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夫
来源:吹咵咵(ID:cuikuakua)
朴树唱《送别》现场失控大哭、中兴42岁程序员坠楼,最近的新闻,不由得让人感慨人生。
人到中年,回首往事,各种滋味涌上来的时候,特别容易把持不住。
有位同学和我说:无论怎样,千万别去怀疑生活。因为生活本来就是难的。
面对生活的煎熬,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赎的武器。
Part
1
44岁的朴树,又哭了。
前两天,在录制一档节目接近尾声时,他摘掉耳麦,唱起那首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送别》时,情绪突然奔溃,直至双手握着话筒,深深埋头,彻底哽咽。
网上流传的那段3分多钟的画面中,朴树在翻唱前自言自语的一段话没剪辑进去:
我感觉有时生活像炼狱,特别煎熬,但即使这样唱起最悲伤的歌,也是一种享受。
有人说:人到中年却活得还像一个少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我不知道,不惑之年的朴树口中生活的“煎熬”确切是指什么?众所周知,他之前患抑郁症,长期为写不出满意的歌苦闷不已。
这位不言言辞、稍显自闭又自卑的民谣歌手,曾在公开场合表达他对歌词作者李叔同的向往与敬意:如果《送别》歌词是我写的,让我死在那儿都可以!
得承认,朴树一时或此生都做不到。于是,他反反复复翻唱,一遍遍致敬经典。
毕竟,若要是写一本《中国现当代音乐史》,李叔同填词的《送别》一定会收录进去。它应该能传唱百年,几代延续。
《送别》这首曲,其实来自美国。它原名叫《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中文名《梦见家和母亲》。它产生在19世纪末,最早是由美国作曲家奥德威吸收黑人的演唱而创作。
这首通俗曲子,吟唱了人最基本的情感元素:家园和母爱,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曾风靡一时,后来随着战争结束才逐渐沉寂。我替大家找来,放在这里。
好的音乐从来不分国界,20世纪前后,《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漂洋过海,从美国传到了日本,被改编成下面的这首《旅愁》。
民国,天津富家公子李叔同,在日本听到了这个版本。回国后他以他的古典文化素养与积累,填出了今天的《送别》。上世纪80年代,经典电影《城南旧事》的配曲选中了它,从此在内地更为经典化。
一首曲子,能传唱一代人,不易。能传唱几代人,更不易。当不分国界传唱两三个世纪,魅力可见一斑。也许,偏执而完美主义的朴树哭泣,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懑,对自己枯寂的灵感而痛心。
也有可能,是他唱《送别》联想到过往种种“煎熬”的生活,触动了最深处的心弦。总之,出道近20年来,朴树过得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截至目前,他只出过3张音乐专辑。
在创作最新一张音乐专辑《猎户星座》的过程中,朴树公开坦承了他的心迹。
直到上个月,才确信,真的会有这张唱片。从最初开始梦想着拥有她,到现在,开始为她寻找一张图片,十几年就过去了。我想,这一定是我一生中最困惑最艰难的十几年。在最初的浑浑噩噩的那段时间,我什么都没有,哪怕一个音符。我无法面对那样一个自己,只能靠赚钱与寻欢作乐来忘记她。那时,我还算年轻,意气风发,骄纵,自命不凡,总想证明些什么,又想拥有一切。
与此同时,世界翻天覆地,人民与时俱进。我也到了那样一个年纪,所有轻飘飘的,都摔到地上,冷酷地摆在面前。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让你快乐,你能为它承受多少。前所未有的混乱,一切都坍塌了。那时,你什么都做不了,只有等待时间过去。修复,重建。就像治疗一场大病,或等一杯浑水变清……
一个男人,懂得自省是弥足珍贵的。在追求“经典”的路上,我们有时需要承认自己的虚妄。对煎熬报以正视,对无能报以泪水,对虚妄报以反省,身为歌手的朴树如此坦荡。
生活中,我们不断地遇见,又不断地失去。于是乎,每个人不愿放弃需付出的代价,就得承受朴树口中那生活特别的“煎熬”。它来自自我瓶颈的围困、才情与灵感的枯竭、与生活的种种持剑恶斗……
朴树唱哭的《送别》,又何尝不是“送别”他自责又自省的过去呢?
