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史地】“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五凉文化(二)

【河西史地】“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五凉文化(二)

玉门历史文物 日韩男星 2023-04-04 18:35:58 608
五凉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经济的发展与河西经济区的形成

河西地区东西绵亘千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资源丰富。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畅通,是以河西经济区的兴起为支撑的。经两汉、曹魏、西晋诸朝的陆续开发,至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形成民族日益融合、社会相对稳定的局面。

五凉时期,中原人口大量迁徙河西,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据高荣先生研究证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人口,已经大大超过汉代鼎盛时期。在这样的基础上,河西经济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五凉统治者注重民生,发展经济,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扩大区域开发,发展屯田,广田积谷,开发牧场,增加畜牧业产生,一系列举措,推动河西经济区内部结构及布局进一步趋于协调和合理。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的手工业生产极具潜力,官府手工业门类齐全,制盐、冶铁、铸铜等传统官营工业部门产品丰富,冶铁业在河西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毡毯、纺织、建筑、制陶、酿酒等民间手工业也达到相应水平,毛毡和毯布独具特色,成为五凉时期主要的贡物和礼品。

五凉政权在河西发达的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积极与西域及中原进行经济交流,由此在汉魏以来河西形成的一些核心城镇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初步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城镇。虽然五凉时期的城镇带有明显的政治军事色彩,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各个政权为巩固政权,加大对城镇的控制,城镇成为当时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随着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及丝路贸易进一步发展,武威、敦煌等河西重要的经济城镇和陆上商埠日益繁华,河西地区成为民殷物丰之地。





二、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交流

从西汉初期开始,河西地区就出现了农、牧业并行发展的局面,这使得河西经济区在起步时便具备着雄厚的潜力。

河西走廊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祁连山终年积雪,夏日消融,走廊内河道纵横,地势平坦,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河西地区在祁连山冰川融水滋养下,形成了许多水草丰茂的天然牧场,自古以来畜牧业极为发达,在汉代就有“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民谚流传。五凉时期,随着草原民族不断移驻河西,开辟出新的牧场,形成了大规模的畜牧业生产格局,进一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早在西汉初年,随着河西四郡的设立,中原农耕文化开始进入凉州,并与当地游牧文化进行交流。汉武帝时期,农业成为河西的主要产业。五凉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采取劝课农桑、徙石造田、运土植谷、广田积谷、兴修水利、开放苑囿、假民公田等一系列措施,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作物品种更加丰富,粮食单产达到了与中原地区持平的水准,出现了“中仓积粟,数百千万”的景象。五凉从前凉张轨开始,采取“劝课农桑”的举措,发展农耕经济,这种措施被其他四凉政权继承。如西凉李暠大力发展屯田,迁都酒泉后仍然发展农业经济,“玄盛既迁酒泉,乃敦劝稼穑。郡僚以年谷频登,百姓乐业,请勒铭酒泉,玄盛许之。”建立南凉的鲜卑族本是游牧民族,但也重视农业生产,专门设立主管农业的官吏“大司农”。同样是游牧民族匈奴族的北凉沮渠蒙逊曾下书曰:“顷自春炎旱,害及时苗,碧原青野,倏为枯壤。”表达了对农业的关注。

畜牧业的发达,丰富了河西经济区内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小农经济和地主庄园经济同时获得极大发展,使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牢固。发达的畜牧业与发达的农业相辅相成,成为五凉政权存在的基础。





三、丝路贸易与异域文化的传入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中西交往的频繁,希腊、罗马、印度文化也纷至沓来,拥入凉州。西域文化是随着丝路贸易的繁荣而逐步来到河西地区的。西汉控制西域之后,对西域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后随着东汉灭亡而逐渐冷落或停止。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大乱,五凉政权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大都注意了向西域开拓自己的势力。中西文化的交流,在五凉政权统治下的河西走廊上频繁地进行着。

西晋初年,河西战事频繁,东西商路断绝,商业退缩,货币废弃,进入谷帛为市的时代。建兴元年(313 年),张轨采用索辅“立制准布用钱” 的建议,五铢钱得以重新流通,大大方便了商业贸易,河西与西域间的贸易更加畅通,西域商品大量流入河西。“凉造新泉”的铸造与流通,进一步反映了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

当时,粟特人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古老民族,旧居昭武城(今甘肃临泽),以昭武为氏,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故史称“昭武九姓”。自汉代以来因善于经商而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粟特商人往往结成商队一起东行,商队首领称为“萨保”,由中央朝廷任命。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以西的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组粟特文信札,为公元 4 世纪初叶(五凉时期)住在武威、敦煌的粟特商人写给家乡撒马尔罕或西域楼兰等地粟特商人的信件。主要内容是报告粟特商人以武威为大本营,前往洛阳、邺城、金城、敦煌等地从事贸易活动的情况。通过信札内容还可以了解到他们的行踪,以及经营货物品种香料、布匹等。粟特人信札是粟特语古老丰富的历史见证,也清晰地勾勒出一条粟特人东行所走的丝绸之路。在当时,姑臧城作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交汇地,给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带来了众多发展的机会,同时贸易活动的频繁也给姑臧城以及中原带来了异域特产,促进了东西方交流,也从侧面展现了姑臧城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
青海省西宁市城隍庙街出土了两枚波斯萨珊银币,一枚直径 2.6 厘米,一枚直径 2.7 厘米,银币上印有波斯拜火教祭坛。波斯萨珊银币的出土表明公元4 世纪末至6 世纪初,外国金银币在河西一带的流通状况,印证了丝绸之路青海道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状况。
可见,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孔道,继续发挥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作用。魏晋时期,是西域文化东渐的重要时期,来自异域的新的文明与河西走廊的悠久的历史文明成果融汇,形成丰富的文化沉淀,被“五凉”政权所利用,构成五凉文化的雄厚基础。




