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富川》之阳新县龙港镇——红色龙港有颗柔软的心

《走富川》之阳新县龙港镇——红色龙港有颗柔软的心

阳新在线 内地女星 2017-09-18 14:54:35 1096


水乃生命之源

人类的文明多半由江河发端

绵延万里的黄河缔造华夏文明

浩瀚无垠的长江成就如画江山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阳新更被誉为百湖之县。起源于幕阜山北麓的阳新富河,绵延东流80公里,由富水一路向北,最后在富池汇入长江。



它从崇山峻岭中走来,一路烟波浩渺,一路田园相伴,一路阡陌交通。富河流经阳新县14个乡镇(场)区,养育了阳新近80%人口。




富河因此也被誉为阳新的母亲河。对于阳新人而言,无论你是赤足蹒跚的村童,还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你生命深处,一定有富河的影子。这影子或是清水流淌,或是童年时光,或是追梦远方。


每个阳新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富河的影子,每个阳新人的灵魂深处都有故土的位置。


我们开创《走富川》栏目,就是希望沿着河流的踪迹,追寻遗落在记忆里的美好时光,聆听它饱经沧桑后的淡定从容,拾起那些不为人知的陈年旧事,最终找到灵魂栖息的家园。



《走富川》第一站:龙港



(震撼航拍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富河从富水水库闸口流下,这片偎依在幕阜山深处的狭长谷地有了一个好听名字——富水。


提到富水,熟悉人首先想到的是这里的鳜鱼肥美。富水水库闸口下,清水四季流淌,穿过一座老桥后,水流开始放缓,河畔形成一个弯道,两岸田畴万顷。当地人说,这里就是野生鳜鱼最喜欢的栖息地。


捕捞起来的野生鳜鱼炖汤,汤白汁浓,鲜美无比。红烧则有红烧的风味,酱油、料酒,辅以土辣椒,肉质细腻,鲜中带辣,是下饭的一道好菜。



富河碧波万顷,从这里开启了奔赴长江的征程。


阳辛村——阳新县的发源地


富水河畔最顶头有一个村叫阳辛村

有人曾这样描述阳辛之美:

五百里青山,西向而来

三百里富河,东流而去

八万亩水库,烟波浩渺

二千里国道,蜿蜒南下


阳辛村是一座移民建制村,位于富水水库附近,与咸宁市通山县接壤。 


水库坝内碧波荡漾,峰峦叠翠,青山倒映在绿水中,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坝外,田畴万顷,公路纵横。不禁感叹,阳辛村的确是一个风光绮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好地方。 


其实,眼前的阳辛村在古时候叫“阳辛镇”,是阳新县的发源地,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这里由于是鄂东南交通要塞,商贾不绝,商铺绵延数里,十分繁华。巧的是,阳新在历史上曾一度沿用“阳辛”这个名字。


这里是鄂东南的暴雨中心,每逢暴雨山洪泛滥,十次有九次会被淹。1958年,国家修建了富水水库,而阳辛这一千年古镇便永久地淹没在富河河底。


水利建设史上的“人间奇迹”


为了修建这座湖北省第二大的水库,阳新可以说是付出了“惨重代价”。 1958年7月6日,“湖北省富水工程指挥部”成立。当年8月12日破土动工,到1966年富水水库全面竣工。


人们以冲天的干劲、大无畏的精神劳动,最高峰时工人达到10万,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人间奇迹。1960年1月12日深夜,工人们睡觉的工棚失火,63人不幸在大火中丧生。


大坝建成后,许多曾四处投奔的阳辛居民选择回到了家乡,开荒山建新村。村庄依水库而建,街道整齐划一,鳞次栉比的房屋互相连接。


如果你想一览阳辛村全貌,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会邀请你走上他们家的楼顶。登高望远,富水水库大坝、牛头山、牛鼻山、富河水尽收眼底。 


