退不苟,可以厉贪振懦矣。归来自号龙湾翁,结茆于万石山以居。子弟从游者多至成材,视所居之乡如其宗党奖与善者,过者,俗为一变。薄于自奉,厚于宾友。有过访者饮洒啸歌,纵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从容竟日。每岁大祲,赈贷至倾庾廪,无少计惜。邻里之疾病、婚嫁、丧葬有弗给者,不侍告而周之。君才足以责成,谋足以经远,然不得大试于事。故可传载者少,而有识者惜之不能已也。娶于邑之许氏,同德偕老,生子四人:伯栋、仲辑、叔模、季格,读书世其业;女二人:适某某;孙子九人;孙女九人,尚幼。铭曰:孚我家人,维孝既友,都彼一乡,悔亡无咎。难进易退,令名不朽,永閟幽宫,爰利其后。爰配于社,春秋俎豆。


丛大为

:(生卒年待考),字祥子,号尧山,明朝少保丛丰山之孙,自号携雪老人;山东文登人。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丛大为幼年颖异,有神童之目。后以清顺治乙未进士,除江南句容县知县,清操骨鲠,莅任未久,以谗褫去。去官后,丛大为寓居句容之崇明寺,与野叟老衲及邑中文士相款洽,意泊如也。而句容百姓泣诉当道,置簿设柜助之金,里民供薪米相望于路,有七旬老叟匍匐五十里负米献者。石城名士周铭赋“浩浩歌”赠之。有“苍生倘命穷,吾道甘蹉跎”之句。后迨公论昭雪,丛大为遂无仕进意,常往金陵、华阳间泛秦淮,登木末亭、雨花台诸胜绩,赋诗见志,箫然尘盍之外。旋里后仍好不倦,贯穿经义子史,与赛勺海、毕亮四,以诗、古文词为东海宗匠。丛大为工草书、诗文,为书名所掩,去今二百年邑人争宝其翰墨,诗文鲜有存者,仅余携雪堂诗草一卷。携雪堂者,丛大为罢官后以携雪老人自号,盖取孟郊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意。诗格遒丽近柳州,其草书由智永千文入上企晋贤于大令契之尤深,玉骨冰姿,逍遥纸上,逸若仙,静若禅,其跌宕取势处若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而丰韵潇洒又若瑶草琪花,迎风绰约。以僻处东陲,故不显于世,惟寓居崇明寺时,求书者盈门,金沙蒋虎臣笃爱之,丛大为之学能见其大,故发为词翰,迥异流俗。其论学书曰:悔臣心发而天风反,善言发,而荧感退,天人非二致也,箫韶奏而凤凰仪,机心生而鸥鸟去,物我非有间也。曾子依山而吟,山鸟下翔,师旷鼓琴百兽率舞,未有成而不应者。又曰:一日子而亥,一岁春而冬,一生少而老,存此心如过独木桥,如御逸马,子如俯悬崖,如见大宾而对上帝使主心常存,客气听命则病根自除,方为第一流人。若徒制其外而不从事于内,譬操万斛之舟于江海中,遇狂风巨浪,舍舵而唯篙橹是仗焉,吾见其危。又曰:尝凭高俯视人世,云树市廛,苍茫万井,何异部娄蛭穴翳蓊蛸纲,欲于此中迷恋缠绵亦大可哀。殊不知向上有泼天大路步步登高,引人入胜,无圣凡古今,大丈夫须是大开眼界,千仞翱翔。莫倚门傍户埋没一生,先生著作散失,今所见者,仅此百余言,然亦可见其安身立命独契精微之旨,故脱离尘网名韁,游心于天地万物外也。丛大为不仅以诗名而深于诗,自三百篇后楚骚汉魏六代全唐靡不研涉。其论诗贵自然,鄙雕镂,尚真厚耻浮簿,崇大雅去僻怪,于古独好十九首陶彭泽,于唐独好少陵青莲左丞左司诸家,旧读书东园有东园草,屡岁公车有尘中草,辛卯放棹吴越有南游草,乙未出燕都有泥中草,丙申谒铨洎华阳署中有昨非草,藏于箧不以付梓,而但梓其被馋以来数章,丛大为曰:吾有所志也,一志悔一志存,悔者非悔守官之静而悔不量之入,存者非存吾诗为抚掌之资,而存句人有爱棠之诚。名以携雪,避俗之意深矣,读者于此观世变焉。石城周铭有浩浩歌赠丛大为:“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胸中邱壑藏江海,不用拂枕归山阿,君不见,百里曾能羁一凤,宁能傲吏卷秋萝。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丈夫得志当封侯,空山何处听吟哦,君不见,陶令门前五株柳,作赋归来岂有他。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苍生倘命穷,吾道甘蹉跎,嬴得青山作几案,饶有玄湖涣墨波,诗成字字生秋雨,仰天长啸思何多。尧山句容遭误,居民泣诉上台,置簿设柜助金,此古今罕觏者,公论昭雪,淹留句容,寻胜地访胜友,书扇吟壁坦如也,远怀漫赋。弹城产瑰玮,天下士与知,有目乐飞鹏,枳棘分江湄,河桥两岸断,岐路野云垂,山城姑射宰,瘗鹿传口碑,玄冥旌亮节,故教具锦滋,暮鸦啼寒树,山猿哨晚飔,井里心太古,公庭代泣悲,慈母囊风雨,公箧助金赀,市虎垂将白,投杼无可疑,迟回稽岁月,二仲醉三卮,逍遥访禹穴,看竹乐不疲,憩宿选别业,江烟生静帷,有客求鹅书,盈箱积绢丝,登龙争骇汗,接踵丐诗辞,青史传奇烈,才名因祸驰,为怜西园竹,遥望日迟迟,佳节花开日,晴宵月上时,何得遽归来,酌酒赓新诗。丛大为留句容屡以诗字赓遗,江南求书者盈门,事变中具见高淡,因家音久稀,感而有赋:“峰壑通吟兴,书鹅走雾烟,披襟啸朗月,把酒向青天,千里埙篪隔,十年风雨怜,疏窗梅影到,仿佛伊人前。”