四、河西士族的学术积累与中原士人的加盟

五凉时期是河西著姓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河西著姓的主体是汉、魏、晋时期凉州域内十数个高门世族。这些名门著姓长期担任重要官职,并在教育、学术等方面代有传承,建树颇多,为开启河西地区学术繁荣、文教昌明局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五凉时期,河西著姓主要有曹氏、令狐氏、张氏、氾氏、索氏、宋氏、阴氏、段氏等十数家,其家学渊源,代代传承,博学能文之士不断涌现,有的入仕为官,有的开馆授学,著述经史。河西著姓往往拥有学术、文化的领导权,成为河西地域思想、舆论的主导力量。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指出,汉末、西晋大乱时期,公立学校沦废,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太学博士之传授变为家人父子之世业,其文化学术渐具地域性质。

河西士族高居统治地位,是河西地域文化体系的代表,他们的学术积累使得河西文化有了深厚的积淀,而中原士人的加盟,又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流寓学者与河西士族的结合,成为五凉时期的学林佳话,并对当时的社会带来重大影响。《晋书·张轨传》载,永嘉之乱,京都陷落,“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陈寅恪先生认为:“盖张轨领凉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故托命河西之士庶犹可以苏喘息、长子孙,而世族学者自得保身传代以延其家业也。”五凉时期,迁徙到河西的中原及其他地域人口不下二十万,其中不乏学术根底很深,在当时饮誉海内的家族和名士,如江式家族和常爽家族,可称为流寓河西的学术世家。这些文人学士来到河西,在河西传授儒学,使中原失传的一些经籍学说得以在河西走廊得以保存传承,并与西域文化交流融合,对后世影响很大。





五、统治者采取的鼓励文化发展的政策

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之后,随着中原儒学文化的传入,河西地区儒学有了一定发展。河西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简牍,集中反映了当时儒学的发展状况。武威出土的《仪礼简》,对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的版本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敦煌发现的悬泉汉简中有许多与儒学著作相关的内容,是中原儒学文化西传的有力证据。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自前凉张轨始,将兴学重教作为立国之本,开始振兴文化教育。此后,无论是汉族建立的前凉、西凉,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普遍敦崇儒学、兴办学校、优礼士人、倡导私学,从而使中原文化在河西地区得以生存延续,出现了学术文化事业空前兴盛的局面。





一是五凉政权建立后,大力倡导儒学,推行教化,促进了河西文化的繁荣发展。五凉的一些统治者本身就是学者,大多重视文化教育,这种态度与做法,无疑有力促进了五凉文化的发展。前凉张轨“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张寔“学尚明察,敬贤爱士。”南凉秃发利鹿孤“以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以教胄子。”西凉李暠“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起嘉纳堂于后园,以图赞所志。”北凉沮渠蒙逊“起游林堂于内苑,图列古圣贤之像……谈论经传。” 1975 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西凉建初四年(408 年)秀才对策文,内容涉及《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还涉及《战国策》《史记》等史学典籍,记载了西凉策试秀才的题目和其对答内容。《魏书》载,凉州“自张氏以来,号有华风”。

二是五凉统治者普遍采取礼遇士人、重视知识分子的政策。无论是索袭、宋纤、郭荷、祈嘉、宋繇、张湛、宗钦、段成根、阚骃、刘昞、赵柔、索敞、阴仲达、张宾等世居河西的士人,还是江琼、程骏、常爽、杜骥、裴诜等来自中原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朝居官或在野属文者,皆受张轨及其他五凉统治者的礼遇、信任和重用。

三是五凉时期,民间教育家和学者辈出,以民间授学与著述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各政权积极实施振兴文教举措,对民间学术文化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隐居乡里、传道授业兼以著述的学者很多,代表人物有郭荷、郭瑀、刘昞、祈嘉、索袭、索紞等。例如刘昞隐居酒泉期间,身边学生达数百人;祈嘉海渚讲学时,教授门生百余人。这样的学者还有很多。民间学术文化活动与官方学术活动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形成了教育多元化的格局,共同推动了五凉文化的繁荣发展。

(本文节选自《武威历史文化研究》一书)





来源:凉州文化研究
编辑:王 娟    审核:王 璞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好文:

玉门:充满军魂的城市

青头山:一个驻守祁连山口的村落,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

塔尔湾:疏勒河流域一个古老村落

河西走廊赤金大峡谷里的神秘史前文明

长城最西端甘肃最西部一处被人忽略的神秘古遗址:玉门小金湾

探秘长城脚下玉门砂锅梁古遗址

玉门花海盆地是河西走廊史前人类的重要聚居地

玉门以北:蒙古高原有一条活跃千年的古驼道

玉门青头山:民族争斗关防重重的祁连山口

兵团城市:玉门

玉门长城大漠中又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特约稿件】王璞:骟马河的千年文明

疏勒河:一条流淌着宗教文化的河流

从废弃的遗迹里寻找玉门五华山的记忆

斯坦因在玉门祁连山中探险

印象玉门

两条河与两座城

100年前的玉门影像

河西三十里井子墩: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

甘肃老“寿星”玉门 2140岁啦!

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玉门军、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

玉门考古100年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