“古镇淹新村出虎踞龙盘今胜昔,两河汇一库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幅刻在阳辛渡口的对联引人驻足。


富水湖畔别有洞天


阳辛村往石角山村方向,位于富水水库大坝北端的小宝陀山西南麓的凤栖洞,如今已是当地闻名的风景区,因崖顶有一石酷似栖息之凤而得名。凤栖洞已探明部分长约20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空间约1.6万立方米。洞中钟乳石维妙维肖,还有许多历代名人碑刻。


8月初,老五来到这里时,在洞口左侧,发现还有一座“凤栖寺”。 老五交了20元香火钱,住庙老太的孙女打开了洞口锁着的铁门。


刚进洞口,一股寒意从洞里漂出来,让人瞬间忘掉夏日的燥热。洞里钟乳石千奇百怪,最吸引人的是一块近10米高的“仙人掌”,有的人说像观世音。


在忽明忽暗的彩灯中,踩着石板路前行,享受着清凉的同时,有一种“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错觉。


可惜的是,阳新许多人知道隔壁通山县的隐水洞,却不知富水湖畔还有这个值得一探的洞穴。


历经风雨的百年古镇


离开风光迤逦的富水,老五驱车来到令人充满期待的龙港镇区。


龙港镇地处鄂赣边界,南依幕阜山脉,北濒富河上游,交通便利,山川毓美,人文荟萃,是湖北省东南边陲的历史名镇。龙港南与通山县、江西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2014年数据显示,龙港辖3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1.7万人,为阳新第一人口大镇。


1997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


2002年成为黄石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


2008年,被列为中国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106国道在龙港穿境而过,形成了南联浙赣,北通武汉的便捷公路网。 


龙港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朝阳、桂花、龙港三河相互交汇,碧波荡漾。金竹云雾、岩泉飞瀑、龙潭桔红、凤栖仙洞、宝莲禅寺、关帝庙、步云塔影、陵园松涛、泉山画屋等景观让人留恋忘返。


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明清老街和16处革命旧址群,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墓林等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敢爱敢恨的龙港儿女


有人说龙港民风彪悍,其实只是片面解读了龙港人的爱憎分明。龙港人热情好客,嫉恶如仇,敢爱敢恨。龙港人喜喝高度的“老谷烧”(一种蒸馏法提取的家酿),爱吃腊鱼腊肉。


在龙港,遇上争端或分歧,最后和平解决方式不是在公家的宗堂里,而是先来个“三杯通大海”,吃着腊肉就着“老谷烧”下肚,互相退一步,最后大家红着脸一笑泯恩仇。龙港男人,十分钟前在一起打架,十分钟后可以坐在一起喝酒称兄道弟。


龙港女人大多任劳任怨,是操持家务、下地干活的好手。“恩想做咪罗?”龙港女人说话有点嗲,温柔起来,可以让男人魂不守舍。不过,若是急了,她们也会跳起脚来骂得你狗血淋头。


龙港人的这些特质某种程度与龙港的地理位置有关,边陲重镇,南来北往的过客,见惯了世事的风云,性情也就自然简单了。


红色龙港的革命传统


大革命时期,龙燕地区(今龙港燕厦一带)民众振臂一呼,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无数仁人志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龙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遍布革命先辈的遗踪遗迹。红色龙港,这是人们对龙港的标签性认识。

1925年,阳新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在龙港成立,相继领导了茶寮、朝阳、黄桥三乡农民大瀑动。


1930年,彭德怀、何长工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进驻龙港,开辟了以龙港为中心的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鄂档南特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军校、报社、银行、医院、兵工厂、 纺织厂、军校厂等48个机关单位。


龙港成为湘鄂赣边境鄂东南苏区21个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如今,彭德怀故居、鄂东南特委机关、彭杨学校等40余处革命旧址尚保存完好,其中有36处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至今还长埋着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和3011名红军将士的忠骨。