丛占螯

:(公元1792~1879年),字卓之,号瀛石,卒谥文荩。著名清朝大臣。祖籍山东省文登县,其先祖移居辽宁省朝阳市(现朝阳县梅勒营子乡嘎海图村)。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卒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终年八十七岁。丛占螯幼年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因束修不备曾偷读于学外屋檐下,塾师感而召之。其后学业大进,除研读《经》、《史》、《子》、《集》外,尤善论武。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乡试中举,清道光十五年按例在举人会试三次未中者当中挑选官员,以优异成绩考居一等。吏部任命丛占螯为江西试用知县(俗称大挑知县),历署金溪、弋阳、会昌、南丰、赣县、泰和、万安等县事,所至有政声。继而替补会昌知县,调补赣县知县,提升吉安府、莲花厅同知。时值太平军席卷大江南北,所向披靡。江西清军望风逃遁,城池相继陷落。清咸丰五年,丛占螯以赣县孤城坚守三月之久,卒保一方平安,立下军功,在当时清政府地方官员中可称一枝独秀,朝廷大加褒将,提补赣州知府,赏戴花翎。奉旨以道员资格尽先补任道员职。挂布政使职衔,封赠为“中宪大夫”(从四品)。晋封存为“通奉大夫”(从二品),享祀“名宦祠”。丛占螯为官清廉,断案如神。至今流传下许多感人轶事。其中尤以处理会昌县、胡、许两宗族世仇积案最为突击,既说明为官者“清”与“贪”泾渭分明,也表现其非凡才能。于除夕之夜仍奔波于办案,经调解,使两姓各退霸田,化干弋为玉帛。公也在诗词中流露出民安官乐之意境。丛占螯七十四岁告老还乡。依然精神矍铄,读书不倦,纵情山水,安享田园,借诗词以言志。教家人以守分。现存《萃选佳诗文集》一卷(手抄)。丛占螯与丛宾谷、丛南轩祖叔孙三人唱合之作,公存遗诗三十六首,词四首。其中以即事书怀为最佳。诗意盎然,情真意切。丛占螯胸怀豁达,急公为义,同治五年。回原籍文登祭祖拜宗,恰逢族人丛归昌等依“优老堂”旧址筹建宗祠。资金缺,举步维艰,公目睹此景,慷慨解囊,捐白银二百两,以竟此业,同时又与族长们共议祖茔,祠堂祭典大事,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章程,承前启后,该章程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因时局动荡而废。又鉴于族大枝繁,子孙命名混乱,丛占螯遂与族人共议确定了二十个命名之字辈,这就是目前山东文登一带及外迁族人仍在使用的行辈命名二十字之由来。为丛氏全族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功莫大焉。


