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说的酒,冯小刚终于酿出来了

姜文说的酒,冯小刚终于酿出来了

岳阳爱沫咖啡 内地男星 2017-12-26 22:44:10 516

雷猴啊~各位老铁!


没关系!点击量低!没关系!



我们一向秉持“既然做,就要坚持”


所以!你们的MOMO我又回来啦!



我是分割线



冯小刚的《芳华》上映11天,票房破8亿。


无它,《芳华》动了真情。


文工团大院里,那些闪闪发光的长镜头,不难看出饱含冯小刚对自己文工团岁月的怀念。



文艺女兵们一身军装素面朝天,也真的称得上是“清水出芙蓉”。


千呼万唤,我们终于在银幕上等来了《芳华》。


有人说,最好的冯小刚电影。


有人说,太闷,太长,太遥远。


而冯小刚自己说,《芳华》才是我的电影。


冯小刚今年59岁了,如果《芳华》是“他的”电影,那么,它一定显露了冯小刚过去隐藏过的某些话。



这些话,或许小众,但一定发自肺腑。


冯小刚的坐标系已经倒过来了——不再朝着横面的“X”,而朝向纵面的“Y”,也是他说的,前半生顺流而下,后半生逆流而上。 


这不一定是观众的高潮,但一定是中国电影的福音。



姜文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评价冯小刚的话。他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也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冯小刚当然并不满足自己只做葡萄汁,于是,《芳华》酿成了葡萄酒。


这酒,是他从影以来度数最高的一杯。


注意,影片如何表现刘峰和何小萍进入文工团?


一个身临其境的长镜头——


宽敞的大院、热闹的排练室、高昂的音乐、青春的肉体,饱满的时代影像扑面而来,伴随手持摄影机的运动,极易让观众产生微醺的感受。



这就是让观众喝下了第一口酒。


无论从前期预告片还是观影回馈,大家都对片中尽力渲染的文工团女兵“阳光灿烂的日子”印象深刻。


一个字,


味道,微甜



但我觉得《芳华》的味道并不止于此。


因为葡萄酒的味道,并不只有甜,而是有酸、涩,甚至是苦的。


不过看完电影最喜欢的,是没有出现在片头这场排练中的角色——


何小萍。



相反,片头这段文工团群戏用的,正是何小萍的视角。


刚到文工团时,何小萍眼里的一切都在发光。



萧穗子带她去领生活用品,她的脸上满是憧憬,“当上解放军,总没有人敢欺负了吧”。



没想到,她内向、不合群的个性,到了文工团依然受排挤。


因为想早些让爸爸看到她穿军装的样子,她偷偷穿上室友的军装,拍了张照。


就是这么一个小误会,让她从此被孤立。



可以说,何小萍是全片中,最让人心疼,也最让人有代入感的角色。


何小萍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被人欺负了也只是忍着,大不了咬牙练功。



所以练功的剧照里,你能从何小萍的眼睛里看到孤独,但你看不到寂寞。


跳舞,就是她唯一用来保护自己的铠甲。


把要流的眼泪全变成汗,就不会哭出来了。



可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给爸爸写信时,一不小心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唯一值得自己为他哭的,一个是爸爸,另一个就是刘峰。



刘峰被诬陷后派往前线,人人对这个“流氓”避之不及。


只有何小萍在楼下大声喊了一句,“刘峰,走的时候叫我,明天我送你。”


她当然不是喊给刘峰听的,而是喊给那些见风使舵、欺负刘峰的人。



被排挤时她没有替自己辩驳过,但刘峰被冤枉时,她是唯一有勇气帮他的。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失常后的何小萍,看到文工团在台上表演《沂蒙颂》时,会独自到月光下跳舞。


只有这一刻,何小萍卸下了铠甲,内心的善良和柔软暴露无遗。



即使文工团给她的回忆都是痛苦和黑暗。


听到熟悉的乐章时,她记起的也只是舞蹈给过她的快乐。


所以你看,音乐结束时,何小萍的脸上除了茫然,更多的是满足。



回头想想,其实疯的到底是何小萍,还是其他人呢?



