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周涛

人物志 | 周涛

金口艺青少儿口才 内地女星 2017-08-02 10:34:48 160


“我业余的时间,倒是看电视比较少,好的电视节目我也习惯在网上收看,这也是我离开电视台的一个因素,我发现我是做电视的,已经不从电视上看电视了,可能思路确实要改变。”——周涛


“本身我这个人不是特别喜欢刷存在感。而且肯定的,出镜率低,大家就会慢慢地把你遗忘。但是在我的价值取向里,这个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会被时代遗忘,每个人都会被观众遗忘,这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如果是为了不让观众遗忘,我要去做一些什么,我个人认为,还不如把更有效的时间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周涛





去年11月,一则周涛离开央视,调入北京演艺集团的新闻,让人们关心起周涛的现状,继而才发现,这位观众熟悉的主持人,近年来已经很少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了。


从1995年调入央视担任《综艺大观》主持人,周涛以其恬静端庄、自然亲和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此后,无论是每年的春晚,还是她自己担任制片人的《真情无限》,抑或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说,周涛伴随观众度过一年又一年。


从2008年之后,周涛慢慢从荧屏上淡出了,用她的话说,自己已经是一个“出镜率很低的主持人”。今年6月初,由北京演艺集团主办的“2017奥林匹克公园夏季音乐季”在国家体育馆南广场举办了四场面向市民的音乐会,许多观众又听到了周涛那熟悉的主持声音。





记者:由主持人转为演出幕后导演,您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在筹备演出的过程中您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遇到了哪些之前没有想到的困难?


周涛:我是这个音乐季的总导演,我非常感谢北京演艺集团在这个项目上给我最宽松的创作空间,让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他们没有给我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思想上的限制,因此音乐季完全呈现的是我对艺术的看法和理解。


其实很多人都在问,第一次当总导演,第一次转幕后,其实对于我来说,我近十多年的工作日常就是做幕后,反而主持的那部分是很少很少,这个转变过程中实际上是很顺利,没有不可逾越的过程,没有什么障碍或者困难。


2001年,我在中央电视台做《真情无限》的制片人,制片人就是要对这个节目进行总体管理,从人员到经费到选题到收视率,都要一揽子负责。后来去北京奥组委工作了三年,然后再回到中央电视台做了文艺中心副主任,这就是一个管理的角色,在所有的项目当中,我不缺乏团队的管理经验,对于我来说,一个项目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总体的导向是正确的,接下来就是选对人、用好人、管好人,就可以保证这个项目很顺利的进行,这方面我还是非常有经验的。所以整个音乐季从创意开始到筹备到演出,到现在的收尾我觉得都是非常有序的,是完全按照我想象的工作流程,在一步一步有效的推进,没有太多的麻烦和问题。   





记者:去年年底您离开央视,消息传出来大家都有些惊讶,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离开自己工作21年的单位,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周涛:有一句话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立的”,人生的重要决定,肯定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这个想法对我来说是一个挺长的过程,开始会有一点点想法,到后来慢慢下了决心。真正觉得离开的那一天,还是真的依依不舍。


每一个离开央视的人都会说感谢那个平台,我们说的都是很真诚的,因为没有央视的平台,就不会有我以及所有离开央视的人。等往后一步一步发展,不管是去了体制内还是去了体制外,还是去了传统的行业,还是新媒体、经济领域,实际上都是这样。


央视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首先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然后才有人生的下一步。


对我个人来说,去年是我的本命年,人在一些特殊时间节点上,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情不自禁的总结和回望,或者是前瞻。我当时真的觉得,留给我工作的时间真的不是那么多了,好多我的想法,如果我不抓紧时间努力去做的话,可能再一晃,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实现那部分理想,所以本命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我做出这个选择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央视为我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因为我的节目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比如说我做的节目,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播出平台,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下发的任务,有上级机关的下发和台里指标的下发,越是大的机构,你越不可能随心所欲的去做一些事。你就要完成一些既定的东西,可能我自己向往的东西,并不是台里所希望的,而台里或上面部门分配给我的工作,可能就是类型比较趋同的一种节目。确实,我是想做更多的实践型的,对很多东西酝酿已久,很感兴趣,所以就这样依依不舍的和它说再见了。





记者:您是中国电视综艺最有经验的主持人之一,为什么会在电视综艺最蓬勃发展的时候远离这个领域,未来是否还会参与一些综艺类电视节目?




周涛:我觉得这个不矛盾,虽然这一步我没有选择电视台或者视频网站,像我的朋友马东,他也跟我聊过。从我内心来说,我并没有排斥综艺节目。但是你反观我这21年来做的节目,其实更多的定位是文艺类的节目,而不是娱乐类的节目。基本上是以春晚为代表的这样一种节目样式,这些跟你看到的《奇葩说》《快乐大本营》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一直在做这种文艺类、欣赏类的节目,我也对这样的节目最感兴趣。对于娱乐,我可能不是那个语境里的人,不是那个年龄的人,现在好多东西我也得跟年轻人学习。像平时关心的东西,谈论的话题,周边的朋友,都会对你有一些影响。


电视是老本行,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来做,但是要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目前有一个国家级的单位,想策划一个文化推广类的节目,主动找到我,可能因为知道我离开央视以后有一些时间。这个项目我们现在还在策划当中,如果顺利的话,我们预计将在电视这个平台上跟大家见面,至于选择哪个播出平台,我们还没有最终定,这些都在过程中。  



记者:从2008年以后,您在电视上出镜率就比较少了,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比较低调的状态?




周涛:这个过程是没有刻意的,之前节目多的时候,我是中坚力量,最年富力强的主持人,在主持人里是经验比较丰富的,领导也比较放心的,所以就有很多很多量。借调北京奥运会回去之后,因为我没有接固定的节目,所以观众不会在固定的时间看到我。


从我的本性来说,这不是一个太主动的选择,本身我这个人不是特别喜欢刷存在感,而且肯定的,出镜率低,大家就会慢慢的把你遗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的价值取向里,这个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会被时代遗忘,每个人都会被观众遗忘,这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如果是为了不让观众遗忘,我要去做一些什么,我个人认为,还不如把更有效的时间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


而且,事实上,我已经得到了太多,我非常的知足,也非常的感恩,我觉得我的观众已经轮了好几轮了,在我20多岁到台里工作的时候,我的观众可能30多岁、40多岁比较多一些,后来他们这一拨人又换成了另外一拨,一直换到现在还有十几岁。


我特别高兴的是,我现在出去很多人会说:“涛姐,我是看着你的节目长大的。”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事实上我很享受。20年间,我也陪伴了好几代人的青春,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非常幸运的。我真是心怀感恩,非常幸运。



记者:之前在央视时,网络上也有很多传言,说你和董卿的关系,这些好像你一直都没怎么回应过?




周涛:我和董卿都是做媒体的,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有点击率,什么样的东西的带话题。网上一天到晚都在说,谁是一姐,谁又怎样怎样,完全都是娱乐话题。从我们本身来说,我们都不太在意这些。你看,她也不回应,我也不回应,因为这样东西没有什么好说的。


事实上,我们平时的关系很好,包括她的《朗读者》,我看了也会表示祝贺。可能是因为在央视的时候,我们主持人不太方便接受媒体的采访,对于一些很八卦的话题进行回应,所以就被大家不停地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事实上我们私下里是很好的朋友。


(来源:北京晚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