丛泮林

:(公元1850~1929年),字鲁泉,号馨山;原籍山东文登,明永乐二年迁沧州。著名清末民初贤士。父讳懋勋,太学生,妣氏张,太学公一生乐善乡里,至今称之。丛磐山生而颖异,幼禀庭训,十九岁入州学。后师事南皮汤馨甫、葛子周,学业益进,顾久秋闱,屡荐不售,旋因家道日微,遂绝意进取,仅以教读终。丛磐山为人则慷慨任事,亲友每有急难,激于义辄亲赴之,乡邻有争,多来就质,丛磐山披肝沥胆以为开导,迂无状者则厉词斥其非,显言摘其隐,恒予人以难堪,然人能深谅其心,有事仍来,终亦无怨之者。丛磐山又好悯人之穷而苦于无力,每至岁暮必就村中极贫者,暂假以资,俾负贩谋赢余,于孤寡则酌为资助,以行其心之所安,而其任劳任怨艰险不辞者,则尤在公益,所居丛家庄与东光南皮连境,中介宣惠河,夏秋时常因水酿巨案,丛磐山既屡陈大府蒙派董修浚,又以宣惠何水患由运河东决,运河决由山东两闸杜塞,遂因癸丑大水,辗转邀求省会议员,陈说情形,请政府修补运河东堤,开浚山东四女寺闸,而一方之水患以消。清末停科令城乡立学堂,丛磐山以本村地瘠民贫,建设无力,议每秋劝捐粟米,历四年而工竣,因为诗六章纪之,夫吾辈身生斯世,无论所施广狭,要期有益于人而已,丛磐山虽伏处一乡,而治水兴学,使父老庆其安居,子弟得以有造,斯殆仁人君子济世之事,而平生可以快心者与,然其天资素超,淡于名利,吾沧高士张君汉槎,所谓避秦居主人者也。民国元年省会选举,初选时,亲诣丛磐山劝驾,丛磐山掀髯大笑曰,吾侪老态若此乃与少年争逐耶,张君曰,君不出吾栗亦不写径去。丛磐山晚年,杜门谢客不谈时事,惟日与幼孙说唐诗以自遣,年逾七十,身犹强健,丁卯季冬,忽自谓精力不足,是时先生固无病,子兰芳深异之,请医家姜笃斋诊治,丛磐山谓笃斋曰,子能治病能治老乎?人苦不知足,论阳历吾年八十,尚何所求,后事早已予定,勿召僧道,勿讣亲友,子孙遵命行之可也。自是问疾者日众,丛磐山高谈若平素,既而神渐减,气渐微,瞑目遂逝,然则先生之风至此远矣。丛磐山逝世于民国十七年农历1月18日,终年七十九岁。配李氏,子兰芳,清附生能读父书,孙四:多闻、多助、多益、多福,所著有《畿辅水利》四卷,绘图疏解于直隶河道甚详,余与先生为归姻,知之久,今者援笔表墓,不禁叹老成典型之已渺也。


丛琯珠

:(公元?~1912年待考),字燮臣;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京成立同盟会,丛琯珠为第一批会员。丛琯珠生而豪爽,性果敢,尤具大无畏精神。居恒语人曰:“余生平无他长,惟事无巨细,但知勇往直前,从无退缩意,成败得失,在所不计”总角就外傅,便异常儿,弱冠补博士北子员,即隐隐以天下为已任。时国家尚以科举取士,丛琯珠虽亦规规于制艺,然心窃弗善焉,芸窗课余,便留心经世宰物之学。壬寅秋,徦赴乡闱,考入师范馆者,山东第一次创设师范学校。翌年春,清廷选士子之优秀者,赴日留学,额定四十名,丛琯珠与焉。时值中日战后,内政紊乱,外交日迫。丛琯珠每见致乡邦父老书及家报中,不数语必道及国事,声泪俱下,殆有出於不及觉者。留东洋二年,诸同学纷纷毕业归,丛琯珠怀远大,复由同文书院递补升早稻田大学,精研政治经济两科,且借联海外志士,为他日恢复祖国计。适孙中山先生至日组织同盟会,遂以介绍入会,致力革命工作。凡数年,迨毕业回国,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农历8月,武昌事起,丛琯珠急奔济垣,与同志蒋洗凡、王鸿一、徐子鉴诸君,义激鲁抚孙慕韩,宣布独立,遥为声援。未几,清廷诘责,独立取消,丛琯珠见事不可为,不得已东归,冀养晦待时,完成初志。是年冬月初旋里。农历12月1日,文城光复,农历被举监时民政长。任事半月,涤荡万烦,与民更始。当时文登民众目光狭隘,兼受奸人煸惑,遂聚众反抗,于农历12月21日麕集邑城,昼夜环攻。当事之激烈者,咸主痛剿;丛琯珠独以乡愚无识,不忍加兵,于12月22日夜开西城出走让避。迷失道,行至邑西十五里之胡家庄,已黎明,被匪围击,丛琯珠尸骨粉齑,并被燃以煤油,毛发无存。呜呼,惨矣!夫以丛琯珠数十年之苦心孤诣,方期为国致用,百端待理,胡设施数日,少出绪余,而经纶满腹,热血一腔,竟断送于一般负刍之手,岂天心之犹未厌乱耶?抑贤哲挺生,反于造物之忌耶?不然,何一代英畏,下场乃如斯耶?吁!不可解已。


