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Dylan | 时代守望者

Bob Dylan | 时代守望者

Immortalmusic 欧美男星 2017-09-17 21:05:46 200

 鲍勃迪伦

民谣、摇滚与诗



Bob Dylan在风中飘扬的诗句

提起歌词,在世人眼中,与正统的文学作品相比,歌词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止。

上世纪六十年代Bob Dylan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世人的成见,那是一个音乐歌词创作被永久改变的年代。


          1961年5月24日,不到二十一岁的迪伦写出了《Blowin in the wind》,它           和旧时代的民谣全然不同。从这首歌开始他开启了属于Bob Dylan的专属           时代。

1

“摇滚诗人”的音乐之路

鲍勃·迪伦于19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6岁时,他随家人移居到一个叫做希宾的小镇上。父亲亚伯拉罕及母亲贝亚特里斯属中产阶层,他们在图卢斯经营一家五金电器商店。少年时期的迪伦便显示出罕见的音乐天赋,10岁时迪伦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展现出了对音乐狂热的喜好和非凡的音乐才能。在读高中时期,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并组织过一场小型的演出。这是希宾镇上第一个摇滚乐队,在队内,他是毫无疑问的灵魂。    不过,这一时期的鲍勃·迪伦,最喜爱的音乐却是乡村音乐。他渴望成为一名民歌乐手,他最喜爱的歌手有Arthur Rimband、Hank Williams、 James Dean、 Woody Guthrie 和 Robert Johnson等人。    14岁时的鲍勃·迪伦观看了一部叫做《Blackboard Jungle》的影片。在其中,他首次领略到了摇滚乐的狂热与神奇,也首次意识到了音乐除了它的艺术属性之外,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它的社会属性。1961年,小说《革命之路》出版。小说描述了一种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人类的精神困境,受小说的影响,鲍勃·迪伦变得越来越叛逆。最终,他抛弃了自己的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给自己取名为鲍勃·迪伦,然后辍学出走,沿着叛逆之路越走越远。    辍学后的鲍勃·迪伦开始专职音乐创作。他创作出来的民谣歌词非常受知识分子的喜爱,特别是那种带有普世情怀与变革意图的歌词,受到了以大学精英知识分子阶层为主的歌迷大力支持。很快,鲍勃·迪伦在圈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CBS公司的制作人John Hammond 与他正式签定了唱片合约。不久之后,著名的Albert Closeman也担任了迪伦的经纪人。CBS将鲍勃·迪伦包装成了民谣风暴的煽动者,他同时也是CBS 公司旗下最受重视的新人,也是年轻一代民谣歌手中最具潜力、呼声最高的艺人。    1962年,鲍勃·迪伦发布了他的处女作,同名专辑《Bob Dylan》。其中收录了Woody Guthrie 推崇的《Song To Wood》和谈纽约生活感触的《Talking New York》,整张专辑的风格都带有浓厚的Woody Guthrie式民谣气息。另一方面,鲍勃·迪伦也采取了客观的立场,来审视当时政治及社会事件。在此基础之上,他创作出了不朽名作《Blo-wing Changin》,一跃而成为超级巨星。鲍勃·迪伦早期的一些作品是以传统旋律为基础的,后来逐渐吸取了乡村音乐的因素和黑人音乐并加以创新。鲍勃·迪伦的抗议歌曲对当时青年人的心灵起了巨大的震撼作用,进而促使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大觉醒。这也许是鲍勃·迪伦在创作之初未曾想到的吧。就是从这张专辑开始,鲍勃·迪伦开始成为了民歌界的英雄。他认为,民歌的歌词应该成为“正义之声”,反映社会现实且具备批判风格。以此为基础,鲍勃·迪伦创作并演唱了大量的“抗议歌曲”,这一时期创作的《随风飘荡》由于其高度的时代意识被誉为黑人“民权运动”的圣歌。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鲍勃·迪伦首先将节奏优美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民歌融入摇滚乐中,创立出了一种新的音乐种类“民谣摇滚”。 这一时期,鲍勃·迪伦的词曲创作已日臻成熟。由于深受五十年代“垮掉派”作家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以及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的影响,鲍勃·迪伦的歌词中充满了荒诞但却极具哲理的意象,而且题材多样,包括人生,爱情,政治,宗教,死亡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民谣摇滚”的产生标志着美国通俗的大众流行音乐同高雅的诗歌创作日益结合的趋势和必然结果。此时的迪伦也不再是狭义上的摇滚歌手,而是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摇滚诗人”活跃于美国流行乐坛。     然而,从1968年开始,鲍勃·迪伦的创作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接下来的10年中,鲍勃·迪伦开始放弃对社会尖锐的抗争,呈现出一种自我回归。他的音乐风格则完全是“乡村音乐”式的,偶尔还夹杂一些民谣和“加斯里”式的表现手法。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鲍勃·迪伦的这一转变也带动了美国青年思潮的转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美国青年也不再是社会的狂热反叛者,他们开始重返“主流社会”,并呈现出某种哲理性的反思倾向。这一段时间内,鲍勃·迪伦又发表了六张专辑:《约翰·维斯利·哈丁》、《纳什维尔空中轮廓》、《行星曲线》、《血的踪迹》、《欲望》以及《合法街区》等等。