生而为人,我们该怎么面对“煎熬”,这正是我所关心和自问的。
Part
2
大多时候,我们每个人在“煎熬”中都是一座孤岛。
不是圣徒的我们,看清自己挣扎过的灵魂,才足够清澈明亮。就在看到朴树唱哭《送别》这段视频的那天,我坐到电影院,看了最近热映的油画电影《至爱梵高》。
18时15分夜场,有一对恋人坐下不到5分钟即离席,偌大的影厅剩我一人包场。豆瓣评分虽然去到9.2分,但坐在影厅感受到票房,发现在内地这真是一部尴尬的电影。
没有读过欧文-斯通那本著述失实却畅销无比的《渴望生活——梵高传》,我只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想在荧幕上看看梵高。而且,我狗屁不懂“后印象主义”。
但是,影片中通过他人口述呈现梵高身前在现实中的种种“煎熬”,触动了我。
梵高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身为牧师的父亲对他家教甚严。母亲并不在意这个红发孩子,也几乎未倾注过过多的亲情。28岁以前,他做画商不成,做牧师又通不过考试,甚至当他拿起画笔试图去当一名画家时,还是一个对19世纪“印象派”狗屁不通的小白。
这个性格孤僻却怀揣善良的荷兰年轻人,在与父亲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他是家庭的弃子,是不被看好的孤人。他甚至违背基督教教义,道德败坏一厢情愿地爱上了身为寡妇的表亲。
当他去到巴黎寻找理想与慰藉,同样不被大家云集的绘画艺术圈待见。
他唯一的挚友,是愿意接济他的亲弟弟提奥·梵高。他频频满怀歉意,不停地给弟弟写信借钱。在贫困交加的现实生活里,梵高爱上了他廉价请来的妓女模特,唯有在她身上,能感到一丝温情。
但即使如此,这桩“恋情”仍然不被认可,它是败坏道德的,有辱家风的。梵高在一次次的受挫与煎熬中碰撞:田野写生被流氓捉弄、请好友高更同住切磋画技闹掰,而画作一幅也没有卖出去过。
这位众人眼中的“疯子”,在内心唯一升腾的,是对生活的渴望和绘画独到的见解。他在跟弟弟的通信里,雄心勃勃地写到: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种子正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有的人像一缕烟,而有的人则是一团火,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处处“煎熬”里,梵高是人间的一团火。
这团火,一直烧到梵高割掉自己的耳朵。烧到他37岁那年提笔出门,死于一声至今成谜的遥远“枪声”。
在极尽灿烂绚丽的星空下,这位生前煎熬无比以致割掉自己耳朵、死后却大红大紫的糟糕中年人,用咒语般的预言证明了他写给弟弟的心灵独白:
在世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是无名小卒,一个无足轻重,又讨人厌的样子。这样的人现在,以及将来,在社会上都难有容身之处。总而言之,我就是最为低贱的下等人。
可是,就算这已成为了无可争辩的事实,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作品昭示世人,我这个无名小卒,这个区区贱民,心有瑰宝,绚丽璀璨。
所以,煎熬对于一个人都是不幸吗?至少梵高不是。
Part
3
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极端“煎熬”的环境里不曾自暴自弃,我总会想起一个人,他叫顾准。
不是《小时代》里的顾准,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顾准。是一个在文革年代妻离子散,却一直在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顾准。
顾准,上海人,生于1915年,年轻时参加革命,解放后任上海财政局长。后被撤职,并先后两次被打为“右派”,曾下放到河南商城、息县“五七干校”参加过劳动改造,死于“文革”。