丛培枬

:(公元1879~1912年),字敬斋;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家世业诗书,为邑望族。丛培枬尤倜傥不羁,乐人之乐,忧人之忧,有古任侠风。丛培枬幼时喜学大将帅,部勒群儿,为战阵戏,诸父老见其步伐整齐,皆器之。及就塾,闻师讲蛮夷猾夏事,辄仇然曰:“我辈非神圣苗裔乎?而臣妾于夷狄,是奇辱大耻也,是可忍孰不可忍!”其激昂慷慨,已奋不顾身。习制艺,往往独抒已见,借题以发其不平,虽屡被红勒,终不肯束缚于绳墨。丛培枬十九岁时,奉命应童子试,比入场,则喜笑怒骂,率尔完篇。同人有勖以前茅者,则应之曰:“是朝廷愚黔首之术,恶足以笼络英雄豪杰,吾不愿入其彀中也。”一试之后,遂绝意进取。日孜孜理家事,盖其志不甘小就,而欲大有为,又无从假手,故激而出此耳。丛培枬居于乡,凡邻里有婚丧事,无不竭诚相助,以一身兼其任。亲族有困管者,则为之设法谋生计,或助以资财,无德邑。邑缙绅以为能,皆援之使勷办公务。是时清政不纲,国势日蹙,老大神州,将为波兰朝鲜续。丛培枬蒿目时艰,常投袂而起曰:“大丈夫不能拨乱反正,为国民造幸福,是世间之蠹也。生何益,死何惜?”每欲出外游历,与海外诸志士一通声气。顾太翁时以循谨为训,抑制之,使不得出。会武汉起义,天下响应,烟台光复,鲁省独立,丛培枬与邑之同志,谋取拥岳令宝树反正,与烟埠相犄角,以为百七州县之倡。犹未及行,而省垣之独立取消,丛培枬不得已,乃与诸同志于1912年1月19日立军政分府,光复文登,公举丛琯珠总其事,而以丛培枬为会计主任。是时库帑如洗,捐款未齐,而开办各费,刻不容缓。丛培枬以一身周转其间,得无匮乏,一切出入,无不核稽精当,数日之间,事渐就范。不意乡愚无识,揭竿斩木,环起攻城。丛培枬闻变,急登陴指挥,授军人以守御之方,而匪徒之内应者,聚众夺门,门启匪骤入,丛培枬急挥军士自城下,连发数弹,殪匪四人,夺火枪数支,匪稍退,城门复闭。然仍环攻不息,城中流弹如飞。丛培枬日夜奔走于其间,绝无惧色。邻佑有恐其被伤而欲藏之者,丛培枬辄嗔目曰:“此何时耶?吾宁为国捐躯,不愿蜷伏灶隅也。”复巡城如故。乘间仍兼顾簿书,不使有纤毫误。越两日,城陷出走。同行者有族弟丛琦珠,病甫愈,步履艰难,丛培枬不忍弃之,扶持以行,乃与军队相失,且迷道。及明至莲花顶,丛培枬与族弟同被执,褫服拷掠,惨无人道。而丛培枬终不作一乞怜语,且骂之曰:“尔辈甘为奴隶,足责,所可恨者,吾文登父老子弟为尔害尽矣!”先是匪入城,尽焚志士庐舍,至是复将丛培枬面缚悬之县署堂楹,丛培枬乃顾谓同时遇难者曰:“为国为民,牺牲身家,俱无遗憾,独恨这及见共和之成立耳。吾先逝矣!”一叹而绝。时阴历辛亥年农历12月23日辰时也。午后家人往敛其尸,犹面目如生,耳下及右肋下有孔洞然,盖枪弹伤也。噫!非常之事,不能责诸章句腐儒。如烈士之投笔请缨,气概超凡,天殆生是使造共和世界也。乃既生之,复摧折之,使不得竟其功,是何意与?然国家亿万年和平之局,卒因此一腔热血而成,烈士在九泉下亦可以无憾矣。终年三十三岁,无子,以侄钟浩嗣。


