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改”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不是一个新鲜名词。
从2009年初探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到在全校范围全面实施,再到对人社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简称“国标”)及一体化课程规范(简称“课规”)的开发及以国标、 课规为标准对学校专业的修订,教研室主任陈海娜认为,学院的课改已经历了“1.0探索”、“ 2.0铺开”等阶段,现在正进入了“3.0时代”——落地与输出。
“课改一路走来,我们的工作已经进入核心区和深水区。”学院课改带头人、副院长张利芳说。2017年3月,学院以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为契机,正式启动核心教研教改项目——“一体化课程教学‘优质行动’计划,培养优质师资、开发优质课程、打造优质课堂,从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维度进一步探索一体化课程的内涵和要义,实现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落地和实施。
全程培育打造优质师资
“‘优质行动’计划以微教学能力竞赛为抓手,与广州市人社局增强技工院校内涵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相吻合,是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汤伟群院长启动会上指出。
为全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学院制定了《教师微教学能力竞赛方案》,组建院、系两级指导团队,并邀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教专家杨素娟教授从“教学设计的编写-教学设计文本的评审-校级公开课的开讲-说课的指导”等方面为教师提供系列化培训和全程指导。
“‘优质行动’计划是在原来学校构建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更深度的延续。”陈海娜强调。
从去年3月开始,学院以国标、课规为指导,举行多次集中研讨和培训,结合工贸特色,对全院2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让一体化课程体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基于此,“优质行动”计划致力对学院课改成果的落地和实施,内容涉及整个教学层面。比如,经过培训,教师能清楚地知道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转化路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设计优化、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等,并能通过评价体系检验这种输出是有效的。
“优质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院教研室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培训课,定期举行教学设计文本评审会,开设系列公开课、说课答辩培训及期末说课比赛等相关内容,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努力,学院首批30余名教师在“优质行动”中破茧成蝶。在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中,教师们成绩不俗,共28份教学文本、16份说课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信息服务产业系新晋教师李淑晓说,很喜欢专家点拨后的顿悟,喜欢对细节的不断修改和完善,很享受“看得见的成长”,在职业能力竞赛中,她的教学设计文本和说课均获得一等奖。
李爽老师公开课现场
精耕细作上线精品课程
从“2.0”到“3.0”,关键要打通“课程开发”到“教学实施”这个连接关口,“优质行动”最终要回归到课堂,陈海娜说。
经过“选题—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文本评审—教学资源准备”等多个环节,今年6月,学院6个教学系精心打造了26堂特色鲜明、风格迥异、效果显著的优质课堂,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职业素养、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特色、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六大突出特点。课堂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在全校开展,所有教师都可以观摩。
古敏雄老师的《汽油发动机加速无力故障检修》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播放视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检修过程及时反馈,画龙点睛,教学全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真正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李爽老师的《电话听筒数据采集》,企业专家布置工作任务,创设真实有效教学情境;教师专家合理分工,教师的教学性与企业专家的专业性完美结合;企业专家监督指导,教师补充提升,教学实施效果有目共睹。
马倩倩老师的《女装网店logo视觉营销设计》以自制微视频导入logo设计主题,通过头脑风暴,发散思维,确定每个小组logo设计主题,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制作女装网店logo设计思维导图,绘制设计草图,将理念和想象变成现实。
许慧欣老师的《编制试算平衡表》,借助抢答器、随机抽取器等教学小工具,使用逻辑严谨、环环相扣的教学课件,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呈现出了一堂教学结构清晰合理、知识教学螺旋上升、教学效果良好的优质课堂,被现场评审专家称之为“一堂‘接近完美’的公开课”。
不同的课堂呈现出不同的精彩。课堂上教师们精心设计的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和认可度高,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课改一定要落到课堂,一定是可实施的、有用的。在课改中,探索和实施同时出发,有效接轨,反应问题,反思教学,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陈海娜介绍,“优质行动”计划将长期推行,每学期培养出一批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的骨干教师,预计通过三年时间让教学实施层面上的教师全部实现能力的提升。
陈海娜还说,除了课改取得的成绩外,在课改过程中教师们凝聚起来的不畏艰辛、砥砺前行的精神和力量更加可贵,她认为这也是学院课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