上世纪90年代,《顾准文集》《顾准日记》先后出版。在中国的知识界、思想界刮起了“顾准旋风”。
有学者说,顾准其实是“文革”最“煎熬”的日子里,拆下自己肋骨当作火把,用以照亮黑暗。
6年前还在大学时,当我读到顾准记录1959年—1961年那三年特殊时期的《商城日记》时,震颤不已。至今,教科书并不愿真正承认那一段历史。
然而,总有一种记录,展现了历史的细节。顾准,就是这样的人。他记录劳教岁月中的煎熬,记录挣扎,记录死亡。
前晚、昨晚均早睡,未能入寐,为食物欲念所苦。前几天,曾出现过一些衰弱和卑微之感,卑微是从千方百计仅求一饭来的,我是否变得卑鄙了?我偷东西吃,我偷东西吃……(顾准《商城日记》)
那三年,人在一个个死,一批批死。
柳学冠家母弟同时死了。
杨柔远母亲死了。
夏伯卿家死了。
张保修家死了。
八组黄渤家中,老婆,父亲,哥哥,二个孩子,在一个本月中相继死亡……(顾准《商城日记》)
当听闻妻子在“文革”中喝下用来消毒的药水、死状极惨时,他在日记里偷偷记下:
我就去打饭来吃,吃了几口饭,悲从中来。脸伏在饭盆上失声大号……但我还是抑制住,努力要把饭吃完,我要活下去……
我要恢复我的精力,节约我回京的时间。我还要工作,我要保存自己。我还要战斗。而这个战斗不会是白费的,至少应该记下一个时代的历史,给后来者一个经验教训……(顾准《息县日记》)
今天,我们似乎很难想象顾准当年书写时的煎熬。他为保存自己生命感到深深愧疚,那意味着自己无情地抢夺他人的生存机会;但他又不甘于时代没有“痛思”,也许顾准宽慰自己个体唯一能与时代对抗的,便是文字记载。
但是,他没能等来曙光。
1974年12月3日的风雪之夜,被认为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者顾准,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里悄然去世。离世那晚,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妻子已自杀,原因可能是在家中帮顾准销毁积存多年的手稿、笔记一事被揭发。她的遗书上有“帮助反革命分子销毁材料罪该万死”的字样。而顾准的五个子女,则在1966年底就写信与他断绝关系。
顾准临终前唯一的心愿,是能见上子女一面。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在一张预先写好“我承认,我犯了以下错误……”的认错书上签字。经朋友们反复劝说,他含泪忍痛用颤抖的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流着泪对自己的学生说:“我签这个字,既是为了最后见见我的子女,也是想,这样,也许多少能够改善一点子女的处境。”
然而,直到临终的那一刻,他的5个子女,没有一个去看他。
“我已经原谅了你们,希望你们也原谅我。”这是他留给孩子的最后一句话。
所以,我相信朴树唱哭《送别》前所说的那番话:生活有时就像炼狱,特别煎熬。
但无论是朴树深埋的哭泣的脸,还是梵高割掉的耳朵,抑或是学者顾准临死不得见的妻儿。在煎熬中,我们唯一能自赎的武器,便是渴望生活本身。
即便一时的懦弱,又何妨。正如一位网友所感叹:谁不是一边被生活压榨,一边又努力地活着?即便是看破红尘的李叔同,不也在临终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吗?
更何况,凡尘如你我?
来源:本文首发微信公号吹咵咵(ID:cuikuakua),作者一夫,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 还可以看 -
你只有先了解严歌苓的芬芳年华,才能够更好地看懂《芳华》
江歌案开庭一周:陈世峰不死,我们都是陪葬者
又一个孩子没了!已致8名儿童死亡!快检查你家里有没有这样东西!
下个20年,我敢预言,这种生活方式一定会成为主流!
笨鸟文摘 (bnwz2012)我们是新榜2016年500强之一。先飞之笨鸟,文摘之精华。选文交给我们,时间节省给你。合作微信/QQ:5630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