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精彩电影,订阅 品读电影百态!
说到演技出众,长相一般的内地男演员,你最先想到谁?
黄渤?
黄渤演技没话说,但是长相很突出,并不一般。
迷叔最先想到的是这个男人——王千源。
1994年出道至今,王千源已经参演过几十部影视剧,但好像冥冥中就要多接受考验一般,直到2010年后才被观众熟知。那时,他已年近不惑。
由于长得不够好看,王千源大多时候只能出演不起眼的小角色,在圈里摸爬滚打十几年,始终默默无闻。
俗话讲,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用在王千源身上再合适不过,经过多年打磨,他的演技终于在《钢的琴》里迎来爆发。
当初导演张猛拿着剧本找到王千源,打算拍出来压制成DVD“自嗨”。谁曾想,这部低成本国产喜剧,竟成了2010年华语影坛最大惊喜!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满足女儿的梦想,联合朋友造了一架钢琴的故事。
面对这样的角色, 许多演员第一反应都是找准父亲与工人双重身份的平衡,在角色转换上做文章。王千源觉得这样做远远不够,他想要赋予角色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呈现出现实与精神的强烈反差。
别人开奔驰,陈桂林只能挤公交,但这样就代表他就低人一等吗?现实生活或许如此,但精神层面绝不能这样。于是他拍戏时腰板挺得很直。
虽然穿个破西装,围个破围脖,但陈桂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百老汇十六星级的舞台听世界一流的音乐会,留着胡子,很绅士。
王千源说,身上的服装道具都是美工创作好的,但人家不会给他讲该怎么演。一件破旧的衬衫、简陋破败的屋子,每一个场景,每一抹色调都是为了表现什么,都需要自己去琢磨。
“你作为演员就得有能力去捕捉他的这些东西。”
霸气台词:“你少拿幸福吓唬我。”
甚至连走路姿势这样微小的细节,他都本着“点点滴滴,都要去创作”的理念,也思索了好久。
片中有一场戏,陈桂林认识到自己不能给心上人安全感,突然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又孤单了。走在街上的时候,在昏暗的灯光下,王千源的脚就晃来晃去,正像电影所表达的:人生路漫漫,漂泊亦坎坷。
王千源说:
我的表演就在这种若隐若现当中左右徘徊,人生就是一次漫步——这是我表演的语境,我的表演需要夹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夹叙夹议。
《钢的琴》后来饱受好评,王千源也凭借陈桂林一角,顺利拿下中美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8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以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演艺生涯迎来转折。
按照常理,如果一个演员凭借某角色获得认可后,都会延续这样的表演风格。套用在王千源身上,他应该继续出演积极乐观,富有理想主义的角色,加深观众印象。
结果,他偏不。
在《绣春刀》一片中,他的形象180°转变,从开朗、外向的普通百姓瞬间变为内敛沉稳、不苟言笑的大内高手。
整部电影中,王千源都演得很隐忍,不着痕迹,却又苍劲有力。其他演员在镜头前都试图吸引观众注意,只有他躲在一边不声不响,沉静如水,丝毫不抢戏。
迷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庆功宴一场戏。心中百感交集,却又不能为外人知晓。此时,上司问他“怎么,有心事?”他挤出一个笑容,嘴角微微一提。
李安导演说过,好的表演不一定要抢戏,而是互相配合演戏。王千源在《绣春刀》中的表演,正应了此话。
迷叔最欣赏王千源的一点,是他从不安于现状。经历了《钢的琴》到《绣春刀》的转变后,他再次颠覆自己,将“抢戏”进行到底。
没错,迷叔要说的就是《解救吾先生》。
还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一次,王千源要挑战的是犯罪凶徒张华一角。他到底演的有多好?
套用一句刘德华的评价:没话说。
一个演员,到底能为自己的角色付出多少,王千源给出了答案。
为了拍好这个角色,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相当久,为了酝酿身上那股戾气;拍摄期间坚持不回家,这样演戏的感觉就不会被打断打断;在片场,除了对戏之外,和饰演警察的演员零交流;拍审讯戏期间,为了找到真实的感觉,愣是七八天没洗澡,把警局审讯时的监控视频反复钻研好几遍。
正如教科书中写的,王千源将“体验派”表演方式诠释到了极致。也因此,他扮演的张华才成为内地电影首屈一指的反派经典形象。
在被问到如何形容自己扮演的这个不相信任何人、穷凶极恶的绑匪时,他这样说,
像一条瘦骨嶙峋的豺狗,在鬼火磷磷的荒原上,用精光闪烁的眼睛,寻求着每一个可以收入囊中的猎物。每一天, 我都在搏斗。
片中有一场戏是张华面临枪决,在监狱见了母亲最后一面,为了找到“快死”的感觉,王千源提前三天断水,每天紧靠一点馒头干、地瓜干和葡萄干过活。拍摄前一天,他没有休息,而失去找朋友喝酒,一直喝到天亮,再去洗浴中心蒸桑拿。
但在拍摄前他又开始绕着监狱跑圈,整整一个多小时,直到彻底脱水为止。没有人知道“快死”了是什么感觉,王千源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这场戏,始终处于疯狂状态的张华,因王千源的演绎,流露了仅存的一点温情,嚎啕大哭。张华在戏里哭了,而现场的工作人员也为这一幕动容落泪。
对于王千源,迷叔只有6个字可说:不疯魔,不成活。很多人单纯喜欢王千源,只因他有着演员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