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健了吗?
你一定知道周杰伦,应该也看过他的人鱼线了,可是你知道他的健身教练是谁吗?没错,就是亦师亦友的刘畊宏,你对他的印象是不是还停留在《彩虹天堂》?
16岁就踏入演艺圈的他,横跨了电视、电影、唱片、主持、健身教练等多个行列,早已成为华人演艺圈的第一健身达人,还曾出书倡导健身的重要性。25年的经验及努力,让他成功打造了许多艺人的完美体形,也引领者艺人们的健身风潮。
2015年5月,刘畊宏带着他和周董的故事,登上了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的舞台,讲述健身改变命运的经历。
视频有点长,如果你流量不够用,没关系,我已经为你划出了重点。▼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健身运动。我要分享的健身,肯定跟你想的不太一样。我要分享的健身,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健身。
最后,我想用一个问题,让大家去思考一下。
你现在追求的是什么?
你人生的下半场想过什么样一个的生活?
你每天想要穿自己喜欢穿的衣服,还是穿医院的病服?
你想有人推着轮椅带你去逛公园,还是你能够骑着脚踏车陪伴你的家人跟朋友,四处游玩,甚至你能够去环游世界?
▲
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那些受到感染打算这就去健身的同学,别急,在开始之前,刘畊宏还要帮你打破先打破九大“健身迷思”:
1魔鬼饮食≠魔鬼身材
通过节食而减轻体重,不但会瘦掉你想要的肌肉,而且还不见得能瘦掉讨人厌的肥肉脂肪。等到你受不了开始恢复正常饮食,反而更容易复胖。我的做法是每餐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得均衡,最好少食多餐,甚至一天4~6 餐都没关系。在正餐之间,补充一些蛋白质食品,如茶叶蛋、全麦面包、馒头、香蕉、豆浆等等。吃的时间点也很重要,在你觉得不太饿的时候吃东西最好。
2做了运动≠减肥成功
时常有人跟我抱怨:每天固定游泳,饮食也很注意,可是体重到了一个程度之后就“动弹不得”了。因为同一种运动做久了,肌肉习惯以后,就不那么费力了,减肥、健身的效果也就少了。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培养多元化的运动种类,交替不同的运动方式,让减肥、健身的效果事半功倍。
3减重食品≠难吃食品
我坚决认为减重不必把吃饭这件快乐的事搞得很差,人生也不必这么辛苦。但吃的顺序、吃对东西更重要。例如和朋友约在火锅店聚餐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店家提供开水作为汤底,再自己加入天然食材如西红柿、青菜、海鲜来为汤底加味,让原来的开水变成鲜甜的海鲜高汤;至于蘸酱,可以选择以日式薄酱油加葱花、辣椒、天然调味料,来取代热量高的沙茶酱等人工调味料。
4练健身≠练举重
像选手般增加重量和分量的方式会越练越吃力,如果没专业教练陪同,一般人不容易持久,虽容易练出大块的肌肉,但线条却不好看。而且受伤概率会大大提升。所以,普通健身者应该选择长远且可稳定坚持的健身方式,从身体可以负荷的运动循序渐进慢慢增加。
5享受美食≠肥胖
很多健身、减肥类的书,都大力向你鼓吹:要“精密”计算“卡路里”,才能减肥,这常常会让一些想要减肥的人,一顿饭吃得食不知味、战战兢兢。但人总不能靠计算卡路里过日子!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饮食方式就是“均衡”和“不要过量”两个原则。
6多花一分钱≠多瘦一寸肉
减肥药的成分不外乎抑制食欲、影响摄食类、降低可利用营养素类、增加热量消耗类4 种,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公认最有效且没有副作用的减肥药物,有些含安非他命这类会成瘾的毒品成分,有些只是利尿剂,让体重因为水分的排出而暂时减轻,或是番泻叶一类的泻药,造成体液大量流失而减重。这些都会有严重的后遗症,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脱水、电解质不平衡而死亡。
7健身≠做苦工
很多人去健身房,只是因为一句话“流行嘛!”这种心态会很容易让人放弃,成效也相当有限。所以我常常将健身融入生活:骑自行车或走路去缴电费、水费或到公司开会;边坐高铁边健身。另外,心理暗示也很重要。例如在做手臂运动时,就要注意你的肱二头肌,想象着它变化,让这个相对应的部位来适当用力,这样效果比较好。
8药物≠捷径
有人为了快速达到减肥、健身的成果,会服用一些特定的药物或营养补充品,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对身体而言,容易造成肝脏、肾脏负担,甚至还会造成伤害。而且这些东西会养成一种依赖,一旦不吃,身材很容易马上走样。肌肉的养成是需要时间、营养和休息“多管齐下”的,若想速成,更需要充足的营养、好的放松恢复和适当的休息。
9大≠美
大家不要再误认为把肌肉练得很大块,才是完美。大家不妨试想,一辆重量级的砂石车和一辆轻盈流线感的跑车,你会觉得哪台开起来比较吸引人?健身观念其实也是如此。真正耐看的好身材是整体肌肉线条的“精细度”与“协调感”。
健身还是暴食?做出改变还是得过且过?积极向上还是消沉废柴?我们的生活是由自己决定的,祝福所有的朋友们。
微信昵称:就是这么健
微信号:602538081
▽长按加关注,健身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