丛玳珠

:(公元?~1912年待考),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丛玳珠先世居城内,后避嚣因徙宅焉。其父西岚先生,好读书,尤精医学,其疗人也随症诊治之,无弗瘳,不计谢金,华元化之高远,不少让焉。生其兄弟四人,丛玳珠最长。丛玳珠幼颖悟,授书成诵,即不忘。稍长,习文章,下笔辄洋洋洒洒,豪逸奔放,有不可一世之慨。识者伟之。丛玳珠弱冠后,读太史公游侠货殖各列传,慨然曰:“士生今世,不能挟策怀刺,运经济以治国,又不能持筹绾笄。工心计以兴家,曷以为人矣!”因是且读且商,用度日充。交游日广,一时兴学之士,无不与之深相结。遂排众难,出私财,尽义务,而任校董之责。所立初等小学一处,乡人相与非笑之,共目为破天荒云。丛玳珠则不少顾忌,津津焉,遇人导引。方以为教育普及之日,胥村夫壮汉尽是父子兄弟之倚,彼秦肝而越胆,方凿而圆枘,何必过虑其不相亲不相入哉!然而嫉之者深矣。武汉起义后,登州各属渐次光复,文登之义士,亦群然袒臂而反正之。丛玳珠倡言于众曰:“境内有乡人日受其害而不觉悟,且惟视其意指以作定向之针者。不剪除焉,不能巩治安之根,而不绝扰乱之迹。”皆笑以为迂,置弗论。丛玳珠后被任为靖海卫石岛等处总稽查。就职后,实心视事,不稍假借。乃越月而匪徒竟暴发矣,蜂虿四集,丛玳珠猝然被缚,勒诣城内,囚之死室。无何西关尽处,枪声轰轰,死者七人,而丛玳珠与焉。是日,天地惨淡,风霾怒号,视丛玳珠则无惧容,无软语,纵声大笑向天而呼曰:“天职尽矣!所未了者,留俟归魂补焉可尔。”及恢复兵东下,前军隐隐有跃午而道之者,匪徒见之,惊窜无地。众哗然曰:“凛凛义气,烈烈英魂,无愧矣!”呜呼,是耶非耶?理诚无之,事或然欤!光复后,其兄弟死者三人:丛珉珠、丛玢珠。


丛玢珠

:(公元?~1912年待考),丛玳珠之叔弟;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丛玢珠少读书,慷慨多义气,不拘拘于章句之间。佐其史玳珠办学,实事求是,惟恐不适于用。居常语人曰:“吾侪樗材,不能涉重洋,研新学,凌轹诸大注洲,以雪国耻,抱歉多多矣。胚胎不成,萌芽不生,初等之予备,文明之结果也。得佳子弟而滋养之,嫉妒虽多,何恧焉?”以故任劳怨,木木然若无知识焉者。反正之将次呈露也,丛玢珠从容进言于其兄曰:“昔先祖宫保兰公经略紫荆关时,曾在大同阵上,手射杀渠酋长小王子,坐此满清盗窃神器以来,吾从氏无大兴起者。数百年来,祖若宗剃发之辱,余小子誓必一湔洗之。时至矣,不猛起且终踬焉?”乃共踊跃而与于光复之举。事定后,丛玢珠任靖海卫秘书兼侦探员。日不停趾夜不停笔,烦剧纷扰,精神倍长。月余,未一见劳乏态。一日,刺得匪徒攻城耗,蹈险觇实,丛玢珠遂遭毒手。死之日,丛玢珠跳踉大骂,目眦尽裂,口噀鲜血,状狰狞若恶鬼。匪徒转相告语曰:“丛氏子烈矣哉!至今一梦其状,辄忐忑终夜,令人惊悸欲死。”当日之情态,善写真者,不难于意想间得其仿佛矣。是日死义者,又有丛璐珠、丛树本诸子。