2

民谣之神的时代影响

鲍勃·迪伦的青年时代正赶上美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流行歌手不受影响是很难的,脱离时代的歌手也很难走红。具体说,迪伦赶上了美国的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以及“垮掉派”为主力的反主流文化运动,这些都对他的演艺生涯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但之后继承了反主流文化运动成果的嬉皮士运动却见不到鲍勃·迪伦身影,因为鲍勃·迪伦对嬉皮士运动向来都敬而远之。    鲍勃·迪伦的整个中学和大学时期,虽然沉迷音乐,但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而民歌这一音乐体裁,更决定了鲍勃·迪伦和政治无缘。不过,功利主义在美国盛行之后,迅速影响民歌界,民众把目光转移到那些在民间自发流行的民歌身上,鲍勃·迪伦是这一转变最大的受益者。    来到纽约后,鲍勃·迪伦受女友的影响,对美国种族歧视现象深恶痛绝。鲍勃·迪伦随女友参加了一个反对种族歧视的民权组织,大量现实的歧视案例深深打动了鲍勃·迪伦。因为本来就对黑人音乐抱有好感,鲍勃·迪伦觉得自己应该为黑人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把反种族歧视的歌词加入自己的民歌当中。鲍勃·迪伦创作的第一首反歧视歌曲名叫《埃密特·提尔之死》,讲一个当时只有14岁的芝加哥黑人提尔到种族歧视严重的密西西比州探亲,在那里他向一个白人妇女吹了声口哨,结果竟被一伙白人活活打死,而且凶手后来竟然被无罪释放。这首于1962年发表的歌曲成为了一个标志,鲍勃·迪伦自此彻底转变成为了一个积极参与政治的“抗议歌手”。    恰在此时,被誉为“美国民歌之父”的皮特·西格从英国返回纽约。作为一个激进的歌手,他回国后创办了一份名为《小字报》的杂志,专门刊登抗议歌曲。为了保证立场的中立,这本杂志从创立之初就拒绝刊登广告,因此在发行方面非常低调,以此换取自由的立场。西格每个月都会为自己的杂志组织一场新歌讨论会,鲍勃·迪伦成为了它的常客,很快就和西格熟识,并得到了西格的赏识。    在《小字报》第一期创刊号上,鲍勃·迪伦发表了一首新创作的民歌《讲讲约翰·伯奇妄想狂布鲁斯》。这首歌讽刺了一个名叫“约翰·伯奇会社”的组织,基调诙谐,受到了读者的一致追捧。自此以后,每一期的《小字报》都会刊登一首鲍勃·迪伦的歌曲。正是这样,鲍勃·迪伦在抗议民歌界的地位才确立起来。    不过,鲍勃·迪伦之后的兴趣,却转移到了“垮掉派运动”这一边。“垮掉派”最初指的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中的那些边缘人,这些人在主流社会中感到无处容身,身处边缘之地又对主流社会有着洞若观火的清醒认识,但限于自身的能力和地位,无力对主流社会发动有效的反击,只能通过愤世嫉俗的言行和散播反主流思想来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垮掉派”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作品大多控诉了当时的美国社会对独立人格的扼杀以及对人性的压制。    在鲍勃·迪伦成名之后,一些政治家开始利用他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媒体则靠吹捧他来扩大受众,唱片公司则不断和他签约靠发行唱片来赚钱。这一切,让鲍勃·迪伦感到身不由己,他意识到自己的真意不能得到表达,他需要突破和改变。    1964年,鲍勃·迪伦找了几个朋友,一起驾车穿越美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这个国家。回来后,他马上走进录音棚,花了几天的时间创作了一张新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专辑中,全是鲍勃·迪伦反映个人生活的歌曲,没有一首抗议歌曲。在这张专辑中,鲍勃·迪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有灵魂的个人形象。写完这张专辑后,鲍勃·迪伦对朋友说,“看看周围,那么多人把责任推给了枪炮和炸弹这些杀人武器,可这个题材正变得越来越无聊,这个世界所面临的危机要远比炸弹更深一层……”    这即是鲍勃·迪伦悟出的新观点:是任何人,无论他的身份、职业、肤色或人种为何,他都需要自由,需要被尊重。这张专辑无法估量的价值,在于鲍勃·迪伦通过它,彻底摆脱了一切政治派别,成为了一个自由歌手。在现代歌坛中,鲍勃·迪伦的时代影响和地位,正是通过这张专辑而得到确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