1976年,湖北省革命文物工作座谈会在龙港召开,龙港被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博专家称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当然,从龙港也走出了让龙港人引以为傲的开国少将——梅盛伟将军。

梅盛伟(1914—2001),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政治部宣传员、师文印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处股长、科长,天全独立团团长,后方纵队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保卫部秘书。


彭德怀来到龙港那年,16岁的梅盛伟参加革命。1933年,19岁的梅盛伟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八十团政治部主任、红四军司令部参谋,东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


新中国建立后,梅盛伟先后担任沈阳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沈阳空军政治部主任、交通部顾问组组长、党组成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4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龙燕区第八级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洋港镇朱湾村,距龙港街10公里,为一进二重连三间砖木结构楼房,占地面积175.5平方米。此旧址保存完好,遗迹甚多,是全国罕见的历史价值很高的苏维埃政府旧址。该旧址已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建于1976年。位于龙港镇新街西侧,前临106国道,后倚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与龙港烈士陵园毗邻。是湖北省名胜之一,载入了《中国名胜大词典》。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后,王任重同志题写了馆名,王平(开国上将,阳新县东源人)、程子华、傅秋涛、陈康、兰侨等领导同志多次前来视察,并题词、赠诗。

其实,相对那些被保护起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言,老五倒是对龙港人都知晓的那条“红军街”颇感兴趣。


龙港“红军街”,又称龙港老街,亦称革命旧址一条街。坐落在龙洪河畔,西龙港新街道相邻。


街道长800余米,宽5米,青石板路面。两旁全为青砖布瓦二层楼房,一进数重,店铺前均砌有2级石台阶。



老街的店面为红漆门板和地板,街道蜿蜒曲折,市面古朴典雅,是江南古镇的缩影。


据《阳新县志》载,龙港老街的雏形,始于元代末年;明代鼎盛,称龙川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55年),清朝政府在此设龙港巡检司,改称龙港市。


清末民初,龙港街店铺鳞次栉比,旗幡招展,拥有商号、作坊300余家,甚是繁华,故有“小汉口”之称。


土地革命时期,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红军招待所、红五司令部等17个党政军机关均设立在这里,被称为“小莫斯科”。


如今,人们又称龙港老街为“革命旧址一条街”。在风吹雨打的岁月销蚀下,老街已经有些“美人迟暮”,许多老房子成了危房,墙壁斑驳,青石板坑坑洼洼。


老五不止一次走过这条狭长的老街,每次都会触景生情。


遥想当年,一个个英俊的年轻小伙穿梭在这里的大小革命机关里,稚嫩却又坚毅的面庞充满朝气,当地民众与大家鱼水一家。不久,炮火在这附近交织,有人倒在了黎明前的深夜,有人扛着驳壳枪继续追随大队伍远去。


一轮孤月下的血色夜空,面容姣好的姑娘含泪远眺,心爱的人此番离去还能否记得家园守候的故人。


时光冉冉,老街已然老去,老得只剩下蹒跚的老人和奔跑的孩童,老得木头腐朽,院墙斑驳,老得青石板也残缺不齐。年轻人和中年人陆续搬离了离街区更近的地方生活,他们喜欢繁华和热闹,而宁静是留给老人们的。


人们从这里走过,看到的大多是老人们聚在一起看着小彩电里放映的《新白娘子传奇》,昏暗的副食店里摇摆的电扇下摸着麻将和纸牌的老妪。


倒是有个好消息,因为老街至今保留1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部门申请到改造保护项目,将对老街进行翻修保护。并且,老街附近的龙港河也纳入红色旅游项目规划中。


老五期待,有一天,人们再次路过这里,这里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地人聚集,重温革命峥嵘岁月的同时,让老街焕发青春活力。

◣便民导航栏

 房产租售  店铺转让  招聘求职  婚恋交友 

 网友爆料  拼车  阳新特产  阳新好店 

客服微信:chensong0708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阳新同城圈]一键发布信息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