丛珉珠

:(公元?~1912年待考),丛玳珠之仲弟;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丛珉珠生而英伟,有小时了了之誉。十余龄,患耳创,脓秽淋漓,积年不愈,坐聋废读。经理家事,性至孝,且忠厚有长者风。亲戚族姓缓急,悉方便周济之。最得西岚先生心,朝夕不离其左右。丛玳珠之言学也,丛珉珠心更热。以为已未获多读书,俾季弟分年毕业,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万一有成,亦可吐寒俭之气。以故嫉之者,与丛玳珠相伯仲,丛珉珠不计也。辛亥革命爆发,文登内治之扰乱,非顽民之能自发也,昧事务之荐绅,无见识之村究,公然谋自卫之乡团。陡然发现葛吕总局传单,且注遇有剪发之徒,格杀无论等语。暴桀子弟遂起仇视学堂矣,崮头之教室焚毁,学童囚虏,丛珉珠见其父身被重创,面血模糊,呼跳踯躅,愤不顾生,因与其弱小弟并遭擒缚。一时累累,囚总局之冷室,十有八人,坐待处死。俄中变,忽驰禁任自去留,西岚病剧,以为无生理也,则置之。人语丛珉珠曰:“被囚者散且尽矣,曷速去!”丛珉珠泣曰:“吾父未卜吉凶,弟幼稚,吾安所适乎!”越二日,乃又被捉,旋毙于城之东北关外。同时死者二十二人。丛珉珠疾呼曰:“死则死尔,恨不能留我双睛,伫立看鼠辈食何果报。天乎天乎!吾父倘生全,吾心安吾职尽矣。”未浃旬日,其弟玢珠亦及于难。


丛蓉滋?

(1910—1972)山东省文登市文城镇北宫村人。少将,第二炮兵副参谋长。1926年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到威海卫盛记栈果品杂货店当店员。两年后,回家乡放养柞蚕;又两年,在文城开办成衣店。此时结识了共产党员宋澄和其他进

  

步人士,接受革命思想影响。一九三七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任第二军小队长、副中队长。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所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丛蓉滋在六十三团任副连长,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十九旅六十二团连长。10月16日,日军“扫荡”胶东,投降派赵保原张步云部由平度北犯,与八路军五支队激战于平北大青杨。丛蓉滋指挥部队猛打猛冲,重创敌人。战后,升任六十二团二营营长。1941年2月,东海军分区的部队改编为五支队二团,丛蓉滋任三营营长,化名毕永之。收复牙山战役后,升为二团参谋长,后任山东纵队第五旅十四团副团长。1943年调任胶东军区第三分区参谋处长,后任参谋长。翌年8月,参加秋季攻势作战,配合主力十三团向大泽山敌伪据点旧店、 大田突击,全歼守敌5个连。1947年,升任西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参加胶东保卫战,奉命打阻击,每天只许敌人前进5公里。他不顾重病在身, 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取得阻击战的胜利。1948年4月,参加潍县战役。后升任西海军分区司令员。1949年,指挥部队配合第三野战军参加了解放青岛的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胶东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1950年4月改任华东军区警备六旅旅长。1952年7月,任第一00师师长。1954年后,任第一炮兵学校校长、炮兵技术学院副院长、炮兵基地司令员。到任时,基地一无所有,带领指战员在深山老林中扎帐篷,开山辟岭,创建了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战略导弹基地。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9年1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参谋长,分管工程建设。1971年底,抱病去东北检查工作,回来后,晕倒在党委会议上。1972年4月5日,因患癌症逝世。


当代名人

丛珊

中国内地著名女演员,1962年5月19日出生在山东青岛的一个文艺工作者家庭。自幼在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成长,受到艺术的熏陶。父母都是昆曲演员。

  

1980年,十八岁的丛珊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舞台表演。1982年,20岁的丛珊因《牧马人》一炮而红的光芒以及后来在《良家妇女》中演技备受肯定。她在《两个人的房间》中担任起女主角和策划人,在《五颗子弹》里担任监制。