把何小萍这样一个本不讨喜的角色演得如此让人心疼,离不开好的演员——


《芳华》这杯酒,其实也充满着酸涩苦,甚至全片的重点,也正在于酸涩苦。


影片两位主人公刘峰与何小萍在文工园的青春,其实一直与残酷相伴。


何小萍从入团第一天就被人歧视直到离开,刘峰一开始好像众人敬仰其实却无人真正关怀他,而且还严重腰伤。在看似美好的光影下,处处都是不可推翻的高压时代印记。


刘峰离开团里,是一个精神被摧残者何小萍去主动关心这个肉体被残疾者。因为战争何小萍疯了,是肉体残疾者刘峰去抚慰她这个精神残疾者。



当改革时代大潮卷过后,这两个孤独的人只能互相依偎、支持。


这些段落,既残酷又温暖,却最能体现时间的重量。


联想到影片第一个镜头,是两个人说说笑笑,迎着风雨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背影。



最后一个长镜头,二人饱受折磨的幸存,满脸辛酸的正面拉出,芳华已逝,相依为命。


第一口酒也许是甜,时光酿造命运后的回响,却是五味俱全。


电影一开场的画外音,就已经暗示这是一个老人的回忆。


这个老人为什么用年轻姑娘的旁白声音?因为片尾说了“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


每个人对过去的回忆,何尝不是矛盾的。


所谓怀念青春,是因为青春已逝。所谓回望芳华,也是因为芳华不在。


因此我更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已逝”和“不在”的部分。


比如何小萍最后的芳华,是在黑夜草地上的独舞。



她的头脑已经“疯”了,理性消失了,但她的所见所闻,她的身体却带领着她,下意识地、直觉地回应着音乐,用最感性的方式回应自己的青春。


比如萧穗子告别自己的青春,是在黑夜行驶的卡车上,她偷偷打开暗恋对象的小号箱子,拿出压在里面的情书,趁着没人,把白生生的纸片撕碎,洒在了茫茫黑夜中。


再比如刘峰,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战士,则把自己的芳华,永远留在了战场上。那一个长镜头就是他们留在世上的证明,包括宁肯牺牲自己的手臂,也要从沼泽里反复拉出其实已经生还无望的战友。



这些片段都没有任何对话,只用电影语言,或浪漫、或悲伤、或写实地描述着他们的“已逝”和“不在”。


各种长镜头,就像摄影机与人物的舞蹈,贯穿着全片。


一开始是青春的快步舞,郁闷时的低回舞,战场的地狱舞,分手的离别舞,老兵与联防队的愤怒舞,直到最后平静的离场舞。



这就是电影。


黑泽明说过一段话:“在《八月狂想曲》的结尾,雨中追逐婆婆一场,太阳伞吹翻时,大家都哭了。究竟为什么要哭,我解释不来。总而言之,这就是电影,就是堪称为电影的地方。”


所有导演其实都想在自己的作品里,找到堪称电影的地方。


这不是通过简单的形式感就能做到,需要大量的情感和叙事铺垫,然后在最关键的地方,用巧妙而直入人心的方式呈现。


这是酿成好酒的关键。而时间,是最好的调料。


但酒的问题在于,它并不适合于每个人。


酒太浓烈、攻击性太强。就好像姜文的电影,酒味浓重的《太阳照常升起》和《一步之遥》,都是口碑分化之作。


《芳华》里对青春的歌颂,对文工团时代的眷念,对战争的态度,都过于明显和饱满,甚至有些缺乏节制地煽起了情。对于不好这种口味的观众来说,可能会难以下咽,无法代入。


散点讲故事的方式,也会让群像人物塑造有些视角混乱,重点不突出。


年轻观众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那一代人的个人悲剧基本都属于时代的悲剧。



舅所在的观影现场,一些当年文工团的老太太老阿姨们泣不成声,这是她们的共同记忆。


也有一些年青人无聊地玩起了手机。


《芳华》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没人看好它的卖相,因为它并不是主流电影观众喜欢的爆米花大片。


所以它才是可贵的,不光因为制作上的真实,也因为态度上的真诚。


毕竟电影不能只拍给现在的人,它更应该拍给过去,拍给逝去的人。因为电影从发明开始,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纪录——也就是记忆。


那一代人值得、也应该被记忆,不管你是否喜欢、是否关心。


因为迟早,你也会成为父母辈的老人。你的青春,也会被笑成是老土和狗血。


但那就是你的芳华。


IM爱沫私人影院已有资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轰炸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