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时还太年轻,
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
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命丧断头台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转》
茨威格
1
你是否常这么对孩子说:
“我这是为你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是过来人,我知道什么才是对的!”
“你现在恨我,长大了你会感激我!”
“现在如果我不提醒你,将来你吃了亏就会怪我!”
事实上,你也是这么做的:
一岁,你赶紧扶起正在蹒跚学步的他;
三岁,你把正在用沙子盖城堡的他拉回家;
五岁,你没让他去学校的春游,说那不安全;
十岁,他想学游泳你没同意,怕出现危险;
十五岁,他喜欢上了隔壁班的女生,你警告他不要早恋;
十八岁,他想选择喜欢的文学专业,但你以“没出息”为由改成了大热的金融;
二十三岁,他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你计划中的投行……
这么一帆风顺的人生,似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这样。
但是,这种笔直到一点弯路都没有的路,孩子走起来是什么感觉?
在家长的督促下,他们只能看一眼弯道上任意驰骋玩耍的小伙伴,低下头默默往前鼓涌着。
这些被“剥夺”了的弯路,也正剥夺着孩子的成长机会。
做父母总喜欢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却不由自主的成了“拦路虎”。
在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习惯性以“过来人”的口吻劝诫孩子我是为你好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久而久之孩子也失去了尝试探索的兴趣。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从此不再给他买系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自己刷碗的时候溅了一身水,你是不是从此不许他走近洗碗池?”母亲又点点头。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自己动手整理床铺,用了很长时间,并且弄得歪歪扭扭,你是不是不耐烦地把孩子推到一边,替他重新整理?”母亲惊愕得看了他一眼。
专家又说:“大学毕业后,你是不是又动用了自己的权利和关系,为他安排了前程?”母亲更惊愕了,连连点头。
最后,专家肯定地说:“现在你的儿子是不是工作没业绩,与同事处不好关系,还对你们很暴躁,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母亲“哇”的一声哭出来:“是的,是的。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呀?”
专家严肃地说:“你们把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做好了,所以,孩子就不会做所有的事了。”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做家长的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绝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2
2017年5月份《变形记》节目中,一个叫刘思琦的女孩,分分钟刷新了我的三观。
姑姑给她剪趾甲,妈妈替她穿好衣服袜子卷好裤脚,家里的阿姨亲自喂她吃饭。一个16岁的大孩子居然不能生活自理。
要参加《变形记》前,她妈妈一边喂她吃饭,一边担心道:去到那边就没人喂了!
她将进货为20元的手机壳,以2元的低价卖掉,事后却为了庆祝自己做生意成功(赚了几十块钱),轻松吃掉了一顿数百元的宵夜。
更奇葩的是,她妈妈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女孩就是应该“富养”。
这分明是“废养”好吗!
我无法理解刘思琦的父母,女儿16岁时你可以喂她,难道要一直喂孩子到80岁吗?到那时候,是不是还要给她穿裤子,剪指甲?
又想起了林妙可,那个9岁就登上奥运舞台,10岁出演《红楼梦》,12岁上春晚的女孩林妙可,先前却被冠上了“伤仲永”的名头。
接受采访时摇头晃脑,说话嗲声嗲气,演技成就被吐槽多年来毫无寸进,众人一提起她,除了说一句“可惜了”,更多的是嘲讽。
而这一切,要归咎于她妈妈刘喆平。奥运“一唱成名”之后,面对眼花缭乱的机会,她的父母还未来得及认真考虑,就裹挟着林妙可在名利场上一路狂奔。
演员濮存晰对她妈妈说:“这个孩子应该停一停,真的像个孩子一样,去上学,去成长。”
然而,为了增加女儿的出镜机会,刘喆平甚至安排林妙可13岁就在酒吧走穴唱歌、为不孕不育医院站台,接各种商业演出。
而这一切只能让林妙可的形象不断招黑。再加上积累和积淀不足,渐渐地,林妙可渐渐止步不前。
可惜了,幼小的林妙可没有能力做出选择,不得不接受母亲这样的安排。
就如同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强势的妈妈毕胜男。她将女儿早教、幼升小、择校、兴趣班等一切问题大包大揽。其中一句“孩子,你还小,妈妈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出了自以为让孩子少走弯路的真相。
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喜欢父母的安排却又无可奈何。
在中国式父母包办的浪潮里,大多孩子像一滴水一样任由波浪推着随波逐流,虽然他们并不想跟着浪潮走……
许多年轻的家长还没想到过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陪孩子一生,与其躬亲,不如教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
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孩子的成长历程是不可逆的。我们都爱孩子,怀揣着“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美好愿望,恨不能安排好孩子的一切,恨不得可以陪他走完一生。
然而这种“以爱为名”的做法, 也许会毁了孩子一生。
3
少走"弯路"不等于是走"捷径"。每个孩子人生中必然要走过各种弯路,明白一些道理,这是必经的,对个人成长而言也是有益的。
现实中,诺多的父母觉得自己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在为孩子铺路,可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
曾经热播的《芈月传》,想必看过的人会不难发现,芈月与芈姝的人生大相径庭,原因除了天生的性格差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她们背后各自母亲的眼界。
楚威后自私骄横,溺爱芈姝并安排好了她人生每一步,从来不会给芈姝独立思考的机会。
成年后的芈姝变得不会做人,做事没主见,更是自卑到了骨子里,在后宫充满恶斗的环境里,一直被人陷害。
而向氏身份卑微,但是其却有主见,有心胸,在教育女儿芈月上也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不会严格约束芈月。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芈月有主见,有胆略,有思考的能力。以至于为其未来辉煌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家庭教育中,经常听到的理论是:“医生的儿子不见得就是医生”,“球王的儿子肯定不是球王”。
里根年轻的时候是演员,小布什是个吸毒、玩摇滚的浪荡公子。
如果他们的父母费尽心思、用尽手段,把他们强行“掰回正路”,也许就没有此后的总统先生了。
4
事实上,有些事光靠听前人经验是学不会的,必须亲自经历吃点亏才能学会。
人生该走的弯路就要走,有些亏必须吃。如果因为怕一时吃亏而不去亲自尝试,事事都靠先人的经验,那是不会有收获的。
对于孩子,我们要强行断奶,要有壮士断臂的意志,我们要学会在孩子前进的路上做观众,做一名智慧的引路人,不要因为怕他们多走弯路而处处越俎代庖,不然,反而害了他们。
不妨试试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关于这件事,孩子,我并不比你知道得更多,你得自己去尝试!”
“我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也许你是错的,但谁又能次次都对呢?我也做不到啊。”
“如果你碰壁了,我的胸怀永远为你敞开,但我不能为你做任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