  

她凭借《牧马人》1982年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在1992年在亚太电影节(韩国汉城)上获特别友情荣誉奖。

  

曾获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提名并加入中国电影家、戏剧家、电视艺术家协会。


丛浩楠

青年男歌手,1983年5月生,山东威海人。早年参加各种歌唱选秀比赛,2008年在由江苏卫视主办的《绝对唱响》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并签约华谊兄弟;2009年先后发行个人单曲《再见时光》、首张个人专辑《青出于楠》,取得不俗成绩。


丛培信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39年生于威海市长峰村,毕业于威海一中,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64年毕业。1964年至1973年于北京电影学院任教。1973年入伍,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担任演员至今。

  

在二十部电影电视剧中饰演重要人物,并亲自导演或联合导演了《火之情》、《从硝烟中走来的士兵》、《宝镜》、《土之情》、《大决战》等电视剧。曾担任《三个失踪的人》、《二泉映月》、《绿荫》、《夏明翰》、《望子成龙》等故事片的副导演。


丛中笑

法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法方向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春市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等。

  

丛长福 男,1941年10月生,辽宁新金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编辑部研究员。曾任 哈科大高教室副主任、哈理工大编辑室主任副主编、校高教学会理事兼秘书长、机械部高教 学会理事、黑龙江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省大学语文教研会常务副秘书长、系全国 学习科学研究会会员、全国汉字现代化研究会、省思维科学学会及学报研究会会员。专业研 究方向是高等教育学,所括高教规律及管理、大学教育及成才道路、学习科学研究反思维科 学等国家教委、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出版专著10部,代表作有《高等教 育新论》、《中国改革十五年成就概览》、《大学生成功之路》、《大学生学习指导》等。参研各级课题发表论文70多篇,主要有《毛泽东社会科学观探身长》获1993年全国“毛泽东 与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均不分等级),主要内容被国内出版的社科、教育、管理等5部 当代巨著收录;《大学教育与成才道路研究》获机械部三等奖;《扩大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 活力研究》获国家教委三等奖;《按邓小平教育理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获省教委、省高教 学会一等奖;《现代大学制度的办学原则和管理模式》发表在中国高教学会会刊上,获省教 委、高教学会一等奖,该文被中国高教学会、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三家主编的当代教育巨 著《中国教育管理精览》收录;《建立自我激励机制的进校办产业发展》获国家教委、中国 教育报征文三等奖;《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加强大学生德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获省教 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发挥版权协会作家全面贯彻著作权法》获省新闻出版的优秀论文奖;还有《关于建立书评估相一致的教学体系探讨》、《谈高校办学的综合效益意识》等。

  

丛广民 男,1935年11月生,吉林省洮南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5年 赴美国麻州大学聚合物科学与工程系进修,1986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所 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学位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广东省化学会 理事;《应用化学》、《高分子学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合成化学》杂志的编委 。曾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参与研究成果“简易的GPC研制”获吉林省科 学大会奖,“碳纤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顺丁橡胶的研制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骨干参加的研究项目“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获国防科委重大 成果三等奖,“活性碳纤维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废旧聚烯烃塑料造粒新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专利1项 ,目前已公开专利2项。主要著述:《Upper and 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b ehaior in thermoplastic polymer blends》;《studies on the blends of CO?2 Copol ym er III》;离聚体水基微乳液的研究—聚苯乙烯离聚体微乳化过程相反转的特征等。







丛氏学霸·定制书包

行走的丛氏名片#身体力行最好的丛氏传播教育#



如果孩子在成长期间,父母能够将丛氏文化融入在孩子成长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建立起个人与姓氏渊源的情感连接


那长大后无论身处何方,都有内心的归属感和力量。

让孩子从小认识丛氏来源,将这份认祖归宗的家族情怀刻骨铭心。



FOR

丛氏

 大小两个尺寸/多种颜色可选 

# 大号 78元 # 

# 小号 68元# 


规格/

型号

适用年龄

大号

30

42

16

小学~中学适用

小号

26

34

14

小学适用

单位:cm

注:以上尺寸为实物手工测量,尺寸数据仅供参考,因测量方式不同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实物为准。


藏青色

绿色


红色


#  自助下单购买  #

长按识别小程序·立即购买

(长按识别小程序·立即购买)



或添加客服人工下单咨询

 请加专属客服 


 · 长按加我 ·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